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帝内经》说,女子在家静养就是大补。胜过人参鹿茸。

大补?女子补身体这么简单吗?

其实并不简单。

现代人一年365天能有几天全天呆在家的机会?

一个“静”字,一个“养”字。做到不容易

现代人干扰多,诱惑也多。

客观上要安静少人,要无丝竹乱耳案牍劳形;主观上要能自觉抵御电子产品的诱惑,关掉朋友圈,关掉APP。。。。。。

一个人住倒是还好,如果不是,同一屋檐下的人,是旺你还是克你,看运气,也看经营。

前几日有位长辈朋友脸色铁青向我诉苦。一大早起来身体不舒服,老公把他大吼一通,忍着眼疾爬起来工作不说,一天的好心情就此葬送,眼睛也好像更痛了。接下来她就会把这个怨气还给她老公,然后再殃及其他人。

如此无尽地循环。我深表同情。

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净口排第一

可见好好说话很重要。亲近之人更是如此,接触多,摩擦多,常年不沟通带来的恩怨也就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我了解,我这位朋友家沟通基本靠这两样:

一,意念。多年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带来的对彼此生活习惯的了解;以及多次的激烈冲突带来的无奈之下的克制和忍耐。改变不了又离不开,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所谓佛家八苦之一的“怨憎会”。靠意念,在此就是彼此不说话。

二,吼。火山的平静不是静,下面隐含着巨大的能量。平息不了的怒火只能是暂时的休眠,冲突一触即发,处处在在都有爆发的可能性。当无可避免要交流的时候,他们用吼。

所以发生了朋友诉苦这一幕。

无奈的是这一幕不是第一次,应该也不是最后一次——在他们都学会好好说话以前。

在这样的家里,能好好静养吗?不是死一般的沉寂,就是暴风骤雨似的狂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前就看过这本书了,《非暴力沟通》,推荐过很多朋友读过。今次想再力荐给我这位朋友。

书名给当时经常出口伤人的我以很大冲击。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已是别人眼中可信赖可沟通的知心姐姐了,这本书功不可没。

简单,却直指主题。

沟通,不是让你巧舌如簧,有时候言多必失。有句话说得好,我们用几个月学会说话,却用一声学习闭嘴,沉默也是一种沟通。

沟通,不是靠强加自我意识给别人,更不是靠暴力,相反,摒弃掉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才能谈的上沟通。意识到这一点,沟通才有了可能。

书里有很全备的理论与方法,从心理开始,教你沟通。

推荐给每个与人沟通不畅的人。

推荐给每个想好好说话的人。

推荐给每个想修炼,提高自己的人,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好好说话是第一步。

推荐给每一个人,警钟长鸣,常读常新。

好好说话,非暴力沟通值得认真一读。畅销多年,不仅因为写得好,还因为人人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