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潮安区凤凰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利用凤凰“茶+调解”文化传统底蕴厚重这一独特优势,挖掘制茶中“采青、晒青、炒青、烘焙”工艺,打造“制茶四式”调解品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单丛茶的核心产区,凤凰镇涉茶涉农矛盾纠纷较为多发。为此,凤凰镇将凤凰单丛茶文化与人民调解工作深度融合,建设“潮州市茶农协会调解室”,充分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在凤凰镇95%以上的矛盾纠纷都和茶叶有关。”凤凰司法所所长巫铭武介绍,通过探索应用“茶+调解”的工作模式,把凤凰制茶采青、晒青、炒青、烘焙工艺融入其中,推广应用潮州市“茶文化六步调解法”、凤凰镇“制茶四式”等系列“茶+调解”的工作法,让纠纷在喝茶、唠家常中迎刃而解。2023年以来,司法所参与调解案件63宗,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

如同“采青”环节需把握好时机适时采摘嫩芽一样,凤凰镇综治中心利用“平安大网格+共治小网格”积极效应,依托“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的科技支撑,发挥网格员、治安员等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及早发现纠纷苗头,做到早化解、早消除。正如以多种酶促作用使得蛋白质水解,让成茶具有典型日晒香的“晒青”一样,该镇集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区检察院下派调解员、94个村组网格等“6”大基层政法力量,构建大调解格局,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司法所指派调解员化解涉及茶叶茶农的矛盾纠纷,并积极吸纳老茶农、‘五老’人员、乡贤等专业人才协助调解员,参与日常调解工作。”巫铭武介绍,司法所通过与法庭,派出所建立了诉调警调机制,以“法官+调解员”“民警+调解员”的工作模式,使得既有调解的专业性又有法律的权威性,更能以理服人,达到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效果。

就像“炒青”是在外力作用下不断碰撞摩擦鲜叶,控制火温令水分大量蒸发以阻断茶叶发酵一样,调解员“以茶为媒”拉家常、话民生,用一杯茶拉近双方的距离,防止事态进一步发酵。如同“烘焙”用炭焙和柴火烘焙等方式蒸发茶叶内多余水分,增进茶汤色味一样,凤凰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社会心理服务室,打造专业化调解员队伍,调理疏导群众心结,变“案结事了”为“事心双解”。

目前,“制茶四式”调解工作法已运用到凤凰镇各调解领域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自2023年以来,该镇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44宗,其中土地、山林纠纷141宗,经济纠纷4宗,家庭纠纷5宗,邻里纠纷47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