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是游戏玩家还是日常工作,键盘的选择似乎只有一个:机械键盘。不同的地方只不过是轴体或轻或重,再或者是轴体高度差异罢了。不过你考虑过没有,在宿舍或者办公室中机械键盘那“咔咔咔”的噪音,对别人来说是个困扰。更重要的是,你引以为傲的敲击感、按键行程,实际上也是在消耗你的“力气”。所以今天我要聊的内容就是“到反天罡”,除了机械键盘你还有别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键寿命真那么重要?

首当其冲的是寿命,这也是很多人对机械键盘最大的认知——动辄5000万次~8000万次的触发寿命听起来真的很长。尤其是对比薄膜键盘那只有800万次~5000万次的触发寿命,确实高出一大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大部分键盘真是“寿终正寝”的吗?无论是机械键盘还是薄膜键盘,进水损坏、磕碰损坏的不在少数。另外,机械键盘的故障点,臭(坏)轴、主控损坏的比比皆是,所谓的触发寿命超长待机也抵不过电气/结构故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并不是说薄膜键盘损坏要少很多,不否认机械键盘拥有相对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是又有几个是“一个键盘传三代”的?更何况只要质量过硬的产品,薄膜键盘一样可以用很久,比如我的薄膜键盘已经7年多了,依旧正常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敲击感因人而异!

说到敲击感,似乎这是机械键盘的专精优势,其他任何一种键盘都没有办法放进来讨论。然而事实并非非如此。举个例子,调整弹簧调整G力、半高轴体、增加静音软垫,这些都是在优化、调整、弥补机械键盘轴体的先天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械键盘部分轴体的段落感确实会吸引到一部分用户,清晰明确的段位感让敲击变得更有节奏,这是不可否认的优点。薄膜键盘有什么样的优点呢?第一就是静音,因为底部是橡胶碗触发(导电),所以天然的敲击噪音就极小;另外,如使用剪刀脚结构的超薄薄膜键盘会让触发行程变得极短,敲击的轻盈程度非普通薄膜键盘比拟,更遑论机械键盘了——如同不同的鞋子适合不同的脚一样,不同的键盘也会有不同喜好的用户群体,贬一褒一并不可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构差异究竟怎么个事儿?

正如提到的,薄膜键盘也有着不同的亚型:火山口结构和剪刀脚结构。火山口结构是最常见的薄膜键盘,特点是键帽为全高、半高,键盘面板和橡胶膜形成类似火山口的样子.火山口结构的键帽和导向柱一体成型,键帽可以直接和橡胶膜接触。这种结构的键盘好处就是模具简单、造价低廉,那种30元以内的薄膜键盘无一例外都是火山口结构。另外有些“机械手感键盘”也都是由火山口结构产品“扮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火山口结构的键盘也有价格高昂的,比如部分人体工程学键盘就是火山口结构的(也有剪刀脚结构的)——只有薄膜键盘才能(薄膜电路是柔性质地)被设计成非平面的“异形”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山口结构的手感比较轻盈,但是存在着手感不确定的问题——键帽下触发的是碗状橡胶,本身行程又比较长(和机械键盘差不多),所以触发的着力点不固定,有一种“晃晃悠悠”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种是剪刀脚结构的薄膜键盘,只要搜索“超薄键盘”无一例外都是剪刀脚结构的。它的结构比较紧密,避免了火山口结构触感不确定的问题,受力触发点可以保持高度一致性;另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可以做到极为轻薄的状态包括笔记本键盘、平板键盘,都是这种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剪刀脚结构的键盘敲击感是最为轻盈的,而且行程短,一点也不费力。当然,它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是清理麻烦,所以不要在键盘上吃吃喝喝;另一方面,它精密的结构决定了成本不低,所以价格普遍较贵,比如惠普、戴尔、联想、乃至苹果的超薄键盘价格远比一般产品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程无冲究竟有没有用?

游戏玩家非常热衷“全键无冲”,就是所有按键同时按下时都可以正确触发。这是机械键盘的天然优势——硕大的PCB电路板有足够空间安装二极管,对比之下薄膜键盘都是薄膜电路,因此也就没有办法安装二极管。但是,这不代表薄膜键盘就一塌糊涂,目前的薄膜键盘通常都可以做到26键无冲,应对大多数游戏足够了,所以不用特别纠结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的最后,正如前面所说,键盘和鞋子一样千人百态,机械键盘并不是标准答案,薄膜键盘也不是一文不值。薄膜键盘之所以不受待见一方面是宣传所致,另一方面因为薄膜键盘的成本可以做到极其低廉的水平,所以总有人把30元甚至更低的薄膜键盘产品当做“课代表”,要功能没功能、要颜值没颜值、要质量没质量,必然不受欢迎。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