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一家企业,因收到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伪造的借款人证件资料和虚构的借款需求,被骗取巨额借款,造成企业巨大亏损,面临破产的风险。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报案后,及时将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嫌疑人王某及其团伙抓获,让受害企业挽回损失、重回正常经营轨道。在侦办案件的同时,深圳公安还为受害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有效筑牢“防火墙”。

近年来,深圳公安经侦部门不断创新探索,努力做到护企安商有力度、有温度,既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又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水平,营造更健康、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发展环境。

经济犯罪有警必接、有案必受

“部分经济犯罪往往和经济纠纷交织在一起,是否构成犯罪,还是属于民事纠纷,基层民警有时候很难精准把握。”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张轲说,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经济犯罪也随之越来越复杂,这类犯罪呈现出隐秘性、迷惑性强和影响面广、办案难度大等特点。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接处警民警确实很难当场判断事件是经济犯罪还是经济纠纷,警情是否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等情况。

接报案作为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首要环节,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影响老百姓对执法质效的评价。深圳市公安局在研究成立经济犯罪案件受理研究中心时,逐步探索出全量接警、精准分流、系统督导、深层研判等四大举措,统一立案标准、规范执法流程,有效破解经济犯罪案件报立案问题,特别是其中的“疑难杂症”。

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案件受理研究中心大厅内,接报案工作流程图醒目。派出所接处警受理窗口摆放着经济犯罪案件投诉监督电话的牌子。“市民可以就近到市局经侦部门、有管辖权的分局经侦部门和全市144个派出所报案,所有警情录入接报警平台由专人复核,再按三级经侦部门管辖分工模式进行分流。”张轲说。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处理经济犯罪警情的专业性,深圳市公安局将“专业触角”延伸到分局层面,于去年年底在全市11个具有管辖权的分局经侦大队成立经济犯罪案件受理研究分中心,形成派出所前端全量接警、分中心研究审核警情的运行模式,全力提升企业和群众报案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此外,深圳公安还联动市司法局邀请5名律师入驻研究中心,作为第三方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法律咨询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法严打犯罪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深圳全市登记商事主体超422万户。在商事主体数量众多、密度大的深圳,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也时有发生。“深圳企业林立,我们作为侦查部门,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最应该做的。”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李志鹏处长说,全市经侦部门根据经济犯罪类型研究了不同的“打法”,如针对洗钱、涉税、证券等影响经济金融秩序的案件持续“狠打”,重拳出击。

在传统经济犯罪领域,深圳公安经侦部门对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商业贿赂等犯罪类型,严格判定“罪”与“非罪”,涉罪则开展精准打击。此前,深圳一家主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企业在与一家航空科技公司进行大宗商品贸易时遭遇合同诈骗,涉案金额巨大。由于贸易刑案涉及面广、链条复杂,深圳公安组织精干警力历时多年成功侦破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最终被法院定罪量刑。前不久,被侵害的企业向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发送感谢信称,警方坚持不懈侦办案件,帮助该企业挽回大额资产损失,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李志鹏介绍,为捍卫企业合法权益,全市经侦部门近年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领域整治、波次打击等方式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击突出涉企经济犯罪主动权,护航经济稳进提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侦讲师团”助企增强法治意识

今年年初,深圳公安出台28项措施服务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畅通警企联络、督办涉企诉求、优化管理服务等工作。《医疗领域防范经济犯罪研究》《职务犯罪的罪与罚》《公司从业者不可逾越的雷池》等由经侦部门研发的课程纷纷送教上门。此外,深圳公安经侦部门在日常走访企业时,还充分听取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合规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形成双向良性互动。

南山作为深圳“双区驱动”建设的前沿高地,拥有上市企业210家,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100余家,企业经营生态富有活力。南山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对辖区骨干重点企业和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扶持企业等每季度至少走访座谈一次,倾听企业在法律和内部安全管理上的急难愁盼问题,并做好登记与反馈。南山某互联网企业法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采购、技术岗位是关键岗位,我们特别欢迎公安机关上门普法,真实案例警示比我们开会、发文件管用。”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李志鹏说,为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经侦支队专门成立“服务企业办”、组建“经侦讲师团”,专门负责走访、送课和联系企业,助力企业开展内控机制建设,提高对外部侵害、内部犯罪的防范意识。目前,深圳公安畅通主动服务和意见反馈的双向沟通渠道,与全市100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点对点”联络机制,让企业感到没事时不会被打扰、有事随时有警察来管,让各类商业主体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