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189年)五月初六,何进率军包围了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并逼令其自杀。同时,身居长乐宫的董太后被赶出洛阳,强行迁回河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月初七,董太后在忧愤和恐惧中突然死亡。至于死因,有人说老太太被活活吓死了,也有人说她被何太后杀害了。此时,距离董太后的儿子汉灵帝驾崩还不到两个月。

皇太后是国母,按照传统礼法,她与皇帝、皇后、皇太子并称为“君”,具有无可撼动的尊贵地位。在某些特殊的时期,皇太后还是皇帝的背书人,可以行使废立大权。

所以,自古以来没人敢动皇太后,哪怕她不是皇帝的生母,否则皇帝就失去了作为一国之君的合法性。

我们举几个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私通嫪毐,在雍城生下两个私生子。面对这种奇耻大辱,秦始皇也不敢杀了母亲,而是将她囚禁。可最终还是顶不住压力,又将母亲迎回宫中。

西汉初年,陈平、周勃“平定诸吕之乱”,灭了吕氏全族、杀了汉惠帝所有的儿子,并拥立了汉文帝刘恒,但却没一个人敢提出废黜吕雉。

西汉末年,汉哀帝为了帮祖母获得皇太后的尊号,绞尽脑汁设立了一个“皇太太后”的称号给身生祖母傅氏,依然不敢动嫡祖母王政君的“太皇太后”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时期,窦太后早年杀害了汉和帝生母梁氏。梁氏被灭族后,汉和帝却不敢替母亲报仇杀了窦太后,甚至不敢废黜她,而是仅仅将她软禁。

之所以有以上案例,就是因为太后们的护身符太牛了。

董太后是汉灵帝的生母,作为一国皇太后,她的护身符为何失灵了呢?何进又凭啥这么猖狂呢?新皇帝难道不怕这件事而让自己的合法性遭到质疑?

古人比咱们更懂“礼法”,哪怕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也会披上“礼法”这件漂亮的外衣。何进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奉命皇太后之命行事,董老太被驱逐合乎礼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理合法?是不是秀才遇上兵了?强盗逻辑嘛!别急,何进虽然是个糙哥,但身边有一大堆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怎么可能做蛮拧的事?

首先,何进驱逐董太后不是自作主张,而是按正常的法律程序,经过何太后和朝廷的批准后才执行的。

其次,董太后的身份就是个“赝品”,真正能代表“国母”身份的是何太后,而不是董太后。

汉灵帝驾崩后,即位的是汉少帝刘辩。何氏作为少帝的生母、嫡母,理所当然地成了皇太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您可能会提出质疑,何太后是皇太后,人家董氏是少帝的奶奶,太皇太后,不也同样具备“国母”的身份吗?难道太皇太后比皇太后还要低一等?

原因当然不是“太皇太后比皇太后低一等”,而是董太后从来就不是“国母”,汉灵帝在位时她根本就不是“皇太后”。

原来,董氏确实是汉灵帝的生母,但却不是大汉帝国的嫡母,后人称她为“董太后”本就是个误传。

汉灵帝其实不是皇子,他本是解渎亭侯的儿子,以“宗室子”继给无子的汉桓帝并继承了皇位。所以,汉灵帝必须尊汉桓帝的皇后窦妙为嫡母皇太后,而不是生母董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惯例,新皇帝的生父、生母也会得到相应的待遇提升。于是汉灵帝的父亲刘苌为“孝仁皇”,母亲董氏为“慎园贵人”。

请注意,刘苌仅是“皇”而不是“皇帝”。董氏也仅叫刘苌的“贵人”而不是大汉的“太后”。

窦太后去世后,汉灵帝开始搞小动作,想方设法给母亲提高地位,于是他册封董氏为“孝仁皇后”。

此时董氏虽然有了“皇后”的头衔,但请注意,她的尊号依然跟随丈夫刘苌的“孝仁皇”,所以依然不具备代表“大汉皇家嫡系”的“国母”身份。此时窦太后虽然已经去世,但她依然还是国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董氏此时已经住进了皇宫的永乐宫,老是用藩王的“孝仁皇后”称呼似乎不合适,于是便用了一个不太规范的俗称“永乐太后”。

您翻看史书,上面从来就没有“董太后”的称谓,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