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近日公布了第八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通过复核的第二、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我市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新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复核。截至目前,青岛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已达39家,居全省第一、副省级城市第四。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本批新入选的9家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占55%,较往年比重提高了38个百分点,呈现全速追赶态势,展现出青岛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从整体表现来看,青岛的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化工、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入选企业数量占总量的75%。作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单项冠军企业为青岛稳定工业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青岛48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中,39家企业以不足1%的数量创造了25%以上的利润,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高达37%,对我市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企业普遍呈现全球市场地位领先、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带动引领显著等典型特征。据统计,39家企业从事主营业务平均年限达22年,是我国大企业寿命的近3倍。依托独特的产品优势,这些企业早已将眼光瞄准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经营,22家企业主营产品市场占有率已居全球第一。海外市场已经成为部分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青岛中集的冷藏集装箱、前丰国际帽艺的缝制帽、歌尔微电子的硅传声器等产品80%以上流向全球。

坚持技术创新是始终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青岛的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5.4%,约为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的2.5倍。其中,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10%。

从区域和企业类型看,西海岸新区拥有国家单项冠军17家、崂山区6家、胶州市6家、高新区5家,四区(市)总数占全市近9成。39家企业绝大多数是大型企业,且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其中,资产总额10-50亿元的17家、50-100亿元的6家、超100亿元的6家。民营企业中以海尔智家为代表,旗下公司已先后7次获评国家单项冠军。

下一步,青岛将围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国家战略,持续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跟踪服务、发挥示范引领等系列措施,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群体,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扎实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来源 | 青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