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即每个人在技能和学术方面各有各的研究方向。而在各类知识技能高度细分的今天,于某一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若跨界到其他领域,很可能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

这次,一位在地缘政治战略方向建树不小的美国专家,却偏偏要跨界到武器装备领域高谈阔论,还得出“中国新型航母‘福建舰’的战斗力落后美国70年”的结论,实在是槽点多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他认为“福建舰”带有浓厚的“新技术验证平台”的味道,短时间内不会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力,中国至少还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才能造出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航母水平相近的产品。也就是说,此公觉得中国的航母技术与美国存在约70年之久的代差。不仅如此,“福建舰”未像美国航母那样采用核动力技术,而是仍使用传统的蒸汽动力,也是彼得·泽汉认定该舰“战斗力低下”的一大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海军在航母发展之路上走过的“中型常规航母-大型常规航母-核动力‘超级航母’”;以及“蒸汽弹射器-大功率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等技术路线,相信绝不会被这位专家称为“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力”,其只会说这是美国在航空母舰方面的“日益进步”。

而到了中国这里,我们在续建大型常规动力航母“辽宁舰”和自主建造首艘国产大型常规动力航母“山东舰”后,循序渐进地发展出电磁弹射型常规动力超级航母“福建舰”,怎么就不能被视为同样的“日益进步”呢?这不就是妥妥的“大型双标现场”吗?

可以说,关于彼得·泽汉“不看好‘福建舰’”的第一个理由,完全就是因他的主观双标思维而来,以客观逻辑来看根本无法形成自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