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州市中心医院

连续接诊不慎吞入鱼刺的患者

其中一位患者因鱼刺刺穿食管进入颈部

险些刺破颈部大动脉,酿成大祸

所幸发现及时

医生们立即手术取出鱼刺

才让她脱离危险

过程惊险,一起来看↓

事发前一个星期,温岭的周女士去店里吃酸菜鱼,回家后喉部一直感觉疼痛不适,尤其吃东西吞咽时疼痛明显。想着可能是鱼刺卡在喉咙里,周女士第二天到当地医院做了喉镜。然而,喉镜检查并没有发现异常。但周女士回家后,疼痛不适仍然存在,于是她到另一家医院去检查,结果还是没什么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疼痛不适一直没有消失,于是周女士找了另一个专家。听了她的描述,医生考虑可能鱼刺跑到胃里了。但胃镜检查没有发现鱼刺,倒是CT检查,发现周女士的颈部食管上有个细长的异物,且部分到了食管外。医生猜测很可能是鱼刺,提醒她鱼刺可能已经刺破食管,万一刺破血管造成大出血,会危及生命,一定要及早处理。但周女士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回了家。

回家后,疼痛不适感时刻提醒着周女士,心中不安,她来到台州市中心医院求助。

了解她的情况后,医院急诊安排CT等相关检查。CT显示,疑似鱼刺的细长异物还在,而且锋利的尖端正好对着周女士的颈部大动脉,近在咫尺。这一发现让接诊医生瞬间神经绷紧。

“再不取出,一旦颈部大动脉被刺破,后果将不堪设想。”台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黄海涛说,“由于异物已经穿过食管壁,到了食管外,加上异物在体内时间较长,局部形成炎症包裹,喉镜、胃镜等内镜可能都无能为力,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取出。”

医生们立即讨论治疗方案,同时向周女士提出尽快手术的建议。

得知自己面临的巨大危险,周女士不再犹豫,马上同意医生们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确保安全快速取出异物,医院党委书记、心肺中心带头人陈保富主任医师迅速赶到手术室,带领团队为周女士手术。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异物被顺利取出。不出所料,果然是鱼刺,长约1.5厘米,质地坚韧,弹性十足,尖端十分锋利,可以轻易刺破人体内部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近日包括周女士在内,台州市中心医院连续接诊了3位鱼刺卡喉的患者。另两位患者的鱼刺未穿通食管壁,仍有部分位于食管腔内,胃镜下可以看到。于是医生们通过胃镜就取出鱼刺,避免了更大的风险和手术。

陈保富表示,鱼刺卡喉,风险可小可大,一旦发生,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心存侥幸。“有些刺入不深的鱼刺,可能会被食物裹挟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但一些刺入食管壁较深的鱼刺,有可能会穿透食管壁,进入颈部或胸腔。”

由于鱼刺在人体内会不断游离移动,颈部和胸腔有不少重要血管和神经,尤其颈部大动脉以及心脏重要血管都在这个区域,一旦鱼刺刺破颈部大动脉等重要血管,会导致大出血,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陈保富再三提醒,吃鱼出现喉部疼痛不适后,如果无法目视自行取出,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取出,切勿心存侥幸。“如果疼痛不适感持续数天,就要警惕鱼刺刺破食管壁进入颈部和胸腔的可能,一定要到医院接受全面深入的检查,明确鱼刺的去向,及时处置。”他还提醒,除了吃鱼,吃鸡鸭也要小心防范。鸡鸭骨骼又细又脆,容易破碎,其碎骨边缘很锋利,进入食道后和鱼刺造成的危险相仿,同样也要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