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战争历史之中,毛主席的爱将灿若星河,被毛主席亲自或者间接关心过的将领更是不在少数,但是,毛主席对于洪学智的关心程度却是非常少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部分军队代表合影(第三排左五为洪学智)

1929年,父母双亡、从小就孤苦伶仃的洪学智在革命意志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的队伍。此时,国民党的血腥镇压正值最严厉的时候,很多人都因此动摇离开了队伍,但是,16岁的洪学智没有丝毫的胆怯,反而被国民党反动派激发出了自己特有的革命斗志,更加坚定了自己为革命奋斗终生的坚定意志。

这一年的5月6日夜晚,天空阴云密布,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趁着敌人放松警戒的时机,洪学智等人组成的地方武装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揭竿为起,举行暴动,连续攻破了好几家地主的大院,为广大贫苦大众开仓放粮,宣布起义,而这就是继黄麻起义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行动——商南起义。

起义成功后,洪学智如愿加入了红军的队伍,一个月后的一天夜里,洪学智和其他三个人围坐在一盏昏黄的小油灯之前,举起自己的右手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洪学智旧照

从加入红军的那一天开始,洪学智就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怕苦、不怕死,每一次遭遇恶仗、硬仗,洪学智必冲锋在前,很快,洪学智就已经崭露头角,当上了班长、小队长,管打仗、管宣传。

多年之后,洪学智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他笑着说道:“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了,只要还没有被打死,我就要继续和敌人去拼命!”

1932年,国民党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三次“围剿”,洪学智所在的部队奉命前往苏家埠附近阻敌增援。

第一场战斗开始之后,第一任机枪连连长在冲锋时牺牲了,第二仗的时候,刚刚接任的第二任连长再一次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于是,洪学智就在火线之上被任命为新的机枪连连长。

在战役胜利的前一天,洪学智冲锋在前,英勇杀敌,就在即将冲至一个小坟头的时候,洪学智还没有来得及卧倒,就听见“叭”的一声,敌人的一颗子弹直接打到了他的肺叶上。洪学智应声倒地,鲜血从左胸部哗哗地向外冒出,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地从山坡上滚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洪学智(后排左一)与战友合影

当洪学智被抬到红军医院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已经没救了,等到他伤势好转,重新回到大家面前的时候,战友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洪学智出院之后,躺在担架上去找自己的部队时,正好路过自己的家乡。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洪学智怕自己的亲人担心,就从担架上勉强下来,步行向家里走去。洪学智进家的时候,他的大爷和大娘正在院中打着豌豆,当看到洪学智的时候,两个人直接就愣住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你不是死了么?怎么又回来了?莫非是你的...”好半天之后,他们才确认洪学智没有死,他活着回来了。

很快,洪学智回来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小山村,乡亲们纷纷前来探望,挤满了洪家的小院子。洪学智出院的时候领到了两块大洋,他用其中一块买了些盐,全部都分给了大家,剩下的一块钱,洪学智将它给了自己即将出嫁的姐姐,作为嫁妆。临走的时候,家里人都劝他不要再走了,但是洪学智归心似箭,他要回到队伍中去。

于是,他借口要去山上的姐姐家看看时,从山崖上的羊肠小道离开了家,去寻找部队了。到达部队之后,洪学智给家里人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洪学智说道:“作为红军,反对派一天不消灭干净,我就一天不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洪学智旧照

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洪学智已经成为了红四军的政治部主任,负责给中央红军弄粮草、安置伤员,重任在肩,洪学智夜以继日的工作,最终还是病倒了,感染伤寒,由于缺医少药再加上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洪学智的病情迅速恶化,生命危在旦夕。

洪学智的警卫员眼看着首长要没救了,悲痛万分,竟然在悲愤之下就地开枪自杀了,而他的秘书长此时也因为高山缺氧骤然死亡。

也许是洪学智命不该绝,就在这危急时刻,部队竟然偶然找到了一位医术精湛的老中医,为洪学智开了一张方子,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几味药材部队里没有,为了配齐药材,战士们漫山遍野的寻找,最后竟然全都找齐了。

在老中医的治疗之下,生命垂危的洪学智这才慢慢恢复了过来。洪学智的儿子洪虎多年之后谈起这件事的时候说道:“正因为当时在过草地,才能找到草药,父亲的病才能治好,也可以说是长征救了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洪学智与两岁儿子合影

抗日战争中,洪学智担任八路军团长一职,亲身参与到了百团大战之中,粉碎了日伪军多次“扫荡”战役。1940年,洪学智临危受命,率领着抗大总校200多名干部支援苏北抗日前线,一行人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跨越了晋、冀、鲁、豫、皖、苏6省,才最终在苏北盐城与新四军军部会和,全员无一人减员,洪学智更是受到了刘少奇和陈毅的高度赞扬。

解放战争中,洪学智奉命奔赴东北,参与指挥了解放东北全境的几乎所有战斗,而后,洪学智带兵南下入关,解放平津、血战湘赣、解放海南岛等数次重大的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从朝鲜半岛叩响了中国的大门,洪学智再次奉命出击,在志愿军中,洪学智是彭老总的得力助手,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居功至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洪学智将军

长期残酷的革命战争中,洪学智九死一生,百炼成钢。晚年的时候,洪学智回忆起自己的革命生涯,心潮澎湃,他激动地说道:“从战争中活下来的,都是大难不死,而从四方面军活下来的,更是死里逃生。”

洪学智还说道:“我十几岁就跟着党闹革命,从鄂豫皖转战川陕,再到红军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后来又奉命出征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20多年的战斗岁月里,哪一天不是在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哪一天不是面对着生与死的艰难抉择...”

对于这位能征善战的猛将,毛主席更是格外的爱惜,不管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那一场席卷全国的政治风暴中,洪学智的名字曾被毛主席多次提起。

1937年3月,在党中央对长征途中张国焘的错误行为进行批判时,很多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都受到了波及,红军大学中还发生了一起,学员准备离开偷偷陕北重回四川闹革命的错误事件,而其中最著名的将领无疑是毛主席的爱将许世友,洪学智同样也被牵连了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上将许世友

当时,许世友、洪学智等一众人因为“逃跑未遂”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一年半的时间,毛主席知道这一事件之后,仅仅带了一名秘书就前来看望大家。

毛主席关切地询问了大家的生活状况之后,又问道:“你们有什么要求吗?”一众人皆因为承受了冤屈,没有回答。

毛主席又说道:“过去他们讲的那些话,不能代表中央,只能代表他们个人,你们想出去工作吗?”大家依然没有回答。毛主席见状干脆地说道:“如果你们想出去工作的话,马上就可以在边区分配工作!”

洪学智听闻此言后,率先出了声,他说道:“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够继续学习,过去一直打仗,对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得太少了,很需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洪学智说完之后,好几个人也都提出想要继续学习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洪学智

毛主席笑着道:“要学习,这一期不行了,马上就要毕业了,你们要等到下一期了!”大家纷纷道,下一期也可以,只要能够学习。毛主席笑着答应了他们,讲完了这些话之后,毛主席就回去工作了。

这是洪学智第一次与毛主席直接见面与接触的场景,五十多年之后,洪学智依旧记忆如新,他这样说道:“毛主席对我们这些干部非常关心,很信任我们,许世友组织逃跑,可是后来毛主席不仅很快就给我们平了反,对许世友更是信任有加。实践证明,这些人都是革命的,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都是独当一面的战将。”

1945年9月,新四军三师在黄克诚的率领下向东北进军,在部队路过临沂的时候,刚刚从延安开完会回来的陈毅军长,在传达了党中央的精神之后,单独与洪学智进行了一次谈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陈毅

陈毅对洪学智说道:“这次回到延安,毛主席亲自委托我同你进行一次谈话,毛主席对你很关心啊!”洪学智听完心头顿时一热,离开延安已经6年多了,毛主席竟然还惦记着自己。

陈毅顿了一下后,接着说道:“毛主席让我问问你,对现在的工作是不是满意,如果不满意的话,毛主席说,可以考虑之后另作安排,而且,马上就可以安排。”

洪学智考虑了一下后说道:“几年来,我对三师部队也有了感情,与黄师长的配合也很顺利,黄师长的身体不好,很需要我来协助,我愿意继续留在三师工作,职务的高低没有什么所谓。”

1950年10月,时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的洪学智,跟随着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挺进朝鲜,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洪学智开始与后勤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朝鲜战场上我志愿军“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就是在洪学智的带领与指挥下建立起来的,彻底粉碎了美军切断我军运输线的企图,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后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洪学智旧照

1954年初,刚刚回到国内在南京军事学院进行学习的洪学智,又被自己的老首长,时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的黄克诚紧急召到了北京,黄克诚向洪学智说道:“现在通知你,停止学习,马上到总后参加工作。”于是,洪学智无比惋惜地停下了学业,在总后勤部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总后勤部的副部长。

而洪学智本身难以割舍的军事情结,不知道怎么让毛主席知道了,这一年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毛主席向洪学智问道:“我听说你不愿在后勤工作?”

洪学智老实地回道:“是的,主席!”

“你为什么不愿意在后勤工作呀?”

“我一直以来做的都是军事方面的工作。”

“那你在朝鲜战争的时候怎么又做起了后勤的工作啊?”

洪学智毫不犹豫地答道:“主席您下的命令啊!”

毛主席听完之后哈哈大笑:“啊!原来你怕的是命令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主席

尽管后勤工作不是洪学智自己所愿,但是洪学智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军队后勤建设当中,凭借着自己的探索和建树,洪学智在后来更是成为了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

1959年7月,刚刚从西藏风尘仆仆归来的洪学智,因为不肯说一些“违心话”而受到批判,两个月之后,他更是被调任至吉林省担任农机厅的厅长,全家搬迁到了长春居住。

就在这凄风苦雨扑面而来的时候,毛主席关切的询问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迎面而来。1965年的一天,毛主席在与韩先楚谈话的时候,毛主席突然问道:“好久没有见到洪学智了,他去哪里了?”

韩先楚说道:“我也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听说他现在在吉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韩先楚

毛主席听完之后,对韩先说说道:“你见到洪学智的时候,帮我转告他,庐山上他只是个认识问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1966年8月,身为候补委员的洪学智来到北京开会,韩先楚将毛主席的关心直接转告给了他,洪学智听完之后既是激动又是坦然,他真诚的说道:“请你们转告毛主席,我在吉林很好,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

1971年,毛主席再一次打听起了洪学智的消息,而此时的洪学智正在四平市进行着劳动改造。毛主席向周恩来总理问道:“洪学智现在被搞到哪里去了?”周总理说:“在东北的哪个地方。”

随后,周总理通过沈阳军区的领导人了解洪学智的情况,革委会的人听说之后赶紧派人将洪学智接回到省里,临离开农场之前,革委会的人还非要召集大家向洪学智提意见,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想象中的批评大会,最后演变成了一场评功大会,农场中的人纷纷说道:“没有意见就是没有意见,这个老头是个大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主席与周总理

正是因为洪学智的豁达,心底无私的良好心态,想得开,看得穿,拿得起,放得下,让他能够从容地面对这一份厄运,

1977年8月,洪学智重新被选为中央军委委员,被任命为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1980年1月,洪学智再一次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而这也是他时隔20年之后重掌总后勤部的帅印。

1988年,中国恢复了军衔制,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年的评衔之中,上将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75岁的军委副秘书长洪学智,更是继开国上将军衔之后,再一次被中央军委评为上将,成为了我军唯一的一位“六星上将”。

2006年11月20日,洪学智将军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9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洪学智将军追悼会

在吊唁期间,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洪学智将军的哀思。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上万的首都人民群众参加了洪老将军的遗体告别会,将军生前的老战友、老部下、老同志、老乡亲纷纷前来悼念。

一位从长春日夜兼程赶到北京的市民拉起了横幅,上边写着:“老将军一路走好,给您磕头了”;一位从山东骑车赶到北京的志愿军后代,跪在洪学智的雕像前连磕三个响头;在凛冽的寒风中,上万人自发来到八宝山,为洪学智将军送行。

郑国良是一位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老兵,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之上,他驾驶着一台苏制的吉普车,带着洪学智翻过了无数条险路,无数次穿越枪林弹雨。

洪学智去世的时候,郑国良也已经79岁高龄,身患严重的脑血栓以及老年痴呆后遗症,几乎已经忘记了一切东西,连自己的老伴和儿女也已经不认得了,5年的时间里甚至没有说过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洪学智视察部队

但是,当郑国良听到“老首长不在了”这一句话之后,一瞬间老泪纵横,呜呜地哭了起来。郑国良的老伴说道,老首长在长春的时候,老郑每周都要去老首长家坐一坐,后来,洪学智回到北京,老郑每次去北京也都要前去探望老首长。

对于郑国良,洪学智同样十分的惦记。2003年,退休后的洪学智所编写的《洪学智回忆录》成功出版,洪学智第一时间嘱咐家人,一定要给长春的郑国良送去一本。

洪学智病重期间曾留下遗言:“去世后,一不要开追悼会,二不要搞遗体告别仪式,三把我的骨灰送回安徽金寨老家。”

2008年10月,按照洪学智将军的遗愿,他的骨灰安置在了家乡金寨县,在他的墓志铭上这样写道:

“洪学智,两膺上将,国之勋臣。出生于双河农家,从戎于商南起义,显赫于南征北战,扬威于抗美援朝,彪炳于现代后勤奠基,辉煌于改革开放创新。艰危屡善谋略,曲折愈显忠贞,勇武而见儒雅,刚直而怀柔肠,权重坚守本色,位高心在百姓。魂归故里,情系乡亲,桑梓立碑,永昭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洪学智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