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4月27日上午,湖南长沙金盆岭公墓西边,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老太太,怀里抱着一只瓦坛。

老妇一瘸一拐地走向了山腰处。老人咬着下唇,给丈夫立了一座墓碑,一滴一滴的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当她盖上瓦坛的时候,一股悲伤涌上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她亲笔所书:“一九七七年4月14日,肖淑安病逝,夫人董慧立。”

肖淑安就是潘汉年的假名,那么,潘汉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又与董慧,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结婚

18岁时,潘汉年在妈妈的安排下娶了许玉文。他打心眼里不能接受,更别说爱情了。许玉文在冷淡的婚姻生活中,经常找他的麻烦,以此来发泄,所以这个“家”经常发生争吵。

潘汉年深爱着自己的生母,不想因为离婚而加重了母亲的痛苦除此之外,他所做的谍报工作也不容许自己因为离婚而被曝光。

就这样,这场不幸的婚姻延续了整整二十年。

之后潘汉年返回上海打工,虽然与妻子同住,却无法给予孤独的许玉文精神上的安慰,许玉文跟他歇斯底里的争吵。

最后,潘汉年提出了离婚。许说什么也不肯,争吵进一步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董慧带着一份秘密文件来了潘家。她不敢相信许玉文竟然会在这里闹事。潘汉年只能一个人生闷气。她从来没有想过潘汉年会有这么一个老婆,因为他肩负着很大的责任。两人都有些尴尬。所以,董慧对潘汉年既佩服又同情。

董慧1918年生于香港一个爱国企业家之家,二人相识。

他的父亲是道亨银行的董事长,曾经是香港商业协会的主席。董慧19岁时,怀着对抗战救国的热忱,考入了延安的抗大。

1939年,董慧奉命返回香港,帮助潘汉年进行情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汉年以“胡先生”的身份跟董慧相识后,向董慧问道:“你是不是打算将情报资金存在道亨银行?”

“你能不能把它留在银行里?”

董慧又点了点头,道:“如果我们没钱了,你能不能想个办法?”

“有。”董慧斩钉截铁道,“大不了,我就用董家的私人财产,来对付他们。”

“我想让道享银行的账户给上海道亨银行的分支机构发一份密函,你觉得怎么样?”“保险。”

“很好,从现在开始,你就是香港到上海的联络人,也是我们的资金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汉年当时是中国共产党驻香港的情报司令,同时也是华南情报局的直接负责人。此后,潘汉年又从香港、上海,扩展到了整个沦陷区,成为了第一位的领导。

情报部门主要集中在上海。潘汉年在上海设立了一个情报基地,逐步扩大了敌后的情报网,于是董慧也被派往上海。

潘汉年与董慧在工作中的亲密接触,使两人的感情渐渐加深,但他们是如何相爱的,却没有任何记录,只有一些蛛丝马迹。

大概是董慧在1941年送给潘汉年一套《资本论》的精装本,潘很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年夏天,潘汉年在上海建立了一个秘密广播站,由一位犹太大夫的朋友做他的护士做掩护。

年末,那位外国朋友将一只藤盒交给了情报处的刘人寿,声称是中国同志转交给了她。箱子里放着几块厚窗帘布,十八军驻沪办事处的发票,潘汉年的印鉴,以及一套《资本论》,很明显是潘汉年的旧箱子。

刘人寿向潘后禀报,潘答应烧掉一切东西,唯独这本书不肯烧掉,刘人寿想替潘保管,潘却执意要留着,并说:“我要是被抓了,《资本论》还在吗?”

看来潘和董之间,已经有了一种特别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秋天,潘汉年被派往淮南根据地,担任中共社会部部长,主管华中敌人占领的上海和南京的城市。董慧凭着自己的特殊关系,继续在上海工作。

1944年冬,潘汉年由淮南出发,前往延安出席党的七大。半路上,回到许久未归的上海。处理完公务后,直接赶往董慧的住所,却本能地迫使自己改了方向,步履蹒跚地走向许玉文所在的那栋房子。

一声啼哭从门口传来,潘汉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竟然是许玉文和他的姐夫。许玉文忍受不了多年的孤独,也没有了依靠,再加上潘汉年与董慧之间的流言蜚语,她下定决心,并且宣布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孩子。

潘汉年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男子汉大丈夫的尊严,一气之下就离开了,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许玉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汉年出了门,径直向董慧走去,他向董慧说:“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了。”过了几天,他们一起去了延安。

毛泽东随即把潘汉年叫来,并为他与董慧举行宴会。毛泽东亲切地告诉董慧:“你和江青是同班同学,当时我还夸过你呢:董慧做得很好。”“董慧,你是我们国家最好的情报人员。”

潘汉年这才意识到毛泽东和董慧是相识的。江青看出了潘汉年的疑惑,于是解释道:“董慧在延安的学校里做针线活,一直做不到,就在这时,主席来了,我们就把它做好了。毛主席在得知董慧的家世后,夸奖道:“董慧纺出来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投降以后,潘汉年、董慧去了南京,去了上海,去了香港,然后在香港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推翻蒋介石政权的斗争中,他们的工作非常顺利,也非常成功。

那之后潘汉年之后为什么会被抓起来?下面我们接着讲。

坦白

香港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解放前,大批民主人士向香港聚集;为新一届政协的召开做准备,一些民主党派的领袖,工商界的,文化界的,都要经过香港,西南,西北,华中,上海,再通过香港的地下组织,到青岛,大沽,大连,河北平山去。

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群英荟萃,吸引了港英当局及国民党特工的目光。

接送民主党派人士的任务很重,单是租用一条船,就要费很大的劲,不仅要保证船上的船员和船长的可靠,还要应付海上运输的不稳定。但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引人注意,但也经不起风浪。

民主党派领导人齐聚香港,他们大多是有名望、有影响的海内外知名人士,他们的行程和安全应该得到适当的保障。

潘汉年费尽心思,为的就是能更好的指导香港的地下工作,出了不少主意。那时方方、尹林平已经返回东江,章汉夫则去了天津,潘汉年等少数人,才是真正的负责人。

潘汉年充分发挥了他的组织、指挥和协调的才能。他搬到香港后,就密切注意香港特务的动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汉年在他们被安全地送到船上之前,咨询、帮助他们处理家事,不管大小。潘汉年还聪明地包了一条洋船,将大豆、人参、草药、土产等运往香港、澳门,再从解放区购买急需的西药和纸张等物资,再运回东北。他还利用这个机会,允许民主人士乘船北上,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55年“高饶事件”之后,潘汉年受中央的召唤,自觉受到牵连,便决定将一桩尘封多年的旧事,向上司交代。

1942年9月,潘汉年向中央请示,在彭的同意下,才得以成功地从上海撤退,经由情报部门与李士群取得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汉年来找李士群,说他想参观一下新四军的根据地,并且说:

“我可能会带一些助理,以确保我们的安全。”

李士群立刻同意了,并且告诉潘汉年:

“没问题,以后我要到新四军根据地附近去清乡,还请您原谅。希望大家能通过无线电与我联络,交流更多的信息。”

潘汉年在李士群的帮助下,顺利地打开了一条安全的通信线路。

潘汉年到达根据地后,向新四军司令员陈毅和饶漱石报告,说他通过李士群打通了交通线,日伪军“清乡”和“扫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和饶漱石对潘汉年的功绩大加赞赏,并向中央汇报,潘汉年的这个举动也得到了中央情报局的高度赞扬。

在这条新开辟的道路上,有好几个地方的干部和潘汉年都去过好几次,都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但与李士群这种卖国贼合作,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1943年,潘汉年奉命到上海与李士群会面,李士群向他吐露汪精卫最近的思想十分低落,希望能和潘汉年见上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当说,潘汉年虽然想向党组织报告,但为时已晚,只能会见汪精卫,而这一次会面,却酿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潘汉年返回淮南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这件事情。

1955年4月2日,潘汉年再三斟酌,向陈毅说明一九四三年与汪精卫会面的情形,陈毅要潘汉年写一篇报告给中央,毛主席阅后指示:

“从现在开始,他不值得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4月5日,陈毅在上海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上,公布了潘汉年已经被逮捕的情况。但是,对潘汉年的“反革命”,陈毅心里仍然存有疑虑。

董慧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什么都看不见了。

十天后,董慧在五月十九日被捕,唯一的原因就是,她是潘汉年的同事,也是他的妻子。

有人跟她说:“如果你跟潘汉年断绝了联系,你就能回到香港,和你的家人在一起。”

董慧微微摇头,道:“我不会丢下汉年一个人在这里受苦,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

北京安定门外,董慧也被关进了“功德林监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3月,他们一起被送往北京的秦城监狱。

1955至1963年的八年里,夫妇俩虽然生活得很近,但彼此之间却是完全隔绝的。

三千多个日夜,焦急,思念,谁也不知道谁是生是死。

1963年1月9日,潘汉年被判入狱15年,剥夺政治权利。

后来潘汉年被发配到团河农场劳改,在那里他遇到了董慧,由于潘汉年的事情,董慧也被连累,所幸两人失散多年又重新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团河农场之后,潘汉年的生活环境大为改观,他与董慧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每月还有200元的生活费,工作之余,夫妇二人也有了去北京旅游、访友的机会。

那潘汉年又是什么时候恢复了自己的名誉?下文将继续讲述。

逝世

1967年到1975年,她们再次被投入北京的秦城监狱。这一次,两人又分开了8年。

1975年5月27日,潘汉年从秦城监狱出来,在一名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由北京搭乘列车,29日抵达长沙。

五月二十六日,董慧就已经到了。

“老潘!”那是一个很久没听过的,但却很熟悉,很熟悉的声音。

他飞快地跑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脚,是出了什么事嘛?”

董慧默默地看着他,眼中满是泪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她一只残腿,就可以得知此前经历了多少磨难。

往事不堪回首。这一次的重逢,让他们很满足。

数日后的一日午后,湘赣交界处井冈山脚下茶陵洣江茶园,两辆积尘已久的货车与吉普驶入。

两个老头,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头,个子很高,肩膀有些佝偻。

他的眼神很亮,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10月,潘汉年和他的夫人被转移到了湖南省茶陵县的洣江茶园,他们住在一栋红砖砌成的小屋中,闲暇时,他们会种花,过得很是悠闲。

不过,潘汉年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差,他的肝脏本来就有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已经不像是肝癌了,再加上当时的医疗设备,潘汉年的病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

潘汉年的晚年过得很充实,他痴迷于太极,每天至少要练习一个小时以上,潘汉年的状态也在慢慢地恢复着。

不过,潘汉年的妻子董慧的病情突然恶化,茶园的负责人考虑到他们年纪大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有很多不便,所以专门安排了一个工作人员来照顾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的冬季,潘汉年得了一场大病,原本的肝脏疾病,忽然加重,再加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肿胀,手脚发软,完全丧失了生活的能力。

潘汉年被送到了茶园里,他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他的病情也只是停止了恶化,而不是治疗。

1977年2月24日,潘汉年撑过几个月后,病情恶化,被送往长沙,经过医生们的努力,潘汉年还是没能救活,当天傍晚,潘汉年就去世了。

潘汉年的冤情在1982年8月得到了昭雪。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五日,潘汉年之骨灰自瓦坛子中取出,装入骨灰盒,连同董慧的骨灰一同运往北京八宝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