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公子扶苏的死,大家总是深深地叹一口气,因为很多人都觉得他不应该死,他应该坐上秦朝的帝位,这样秦朝根本不会“二世而亡”。

然而历史不是这样,在秦始皇途经沙丘暴毙后,公子扶苏收到了一封赐死诏书,他看完后也不去核实内容真假,哭着就拔剑自刎了。

为什么公子扶苏不去核实诏书,他难道已经蠢到谁让他死他就去死的地步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高矫诏立胡亥

在公元前211年的冬天,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祖龙嬴政带着手下再次出巡,当时随行的有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右丞相冯去疾留在京城守家。

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胡亥一看,他的师父赵高都出去“玩”了,自己也想出去见识见识,于是便央求秦始皇带上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一行人在到达平原津的时候,秦始皇生病了,那时候的秦始皇已经49岁了,在古代平均年纪30岁的年代,秦始皇已经算是高寿老人了。

因为是冬天的原因,秦始皇的病情加重得很快,他自己觉得时日无多,便提前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长子公子扶苏,让他从上郡赶紧回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准备登上帝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写好后他交给了身边的赵高,并没有立即交给使者出去送信。

等到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经过沙丘平台时突然去世,当时在身边的除了李斯、赵高和几个内侍以外并没有其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斯觉得,秦始皇人还在外面巡游未回京城,如果现在就对外宣布死讯恐生动乱,于是他决定暂时封锁消息。

在继续回程的途中,李斯让受秦始皇宠爱的内侍坐进了皇帝的车架中,依旧每日送进去饭食和需要批改的奏折,伪装成秦始皇还活着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途中,赵高生出了“邪恶”的想法,他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利益的人,他认为如果是正直又仁厚的公子扶苏做皇帝,那以后自己再也不能谋求私下的福利了。

正好他的徒弟是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胡亥因为受他教导的原因非常信任他,于是赵高就想把继承人换成胡亥,反正都是秦始皇的儿子,外人也不会产生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赵高找到李斯,用各种利益诱惑他,李斯本人虽然很有才能,但是他是一个注重名利的人,于是就同意了赵高的建议。

之后赵高拿出秦始皇的信,照着内容伪造了另一封写着“胡亥”名字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赵高又模仿秦始皇的语气写了一封信,罗列了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的各种罪状,并令两人认罪自杀。

当时公子扶苏因为跟秦始皇在政事上意见不同产生了争吵,秦始皇一气之下就把公子扶苏派到了上郡,监督正在那里带人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大将军蒙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收到诏书以后,公子扶苏什么也没说,只是流下的眼泪昭示着他的绝望,随后公子扶苏拿起剑就要自刎,蒙恬赶紧上去拦住他。

蒙恬说先不要着急死,现在情况不明,只有一个使者过来送信,是真是假也不知道,万一是有人搞小动作骗人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恬让公子扶苏先去核实一下是不是真的,如果真的是秦始皇下令让他死,那么到时候自刎也不迟,可千万别中了圈套。

但是公子扶苏拒绝了,他说如果连一个父亲都能让自己的孩子去死,这时候还需要去请示什么呢?说完他果断地拔剑自刎,这个极负盛名的仁德公子就这样告别了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死去的公子扶苏,蒙恬内心震动很大,但是他依旧不相信这封诏书是真的,于是拒绝自杀,随后被囚禁在阳周监狱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边的李斯、赵高一行人一直到回了咸阳后才发布治丧公告,顺利地让胡亥登基为帝,也就是历史上说的秦二世。

以上便是赵高矫诏的始末,大家一边惋惜公子扶苏的死,一边又很纳闷为什么他一定要自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拔剑自刎的背后

不少人都在幻想,如果公子扶苏再撑一会,听从蒙恬的建议跑去核实一下诏书的真实性,或许他就能坐上皇位,大秦或许就会有第三世,他的弟弟妹妹们也不至于全都惨死。

但是公子扶苏当时并不是倔,用一句话形容他当时的心态很合适,那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受儒家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公子扶苏是一个非常正直有仁厚的君子,仁厚到他的老爹秦始皇出去攻打别国,他能上去劝他爹别打,因为会造成生灵涂炭。

有着统一六国梦想的嬴政快气坏了,自己的长子怎么能这么迂腐,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一直没有提前立公子扶苏为太子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政事意见分歧时常发生,最重的一次就是秦始皇把公子扶苏“撵”到上郡这件事,秦始皇是想着让儿子去前线看看残酷的战争,不要再用天真的想法想着用仁义感化敌人。

但是公子扶苏可不这么想,他认为父亲应该是对自己失望了,才会在出巡的时候不带上他把他送的远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秦始皇带上了胡亥这件事,公子扶苏想着父亲大概是要换一个继承人培养,他自己没希望了。

本着这样的心情,再加上看到一封来自拥有绝对皇权的父亲的信,信上说父亲对他失望了,他不配当上第二任皇帝,还让他自我了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有多么失望,才会令一个父亲让亲儿子去死呢?既然这是父亲希望的,那么他会按照父亲说的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扶苏就是傻,是不是父亲的字迹难道认不出来吗,看到假的诏书就应该怀疑的。

可是那份诏书是赵高写的,赵高以前就经常替秦始皇写诏书,公子扶苏早就习惯了诏书上是赵高的字迹这件事,伤心时候的他很容易就相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秦朝那时候的时局,其实并不适合公子扶苏上位,他会是一个守住父亲基业的继承人,但是他不是一个扩大父亲基业的继承人,再加上群狼环伺、国情不稳,他的治国理念不合适。

但是不得不说,哪怕是公子扶苏不适合做秦二世,也总比胡亥做秦二世好太多,胡亥把所有的兄弟姐妹全弄死了,最后还把自己玩死了,这个人才是真的坏,也是真的蠢。

参考资料:
可可诗词网-唐诗典故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