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1月,丁盛指挥54军一部,在瓦弄地区取得对印自卫反击战最后一战的胜利,此战,歼灭俘虏敌军12000多人。

后世有学者指出,瓦弄大捷,在很大程度促成了印度的“认输”,此后,丁盛成为印度军方重点关注,极为忌惮的解放军将领,瓦弄大捷可谓是丁盛一生中最高光一战,毛主席亲自点名赞扬“丁盛打得好”。

事实上,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丁盛已经是一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虎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唯一受到野司嘉奖的135师

1949年1月14日,天津战役全面爆发。此时,丁盛担任四野45军135师师长。

按照攻城总指挥刘亚楼的命令,丁盛指挥的135师负责攻占天津民权门。天津作为一座历史古城,城防是非常坚固的。此前,天津城防司令陈长捷更是吹嘘,要在天津城坚守三个月。

对天津城总攻发起后,135师在三分钟后,就突破了民权门城防。之后,敌我双方对民权门进行了惨烈争夺,最后,135师军旗留下了一个个弹孔,可民权门始终掌握在135师手中。争夺城门的战斗中,丁盛作为一师之长,表现出了十足的悍勇,要不是警卫和参谋们死命拉住他,也许,丁盛就直接端着冲锋枪冲了上去。

后来,45军其他三个师,都是由民权门进入的天津城内。在天津战役中,丁盛指挥的135师是当之无愧的功勋部队,他们是第一个攻破天津城防的,是第一支到达战略要地金汤桥的部队。

四野总部在天津战役发出了唯一一份全军嘉奖令,在嘉奖令中,林老总等野战军领导特别指出,45军135师是一支年轻的部队,按理说他们的攻城经验是不足的,可就是这样一支年轻部队,却第一个攻入天津城内,其403团虽伤亡惨重,却未曾退后一步。

天津战役让丁盛虎将之名,开始在四野传来,然而,让丁盛真正扬名全军的,还是歼灭国民党最后一个重兵集团——白崇禧兵团的衡宝战役。

二、丁盛“一战成名”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丁盛正带着135师参加衡宝战役。

丁盛率领135师一路向白崇禧指挥的桂军追击,由于一路上没有接到上级领导指示,135师甚至已经孤军深入很长一段距离。

10月5日,丁盛猛然发觉自己的135师,竟然已经跑到桂军重兵包围圈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正常军事角度来说,丁盛应该率领部队撤退,和大部队汇合,可是,这样一来,老奸巨猾的白崇禧很有可能判断出我军的战略意图。如果真是这样,整个衡宝战役会发生极大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丁盛作出了不撤退,相机拖住敌人,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决定。这个决定可谓是极为冒险,要知道,包围住135师的,可是战斗力不俗的桂军4个师啊!

正在这个时候,林彪终于联络上了135师,原来此前,135师电台出现了故障。联系上丁盛后,林老总命令,从此刻起,135师由他亲自指挥,当然具体战术指挥还是由丁盛战场决断。

白崇禧也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名将,他很快发现了135师战略意图,在派出一个加强营被吃掉后,他迅速派出自己麾下最精锐的钢军第七军,负责围歼135师,要知道,第七军不但战斗力强悍,人数上更是足足有4个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一战,丁盛利用直插白崇禧主力腹地,引第七军回援,然后在半路伏击第七军主力的战术,一举击溃第七军。

之后,丁盛更是直接指挥主力部队,缠住白崇禧主力,正是丁盛,让白崇禧没有及时逃走,10月16日,衡宝战役以我军歼敌4.7万人胜利结束。丁盛可谓是“一战成名”。

三、54军首任军长

1952年,军委准备将45军和44军合并,成立一个全新的野战军团。而此时,丁盛是45军代军长。

两个军都希望合并后的番号是自己军,为这事,最后还闹到周总理那里。传言,后来是周总理“调解”,从两个军其中一个数字,将新的一个军番号定为“54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不少人指出,区区新军番号问题,不可能会闹到周总理那里去,而且以我党领导干部的党性,他们是会绝对服从命令的。

同年10月,丁盛担任54军军长。

1953年2月,54军一部先行进入朝鲜战场作战。

6月23日,20兵团司令员杨勇召开了一次作战会议,杨勇将负责金城战役的指挥工作。

作战会议上,当杨勇宣布完,脾气急躁的丁盛,就激动地站起身道:“杨司令员,你们这是搞华北山头吗?怎么主攻任务,都是你们20兵团的,这件事要让毛主席来评评理!”

第20兵团出身于原华北野战军。

原来,在杨勇作战计划中,54军将一分为三,分别配合20兵团三个军,负责三个方向的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兵团政委王平起身苦笑道:“丁盛同志,你说什么呢?你能不能等司令员把话说完呢?”

“山头主义”这话可不能乱说,要知道,毛主席多次在中央会议上批评山头主义。抗战时期,115师344旅,就因为山头主义让毛主席非常头疼,为了消除344旅内部严重的山头主义,不但朱德总司令亲自前往344旅“整训”,后来,毛主席在原旅长徐海东病倒后,从其他部队调来杨得志,担任344旅旅长。

杨勇继续说道:“丁盛同志,我完全相信54军的强悍战斗力,这样,这次美军没有上场,可是南韩首都师,也算是一支精锐,现在我把首都师交给你们54军怎么样。”

丁盛知道,或许54军只能捞到这一场大战打了。

在金城战役中,54军可谓是战果极为辉煌,军中出现了不少功臣连队。

1958年,在朝鲜驻扎多年的54军终于分批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争之后,54军还参加了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有这一殊荣的,全军只有54军。和平年代中,54军同样担负起了铁军的荣誉。因为54军,首任军长丁盛善战之名,被永久载入我军战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