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论个人勇武,许世友在我军中绝对排得上号,毕竟他曾在少林“进修”

可很多人不知晓,我军中还有一位女兵是“武当传人”

她绰号“何铁拳”,能够单挑许世友将军,还曾有一拳打翻战马的辉煌战绩。

这位女兵是谁?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天下“何”人不识君

这位传奇女兵的身份,在《陶氏宗谱》中的《武林卷》中有所记载:

“民国十二年,有何氏女名子友,苍溪回龙场人,师从李德源,习得诸功。”

寥寥二三十个字,里面蕴藏的信息却很丰富。

比如说这个李德源”,他就有个绰号叫作“北派圣手”,是大名鼎鼎的武当太和门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何子友是如何拜入他门下的呢?

说起来颇有巧合意味,父亲曾把她送入一家名为“德源拳房”的武馆当杂役,没想到她一边干活,一边学到了不少真功夫,最终得到武馆主人李德源的赏识。

李德源不介意她交不起学费,将她收为太和门第十二代传人,倾心传授她武艺。

这一教就是十几年,何子友终习得一身武当绝技,包括“神化五毒雷电殛手”

这部分内容,在日本武术学者松田隆智撰写的《中国武术史略》中也有提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有人觉得,所谓绝技不过是噱头,但这门功夫真不简单——

当年太和门第十一代副掌门黄春燕,就是用这门功夫干掉了作恶多端的铁佛寺武僧“张霸王”,后来何子友自己也靠这招闯下了偌大名声。

习得武艺后,何子友时常在家乡除暴安良,维护当地秩序。

有不少军阀想招揽她,都被她给拒绝了,可见她一开始并无强烈“出山”意愿。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何子友的父亲作为乡苏维埃主席,遭到了反动势力的残忍迫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子友为了给父亲报仇,毅然选择了加入红军。

一开始,何子友只是负责一些情况传递工作。

某次出任务的时候,她和其他几名同志不小心被敌人包围了,千钧一发之际她浴血搏杀,带队突出重围。

此战,让何子友名声大显。

军中领导看她武艺超群,索性安排她当妇女独立团教官,何子友也乐意帮助这些志同道合的女同胞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子友传授了大家一些招数,短短一个月时间,妇女独立团武力值就有了不小提升。

她传武有功,再加上还完成了其他任务,很快就被提拔为了副连长。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何子友甚至敢孤身入虎穴,执行危险任务。

仅靠一双拳头,她就打下了赫赫威名,人送绰号“何铁拳”,也叫“军中花木兰”

有这等武艺与气魄,何子友在我军中自然极受欢迎,不过也鲜有人敢追求她。

但凡事总有例外,那就是红一方面军的周子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革命队伍双“子”星

周子昆是一名“智将”,打起仗来半点不含糊。

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我军因为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蒙受不小损失。

周子昆临危受命,成为粤赣军区独立二十二师的师长,奉命指挥战斗。

周子昆从部队的失利中,总结出了教训,“叫花子哪能与龙王比宝?”

要想赢得战斗,就得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不能与敌人硬碰硬。

他从毛主席的战略战术中汲取经验,最终总结出了一套“零敲牛皮糖”打法,打一枪就换个地方,很快就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红军展开二万五千里长征,周子昆所在的二十二师被编入了红九军团,在大部队的侧翼执行掩护任务。

任务完成的很出色,就连军团长都赞扬他:

“打得勇猛,打得坚决,保障了大部队的安全!”

然而,在突破国军最后一道封锁线的过程中,周子昆麾下的二十二师损失惨重。

李德为推卸责任,要严惩他,把他送上军事法庭,还是毛主席把他保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周子昆不愧是我军骁将,遵义会议后他复出,在二占遵义、四渡赤水以及抢渡金沙江等战役中大放异彩!

这么一位英雄人物,与何子友自然也是极为相配的。

不过大家当时其实不太看好他俩,因为周子昆三过草地,多次负伤,又患有肺结核,身体比较虚弱。

但何子友并不在乎这些,在周子昆向她表露好感后,她爽快地答应了与周子昆相处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子友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周子昆有英雄气魄,虽然身体虚弱,但是革命意志很坚定,令何子友钦佩;
二是周子昆是为革命受的伤,在她看来这是“英雄的勋章”,至于不能打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当时我军中能打过她的也没几个。

1937年的秋天,周子昆和何子友迈入了婚姻殿堂。

当时条件有限,婚礼操办得也简单,就在延安的窑洞里请同志们见证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虽如此,这场婚礼的“规格”可不低,包括毛主席、周总理在内的二十多位中央首长都去了现场,毛主席甚至以个人名义送了一支钢笔。

因为两人的名字里都带着一个“子”字,所以毛主席开玩笑,说他们是革命队伍里的双子星。

而以战功来看,他们二人也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名鼎鼎的许世友将军,和周子昆、何子友关系都很好,得知这俩人在一起了,许世友和周子昆开玩笑道:

“还是你们一方面军的人勇猛、厉害!”

周子昆听了这话有些困惑,许世友这才哈哈大笑解释道:

“一般人哪敢追求何子友?连我都不是她的对手!”

许世友将军这话倒是不假,“何铁拳”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

他和何子友之间也的确有过一番比斗,不过在谁更胜一筹这个问题上,两个人有不同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红军二“友”论功夫

许世友的出身与何子友相似,他也来自贫困的农民家庭。

八岁那年,许世友跟着拳师上了嵩山少林寺,此后便一直在山上习武。

不仅练了一身硬功夫,据说还学会了飞檐走壁之术。

后来,许世友回家探亲的时候,失手打死了仗势欺人的恶少,这才离开了少林。

他四处流浪,一路辗转,最后加入了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前面有提到,何子友武艺超群,只靠一双铁拳就打下了赫赫威名。

但她并没有满足于此,后来还练就了双枪绝技,人送绰号“双枪何姑娘”

某次,何子友带着两个排的士兵入山剿匪,大胜而归。

大家都在讨论她的事迹,许世友听后也萌发了与她比一次的心思,看看少林和武当谁的功夫更强。

两人很快就走上了比武大擂台,酣畅淋漓地打了一场,最后的结果令人意外,何子友赢了。

许世友将军愿赌服输,承认何子友比他更强。

可何子友却同旁人说道,许世友在比斗中“让招”了,真要是死斗许世友或许更胜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如此,两人毕竟是革命同志,打斗的时候会手下留情,适当切磋问题不大。

不过,许世友敬佩何子友的地方,也不仅是她的武力,还有她的酒量。

要论喝酒,在我军中许世友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周总理,另一个就是何子友。

周总理酒量惊人,这点是众所周知的。

当年重庆谈判的时候,各种宴会没断过,毛主席在应酬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敬酒的人基本上都被周总理挡回去了。

当然,这里的“挡”不是不喝,而是周总理代毛主席喝,那时候一喝就是一圈,众人没有不佩服周总理酒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何子友,她也不简单。

据说她与许世友喝酒的时候,嫌用碗不够痛快,都是直接拎坛喝的,馒头蘸酒都能喝个通宵,而且不见多少醉意。

武力又高,又能喝酒,何子友和许世友相当“对脾气”,两人可谓是军中知己,不过许世友对周子昆的敬佩那也是实打实的。

毕竟之前剿匪的时候,何子友可是有着一拳头打翻一匹马的壮举,连马都能打翻,更别说是人了。

这样的媳妇,谁看了不发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子昆就不怕,不仅不怕,他还因妻子有这样的身手感到很自豪。

实际上结婚之后两人也的确是一对幸福夫妻,何子友还带着周子昆一块练武,强身健体。

令人惋惜的是,这份幸福并不长久。

1941年皖南事变中,周子昆被叛徒杀害了,只剩下何子友一人带着两个孩子。

有不少人劝何子友改嫁,不过都被何子友拒绝了,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革命和照顾孩子当中,最终在两方面都做出了不起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家国两全的巾帼英雄

1939年,何子友生下女儿周民,1941年周子昆牺牲后,她又生下遗腹子周林。

为了照顾这两个孩子,何子友逐渐转向了后勤工作。

1949年上海解放,陈毅被委派为上海市市长,而何子友这时候已经有了不俗的办厂经验,于是陈毅让她接管了上海益民食品厂。

当时,有不认识何子友的特务带着几个小混混,拎着钢管就冲进了食品厂,想要寻衅滋事,破坏工厂的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子友发现后,当即严厉斥责。

没想到对方非但不悔改,反而还妄图对工人出手,这下子何子友怒火中烧,劈头盖脸几巴掌就把特务和混混全部打翻!

倒在地上的时候,特务和混混都蒙了,直到被送到保卫科还没反应过来;

而那时候工厂里还有其他特务,因为畏惧何子友,居然连夜翻窗逃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益民食品厂外,何子友还管理过上海电池厂、开林油漆厂以及复兴香烟厂。

她心思细腻又有勇有谋,不管在哪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很是令人钦佩。

在何子友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工厂很快恢复生产,为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贡献。

从国家的角度看,何子友无疑是“巾帼楷模”

实际上,从家庭的角度看亦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子友花费大量时间教育一双儿女,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了对国家有功的栋梁。

女儿周民原本是有两次地方艺考机会的,不过在何子友的教导下,她最终选择了考部队医校,去部队中发光发热。

还有儿子周林同样也加入部队,投身到了部队建设之中。

他们虽然走上了父母的道路,却并没有借助父母的关系来谋求晋升。

实际上何子友退休的时候,女儿只是师职待遇,儿子更只是团级干部。

无论是于“小家”还是于“大家”,何子友都称得上英雄二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诗中写道:

“烽火请长缨,沙场任驰骋,壮心为报国,何必男儿身!”

在那个年代,像何子友一样的女英雄不在少数,比如尹清平、张明秀。

前者出生于川渝地区,17岁就加入红军,长期从事革命工作,还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意志力丝毫不比男兵逊色。

除了坚韧勇敢外,尹清平还非常温柔,她是细心照顾他人孩子的“尹妈妈”,她养育“苦孩子”的故事至今还在各地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者原本是个富家小姐,家里不仅有良田百亩,还有数十艘商船,原本可以选择享受生活。

可她是个“倔姑娘”,一心向往革命,主动带着妹妹加入红军。

交报名表的时候,负责人看到她家是地主家庭,当即就愣住了。

最终还是川陕苏维埃政府主席熊国炳亲自拍板,让她们姐妹得偿所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这对姐妹在革命过程中舍生忘死,姐姐历尽艰险活了下来,妹妹却牺牲了。

我们在称赞张明秀功绩的同时,也不该忘了她妹妹对革命的奉献。

总的来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当时状况的真实写照,正因为有无数何子友、张明秀这样的人,革命才能胜利。

“立志报国,矢志不渝,为国奉献,不计牺牲”,这是她们共同的生命底色,希望大家能学习她们的优秀品质,传承她们的伟大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原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夫人何子友逝世,陈被称为何铁拳》澎湃新闻

《双枪何姑娘何子友副军职,享年103岁,后代子女今何在》 新浪网

《从武当女侠到共和国功臣》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