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人民币就可以买一个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这些当代《围城》里的方鸿渐,克莱登大学重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中国有40多位高校教授高调宣称自己获得了“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头衔,一时间一封封“喜报”满天飞,可谓是学术界一大“收获”。

获得“院士”头衔的知名高校教授居多。后来西安一位平常的90后小伙也获得了“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头衔,才引起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是怎么获得的被扒个精光。

原来这些教授“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头衔是花40万到100万购买的。此消息被媒体曝光后,这些高调宣称自己获得“院士”头衔的教授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自己白白花了冤枉钱,还丢尽了脸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欧洲自然科学院”是几年前六个俄罗斯人针对中国学者追捧“院士”头衔的心理,在德国注册一家的私营公司,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头衔骗钱。这几个骗子非常善于包装,他们高薪请来诺贝尔奖获得者苏德霍夫教授当授奖嘉宾,这给希望得到“院士”头衔的中国有些教授学者一个错觉:这个“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头衔还是有很高含金量的。

六个俄罗斯骗子守株待兔,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学术造假,为什么停不下来,因为科研的目的是“名和利”,前几天,丘成桐说了中国数学水平是美国上世纪40年代,为什么有这个结果,研究的起因决定了。

研究不是目的,研究只是得到“名和利”的手段和方法,而科学成果是需要“静心,长久,吃苦”才能取得。

不要说这些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看看国内院士“水稻上山”等等。其实都是官,都是学阀,都是系统集成。

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奖靠个人和团队真本事,科技进步奖就是国家投入资金,上千,几万人努力,最后成果归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发展,科技是关健!

真正的科学家,中国还是袁隆平,60年代沒有人要求他去搞种子,是他发自内心的自觉科研行为。很多科学家是在某个岗位,吃那碗饭,职责所在。

袁隆平照亮了这些伪科学家(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为中国专设)的嘴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