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起,台湾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学测的成绩前往大陆申请大学。台湾的学测相当于我们的高考,但是题目和答题形式要比大陆简单很多。其中考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社会5科,考试成绩分顶标级(考试总人数的前12%)、前标级(前25%)、均标级(前50%)、后标级(前75%)和底标级共5级。大陆最开始要求的台湾学生需要达到顶标级才可以申请,后来放宽到了前标级,可以申请的大学也不算多,录取的台湾学生数量也十分有限。2023年3月1日,大陆规定台湾学生只要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中达到均标级(相当于及格线)就可以申请大陆的400余所大学。这几乎涵盖了大陆所有的优质大学,对于大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学生而言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台湾学测五级分标准

台湾学测的单科卷面成绩会被折算为十五级,也可称为十五分,五科满分就是七十五分。各科的成绩又会分成顶标级、前标级、均标级、后标级和底标级。比如英语科目的满级分是15分,在2023年的学测中,13分以上就是顶标级,11分以上是前标级,8分以上是均标级,5分以上是后标级,4分以上是底标级。台湾岛内的大学水准良莠不齐,有些杂牌大学只要有成绩就能被录取,而最顶级的大学则是优中选优,千里挑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大学

各个专业在第一阶段录取时采录的成绩也有所不同,比如台湾大学电机系采录的是英语、数学和自然三科的成绩,门槛分是43分。而台湾大学法律系要采录的成绩是语文、英语、数学、社会四科,门槛分数线是58分。台湾最好的专业台湾大学医学系则是采录语文、英语、数学、自然四科,门槛分则是59分。这就意味着想要进入台湾最优质的专业不仅需要达到顶标级,更是要有近乎于满级分的水准。在台湾学测考到满级分也并非是不可能,2021年的学测之中,语文取得了满级分的人数有4064人,英文有4895人,数学有1558人,社会有2600人,自然有4062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学测各分数段人数

从卷面来说,台湾的学测难度要比大陆小很多。其中语文科目分为语文综合测验和作文两部分,语文综合测试基本上都是选择题。2022年的语文综合测验有37道题,当中有7道多选题,27道单选题,3道填空题,卷面满分一百分。2022年的作文共有两道大题,满分五十分。台湾学测的数学试卷也是以选择题为主,2022年的数学A卷中非选择题只占12分,选择题占88分,数学B卷中非选择题只占10分,选择题有90分。这样的题型设计在大陆可以说是天方夜谭,无法想象。两岸之间最相似的试卷就是英文试卷,台湾的选择题占72分,非选择题占28分。选择题中涉及到了词汇、语法、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非选择题当中有汉译英和120字的作文,这和大陆的英语考试题型就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学校

从总体上看来,台湾的学测难度低于大陆。在2010年之后,我们开放了顶标级和前标级的学生赴大陆申请大学。根据学生家长的反馈我们可以得知在2017年,报考浙大的分数大约在64分左右,2018年提升到了70分左右。一名王姓学生在台湾岛内取得了顶标级的成绩,拿到了台湾清华大学的录取资格。后来他申请了浙江大学并成功就读,从世界排名看来浙江大学在45名左右,而台湾清华大学则在180名左右。在最初的阶段,因为大陆对于成绩的管控很严,所以前往大陆求学的学生数量也不算多,并不足以影响大陆整体的高考招生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清华大学

但是从2023年3月起,大陆400余所高校全面对于台湾学生开放。只要持有相关证件,且当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换句话说,只要是台湾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中有一科及格,就可以申报大陆的400余院校。这些学生可能原本只能在岛内就读相对较差的学校,但如此一来就能够轻易获得含金量更高的学历文凭。这对于已经多年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顶级学府的影响不大,因为他们对于学生的成绩要求早就提了上来。真正受影响的将是学习成绩在中上游和中游的大陆学生,他们可能会遇到数以万计的空降竞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学测五级分标准

从2021年的台湾学测数据上看来,那一年的均标级成绩为语文11分,英语8分,数学6分。语文成绩在均标级以上的人为73661人,英语为71274人,数学为70206人。这当中自然有多门成绩均达标的重复人数,但是这也意味着每年最少有数万名台湾高中生拥有申请大陆高校的资格。这对于大陆的学生来说,尤其是高考艰困的河南、山东等地的学生来说未免太不公平了。台湾学生可以申请的学校中包括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26个省市的400余所高校,其中双一流高校共有135所。可是台湾地区只承认155所位于祖国大陆的高校学历,如此大规模地面向台湾学子开放,其结果最终为何,恐怕很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中学生曾经高举纳粹旗帜

两岸交流原本是好事,但是在向台湾方面让利的同时也应该要保证大陆学子的利益。从2014年的“太阳花之乱”到近年来的种种风波,台湾青年人和未成年人扮演的角色都很不光彩。“天然独”绝非是空穴来风,在校园中鼓吹“台独”的团体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所以,想要到大陆读书的台湾学生应该在入学前签下协议,在日后不得参与“台独团体”和“台独活动”,否则大陆学校有权追回学历,撤销学位。到大陆就学的全部台湾学生还应该以书面形式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同时支持大陆出台的“反台独,促统一”的相关政策。大陆也应该要对于台湾学生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他们也要接受大陆高校内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更必须遵守大陆学校的规定和相关的法律约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敖父子

在长达十余年的两岸学生交流中,我们得到过经验也有过惨痛的教训。第一批受益于大陆惠台政策得以进入北大读书的李敖之子李戡就是典型例子,他享受了大陆的惠台红利,可是其过分的要求一旦被大陆拒绝就立刻投入了民进党的怀抱来攻击抹黑大陆。同时,蔡英文在2022年有意栽培的心腹陈圣文也曾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2018年,他还受邀参与了一个级别不低的两岸青年座谈会,他当时提出:“希望大陆为台湾学生报考大陆研究生增设考点,并为大陆台生就业提供指导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台湾青年在大陆工作或创业。”但是仅仅一年后,陈圣文就回到台湾参与了民进党,理由是其家族企业在大陆的四十余个据点被大陆查禁。而他的家族是在台湾从事殡葬业,有很深的江湖帮派背景,自然很难在大陆市场立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圣文在2022年代表民进党参选台北市议员

这也提醒我们吸引台湾学生到大陆读书,并不意味着这些台湾学生就会认同、感激大陆的优待。台湾人对于政治和经济区分得非常清楚,好处照拿不误,政治上却绝不进步者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还会产生反效果,那就是有些台湾人会认为一旦统一后,这种让利优待统统都会取消。所以他们在得到了好处后甚至会有意破坏阻碍两岸的统一。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想清楚的问题。两岸的学生交流是好事,但是我们也要有规矩,有原则,有底线,以免一片善意付诸东流,影响统一大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