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顺利地“继承”了苏联的军备武器和技术。1999年8月,由于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俄罗斯与车臣共和国再次爆发了战争,即第二次车臣战争。在普京的带领下,俄罗斯最终一雪前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战争即意味着伤亡 ,在此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伞兵的惨烈一战,让硬汉普京听说这件事之后也不禁落泪。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支伞兵的军人本色。

2002年初,车臣叛军的主力部队几乎被俄军消灭殆尽。同年2月9日,俄空军使用航空炸弹对车臣叛军进行轰炸。在握有绝对军事力量优势的情况下,俄罗斯战地司令官特罗谢夫认为,俄军在2-3周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歼灭车臣叛军的任务。但在2月22日,俄军发现车臣叛军兵分两路,依次向西北方向的共青团村和东北方向的乌鲁斯克尔特山区行军。俄军方意识到,车臣叛军企图避免正面作战,想以分散兵力的方式,跳出俄军的包围圈。洞察到车臣叛军的这一意图之后,于是2月26日,俄东集团军司令部让第76空降师立即向乌鲁斯克尔特山东南方向的三个高地前进,阻击车臣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27日,76师第104团将部队武装力量部署到位,扼守车臣叛军撤退的必经之路。果不其然,车臣叛军的部队如意料之中出现在了俄军的伏击范围内,战斗打响了。在俄军104团所属第三连队的火力封锁下,车臣叛军受到极大的挫败。2月27日傍晚,在击退车臣叛军后,战地的俄军部队收到东线集团军的命令,要在第二天下午两点之前赶到乌鲁斯克尔特的阵地。

当时,第三连的空降兵已占领乌鲁斯克尔特以东五公里处的几个制高点。车臣叛军沿着河道,多次试图冲破三连组成的火力体系,结果遭受了相当大的伤亡,无功而返。为了防止车臣叛军向该地区易守难攻的山地集结,第104团团长命令六连再占领乌鲁斯克尔特近旁的一个制高点,伊斯特科尔德高地。由于连长莫洛多夫是在当天的前一天才调来连队的,尚未来得及和连里的人认识,依照部队里的惯例,由第二营营长埃夫秋欣担任指挥官,率领六连执行任务。

在此之前,俄罗斯军队曾对预定目标地点进行了空中侦察,侦察结果是:该地区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完全无法找到适合飞机降落的空地。所以空降兵们面临着的任务十分严峻: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数小时内,全副武装,在寒冷冬天冰雪覆盖的山间小路上行动,完成向指定地点的急行军任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带上新营地所需的一系列沉重的装备——如帐篷和小铁炉等。没有这些东西,部队在天寒地冻的山区里毫无继续存活的可能。尽管六连将士们在雪夜里几乎没有休息地急行军,结果仍然未能按时抵达伊斯特科尔德,只抵达了路途中的776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夫秋欣命令大部分主力部队留守在776高地进行布雷和构筑工事的作业,其余的部队继续向伊斯特科尔德高地前进。2月29日中午,当六连的主力还在776高地上时,六连的轻装前进的侦察组继续向伊斯特科尔德高地进行行军侦察。就在这时,即将抵达伊斯特科尔德高地的俄军侦察部队,在山麓发现了敌人的先遣巡逻队,人数在20至30人左右。六连侦察部队并没有立即盲目地开火。随行的火力校正军官维克多大尉在发现敌情后,通过无线电向自行火炮营通报了发现的车臣叛军位置,随后炮兵营的火炮开始对进行火力打击。在几次密集的炮弹齐射后,这股车臣叛军大部分被歼灭。此时,俄方侦察兵们并没有与敌人交火,也没有被敌人发现,于是继续向目的地前进。

途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侦察部队内部的一名士兵无意中触发了侦察兵预先埋设在部队周边警戒用的地雷,炸伤了侦察排副排长的小腿。这场突然的事故让敌人发现了侦察排所在的位置,车臣叛军开始向爆炸地点靠近。而六连连长在听到爆炸声和枪声后,也立即带领一支小分队前来接应。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声枪响回荡在四周,莫洛多夫的颈部中弹了,所有人眼睁睁看着他倒在了血泊中。俄军知道车臣叛军的狙击手还没有转移狙击阵地,随时在等待俄方救援倒地伤员士兵的出现。随时间推移,车臣叛军开始向侦察兵所在的位置发起冲击。侦察排排长通过无线电向776高地上指挥室报告了部队与敌人交火的情况。在意识到敌人大部队增援正渐渐到来的情况下,侦察部队只好朝连队主力方向且战且退。在他们撤退方向的后面,车臣叛军的队伍不断出现,侦察部队面临着被敌人包围的危险。这场实力悬殊的遭遇战,让侦察部队不得不背着伤员返回776高地。当部队在776高地上重新集结完毕后,埃夫秋欣临时决定:放弃向伊斯特科尔德高地挺进,六连部队全体驻守776高地,就地阻击车臣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个时候,俄军成功地截获了车臣军阀高层之间的无线电通话,俄军得知,此时车臣叛军分成数量大致相当的两路人马。此时,不断赶来的车臣叛军已经形成了对776高地的包围态势。在六连将士们来到776高地之前,没有人想到过他们将面临的会是多于自己人数20倍以上的敌人。776高地上的俄军遭到了车臣叛军火箭炮射击,许多未来得及掘好掩体的空降兵成了最主要的打击对象,在这次火力袭击中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