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燕聊城报道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聊城市基础教育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已经从“有学上”换挡升级进入“上好学”的高质量发展新时期。5月15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攻坚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宏锐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三个学段,介绍了全市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有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水平

坚持多元化推进,持续优化幼儿园布局。一是开展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工作,大力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目前,全市共认定普惠性民办园517所,提供普惠性学位61773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89.92%。二是全力提高优质园占比。对辖区内幼儿园摸排整治,督导各幼儿园积极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办园水平。全市省级优质园514所,占比33.66%,较上一年度提高了20.23个百分点。同时,大力推行学前教育“优质园+”办园模式,实施优质园和薄弱园结对帮扶、教师轮岗交流等措施,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三是持续优化调整幼儿园布局。去年以来,整合关停了350所小规模幼儿园,目前,各县(市、区)入园率、普惠率、公办率均已达到全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标准。

坚持规范化提升,持续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一是开展办园行为专项整治。对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规范》标准,通过幼儿园自查、市县级抽查等剥洋葱式筛查,排查问题1291条,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二是积极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提升教育便民服务水平,今年年底前,11个县(市、区)均建成幼儿园入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报名入学“一网通办”。

坚持专业化引领,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持续加大教师补充力度。目前,全市共有幼儿教职工2.2万人,其中在编(备案制)教师7111人,占比72.34%,全省排名第三。二是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多次邀请省内知名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政策要求、实践经验等方面,对全市幼儿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不断帮助其转变理念,提高专业能力。三是积极搭建展示平台。举办“齐鲁幼师之星”风采展示,开展幼儿园优秀游戏案例、短视频和原创绘本征集等活动,全面展示优秀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激发工作积极性。

不断扩增优质资源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深入实施强校扩优行动。以“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为宗旨,对新建学校高起点打造,确保条件优越、师资优秀,建一所优一所;对薄弱学校加大改造帮扶力度,促其尽快成长,改一所优一所;采取优质学校集团化、联盟化托管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学校辐射带动力度,抬高发展底部,抓一所优一片。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组建教育集团53个,覆盖农村学校146所,成立教育联盟72个,覆盖农村学校468所,覆盖率73.89%。

全面加强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以山东省创建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为契机,印发专项工作方案和重点项目清单,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完成乡村教育建设任务。积极争取省级乡村温馨校园试点,着力打造市级温馨校园,努力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争取上级资金2700万元,创建省级强镇筑基试点18个;投入市级资金1700万元,打造市级试点34个。努力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三年来,投资13.59亿元,完成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1639个;投资4800万元,完成优化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项目255个,大力改善了全市乡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实施强科培优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以特色学科和特色高中“双特”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强科培优行动,引领全市普通高中由标准规范化向特色多样化发展。

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启动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达标行动,督促薄弱高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开展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活动,评价结果及时向学校反馈,推动高中学校改进提升。评价结果作为省、市级激励改革实验项目申报的基础条件以及省、市级学科基地和特色高中的重要参考。

推动特色多样发展。深入实施强科培优行动,持续遴选建设省、市学科基地和特色高中,科学合理布局,强化示范引领,确保市域和县域内各高中学校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今年4月份,全市新增4所省级特色高中,通过率100%,通过数量居全省首位。目前,全市有省级特色高中6所、市级特色高中8所,省级学科基地6个、市级学科基地30个。聊城一中、聊城三中、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校。

朱宏锐表示,下步工作中,市教育体育局将切实建立以党建为引领,以安全为基石,以强师为根本的固本培元保障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础教育发展的城乡、区域、校际不平衡问题。

举旗定向,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改革发展大局,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体系统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建与工作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保线兜底,用安全保障学生成长环境。筑牢学校安全防线,构建平安校园。拧紧校园安全责任链条、压实防控手段、夯实基础保障、狠抓工作落实,优化专用校车服务,开设城乡校车线路,全力做好学校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卫生安全、电信防诈、学生防溺等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内涵建设,持续优化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持续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力度,继续发挥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研水平,促进全市城乡、区域和校际间教学活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助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