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1937年12月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计划,决定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这种战略使得徐州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了抗战的重要战场。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徐州东北的大运河北岸,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既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又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因此成为了战役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12月中旬起,南路日军华中方面军指挥第13师团从镇江、南京、芜湖渡江,沿津浦路北上。
按原定作战方案,徐州以北保卫战,由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指挥,岂知驻扎山东的韩复榘,大敌当前,还为保存实力打小算盘。1937年12月23日,日军一部攻陷归仁镇后,韩复榘不战而逃。
1938年1月下旬,日军第13师团主力攻占滁县、来安、明光、池河、藕塘,抵达池河东岸。
为确保徐州地区的安全,1938年2月6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下令孙桐萱部(原韩复榘的第3集团军)向运河以东推进,袭击济宁、汶上的日军据点,以牵制敌人主力。同时,邓锡侯的第22集团军主力向邹县推进,一部迂回曲阜、邹县间攻击日军,另一部控制在临城。
台儿庄战役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历时一个月。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22日,为保卫徐州,李宗仁命令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率部固守台儿庄。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疯狂进攻,激烈的拉锯战使台儿庄一片火海、满目尸横,连运河水也被染红。
4月3日,李宗仁将军指挥第20军团汤恩伯部与孙连仲部会师,形成对台儿庄内外夹攻之势,并发起全线进攻。
4月7日,台儿庄中国守军从庄内杀出,与外围部队齐头并进、向北追击,一路打得敌人抱头鼠窜。
战役期间,中国抗战最高统帅蒋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视察、督导、调配兵力,其中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刻,蒋介石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勉励池峰城,鼓舞前线将士士气。
最终,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的指挥下,经过20余天血战,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以伤亡5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约1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台儿庄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