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禄劝县公安局屏山派出所破获了一起犯罪嫌疑人利用短视频带货账号运营培训实施诈骗的案件。对此,禄劝县公安局解读了犯罪嫌疑人诈骗套路。

骗术第一步

  “短视频账号运营包教包会”

家住禄劝县公安局屏山派出所辖区屏山街道的王女士最近迷上了短视频带货赚钱,在观看某平台短视频时,看到了一个通过短视频带货赚钱的视频,宣称学习后可以在短视频平台经营店铺,轻松月入过万,并承诺购买课程后还可打包推送大量粉丝。

王女士随后便留言联系对方,对方看出王女士赚钱心切,便以导师“一对一”视频教学班指导为由,诱导王女士缴纳2997元报名费。

屏山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在该案件中,诈骗团伙投送的“简单剪辑课、无门槛、0元学”的虚假广告,以0元学习剪辑课程、推送精准购物粉丝、短视频带货赚取高额利润等为噱头,吸引中老年人关注,这些客户都是向主播支付0.1元或1元的课程费用以后便轻松留下了本人的真实信息。

所以,王女士才刚入“局”,便已经被诈骗团伙“精准识别”,诈骗其2997元“报名费”。

骗术第二步

  “金牌讲师”“一对一”进行视频教学

缴纳“报名费”后,“金牌讲师”对王女士的短视频账号进行了评估。

“拍的视频不好,账号粉丝数量少,需要付费推广。”听到“金牌讲师”貌似专业的分析,王女士为了提升自己视频的流量,咬咬牙又交了3600元的推广费。

期间,“金牌讲师”不断给王女士“洗脑”,声称自己的学员经过其“推广”后最少可以赚大几百元人民币。

民警告诉记者,在短视频直播平台上,诈骗分子虚构其为某著名短视频平台签约“金牌讲师”的身份,通过公司的企业微信联系“潜在诈骗目标”,将其引流至其自行搭建的诈骗直播平台开展“洗脑”教学。

期间,不断称“与大平台有合作关系、可提供官方资源还有‘抖音无人直播每月保底收益’项目,只要加入课程就能旱涝保收……”,骗子不断声称“一对一教学名额有限,每天限收15名学员”,并安排群里的托现身说法、踊跃报名等带动节奏。

这是一种极其隐蔽的“饥饿营销”模式,所以王女士在不知不觉间又投入了3600元的推广费。

骗术第三步

  款到失联或酝酿第二轮诈骗

不久后,王女士眼看投资迟迟得不到收益,开始着急,对方又以王女士“账号资质权重低”为由诱导王女士交付20000元“账号包装费”。王女士的女儿听说事情的原委后,发现事情不太对劲,意识到母亲很可能被骗了,这才向屏山派出所报警。

民警告诉记者,购买课程后,受害人发现,根本没有之前承诺的一对一教学,所谓的教学内容都是网上能够免费找到的“大路货”,毫无价值,之前承诺的保底收益项目更是天方夜谭。如想退款,工作人员便以违反合同条款、自身学习不到位等理由拖延或置之不理,甚至弃用实施诈骗的企业微信或直接将受害人拉黑。

王女士因女儿提醒的缘故,在这一步及时报警,避免了遭受更大的损失。可经警方调研,诈骗犯罪嫌疑人并没有打算就此“收手”,已经开始酝酿第二轮的诈骗套路

骗术第四步

  放长线钓大鱼

一些不甘心的受害人发现无法获利便通过各种途径投诉,骗子便谎称受害人抖音账号不符合条件,难以获利,需要购买价格不菲的“引流运营套餐”。在引导受害人开通抖音橱窗功能后,安排内部刷单人员在其橱窗中完成虚假交易,以此造成短期内有高额盈利的假象,骗取受害人支付尾款和继续投入相关费用,以此完成第二轮诈骗。

警方提示,“无门槛0元剪辑课”,培训是假,骗钱是真。如今,短视频带货非常火爆,很多人也有了直播带货的想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伪装“运营专家”声称“短视频账号运营包教包会”、“剪个视频就能日进斗金”的谣言切不可信。广大群众在使用短视频平台观看视频时,应提高警惕,避免落入“账号推广”的骗局。

首席记者 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