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物资运不进拉法 埃及以色列互相指责
    包雪琳
  围绕是否开放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口岸以使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运入,埃及以色列互相指责。美国媒体14日报道,埃及正考虑降级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
  【降级外交关系?】
  《华尔街日报》以多名埃及官员为消息源报道,由于埃及与以色列就本轮巴以冲突的立场分歧日益严重,埃及考虑降低与以色列外交关系的级别,但不会与以色列断交。据报道,从特拉维夫撤回埃及驻以色列大使是埃方考虑的选项之一。
  “我们不打算中断与以色列的关系或抛弃戴维营(协议)。”一名埃及官员告诉《华尔街日报》记者,“但是,只要以色列军队留在拉法口岸,埃及将不会向拉法派出一辆(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卡车。”
  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西奈半岛,美国时任总统吉米·卡特1978年9月邀请埃及时任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以色列时任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在戴维营举行为期12天的三方密谈,次年达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戴维营协议》,实现埃以两国历史性和解。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埃及、卡塔尔等国积极斡旋,试图促成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停火。
  《华尔街日报》报道,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以来,两国形成了“紧密但并不热络的伙伴关系”,对两国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以色列准备攻打拉法可能将这一切化为乌有。
  拉法口岸是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出加沙地带的主要通道。以军本月7日说,以军已经控制拉法口岸巴方一侧并加大在拉法附近军事行动的力度。自那以后,埃及拒绝与以色列协调援助物资从拉法口岸运入加沙的事宜。
  【50辆卡车远远不够】
  以色列外交部长伊斯雷尔·卡茨14日说,“停止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关键因素眼下掌握在我们的埃及朋友手中”,是否重开拉法口岸放行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将由埃方决定。
  卡茨说,他已同英国外交大臣戴维·卡梅伦、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进行电话沟通,向他们强调应说服埃及方面重开拉法口岸。
  卡茨的言论招致埃及方面批评。埃及外交部在声明中说,埃及外长萨迈赫·舒凯里“强烈谴责”以方罔顾事实、甩锅推责的行为,要求以色列为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民众面临的人道主义灾难承担全部责任。
  舒凯里说,以色列控制着拉法口岸巴方一侧,以军行动对援助人员和卡车司机构成安全威胁,这些才是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无法通过拉法口岸运入加沙地带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说,以军加大在拉法军事行动的力度令古特雷斯“惊骇”,事态发展阻碍了人道主义援助运入加沙地带,那里的人道状况本已危急。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韦丹特·帕特尔14日说:“我们看到5月12日有50辆(运送援助物资的)卡车(从其他口岸)进入加沙地带,而这远远不够。”
  拉法城内目前有140万人,超过加沙地带一半人口。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中部和北部大批巴勒斯坦民众涌入拉法避难。(完)(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