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欺凌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但欺凌事件并不能够完全杜绝,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节目嘉宾

金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从事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20年,现任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校长助理,曾荣获北京市教委“星星火炬奖”优秀大队辅导员等奖项,出版参编著作多部。

节目嘉宾

李宜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硕博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兼任云南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协会会员,出版专著3本,发表各类文章80余篇。

怎样让孩子敢于开口求助家长和老师?

首先要建立信任和开放的沟通环境。

倾听和鼓励也十分重要。

应该告诉孩子——求助是勇敢的行为。

收到孩子求助,老师和家长应如何处理?

在霸凌相关事态中家长的态度非常关键。家长一定要详细地沟通、倾听,了解具体的情况及孩子的感受:

首先,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一些心理上的帮助,如果觉得自己的能力帮不到孩子,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进行干预。

其次,判断这个事情是否需要报告给相关的人员,比如说学校的领导、老师;判断事项的严重性有没有达到报警的程度等等。

怎么帮助孩子缓解心理伤害?

孩子在经历霸凌时最缺失的是安全感。家长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是非和给足安全感,明确是非意味着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

要暂时避免孩子接触欺凌方,如果孩子仍然存在一些消极的表现,则应该积极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预防霸凌,家长和老师可以怎么做?

从学校来说:要明确霸凌的定义、后果和处罚措施,确保学生和教职工了解并且遵守这些规则;要积极提供教育资源,组织反霸凌的教育活动、讲座,提高家长、孩子和老师对这件事情的认识;要建立报告机制。最后,学校要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在课堂管理以及对于学生的评价中要建立积极尊重的课堂氛围,树立对于霸凌和欺凌零容忍的标准。

对家长来说:应当把孩子培养好,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拒绝暴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以及解决问题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来源:李力 实习生 和钰柱

编辑:李青芸

责任编辑:朱朝辉 阮爱丽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