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最近有个事儿,非常值得跟大家聊聊。

在一些影视剧里,大家可能都看过这样的场景:

许多国内的孕妇,在临产之际,会选择远赴国外待产生育,甚至不惜蜗居在环境一般的合租房里。

在我们很多人眼里,这类人群,非富即贵。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才能获得这样的选择权。

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件事情的“冰山一角”,离窥探其本质,还有很远很远。

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小米,她就是远赴国外生娃中的一员,只不过如今,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她也遇到了和其他国外生育的父母,一样的扎心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妈妈,我到底是哪国人”

小米和她老公都是中国人,不过双方家庭条件不错。

当初怀孕的时候,两口子考虑到国外生育的一些“好处”,比如孩子出生,可以申请当地的公民身份;比如可以在当地享受丰富的教学资源。

所以抱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目的,小米当初毅然决然的远赴加拿大待产、生子。

后来孩子出生,但因为一些原因,两口子必须在国内生活,所以,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回到了国内。

但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各类问题慢慢接踵而至,让小米两口子深陷“困扰”之中。

首先,就是孩子入学的问题。

因为其身份,所以小米的孩子,只能选择一些双语,或者外籍学生才能入读的学校。

当初,光是给孩子找学校,小米两口子就大费周折,折腾了好一阵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就是孩子自己的心理问题。

因为在加拿大出生,小米两口子没少给孩子灌输加拿大公民的认知,久而久之,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的各种麻烦。

比如,孩子时常会遭到周围亲朋好友的调侃,说孩子是外国人,怎么长了一张中国脸。

再比如,孩子因为身份问题,免不了被一些亲戚邻居的小朋友调侃和议论。

在这种异样的目光之下,孩子慢慢对自身产生了怀疑,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害怕社交和外出。

以至于有一天,小米的孩子哭着问妈妈说:“妈妈,我到底算哪国人啊”?

看着孩子眼里噙着的泪花,再加上骨子里渗透出来的自卑,小米第一次,对当年的决定和选择,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其实,像发生在小米儿子身上的事情,在很多国外诞生的孩子身上并不少见。

和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这类孩子,很多不但没有身份上的“优越性”,反而随着成长,他们会迎来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那些远赴国外生下的“中国娃”,后来怎样了?

英语当中有一个单词,叫anchor boy,翻译过来就是“锚孩子”。

指的是,那些在国外出生,却不是出生所在地公民的群体。

而“锚孩子”的父母,就像是在大海里飘荡摇曳的一艘小船,只有将“锚”顺利抛下,才能够稳定靠岸。

但不幸的是,大多数“锚孩子”的父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出生后不得不随父母回国。

而随着慢慢成长,就会遭遇各种各类的问题和考验。

①身份危机下的焦虑和压力

在“锚孩子”的成长周围,常常伴随着对其身份质疑的各种声音。

久而久之,孩子自身也会陷入到巨大的自我怀疑与焦虑之中。

而“锚孩子”的父母,常常会引导和暗示孩子对“另一层身份”进行自我认可。

但遗憾的是,周围人群却无法给孩子提供相同的“身份肯定”。

渐渐地,在周围都是中国人的生存条件下,孩子就会陷入一种身份危机之中。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

大多锚孩子,都会在身份危机的包裹下,影响自身的学习,甚至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性疾病。

此外,老一辈人对于身份有着非常笃定的忠诚感和优越感,所以当意识到自己孙辈的身份变更时,也会旁敲侧击,甚至简单粗暴的纠正孩子的观念。

在这种多方压力之下,孩子会在不同的声音中,慢慢迷失自我,找不到归属感,变得更加自卑和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来自语言的挑战

大多数“锚孩子”虽然是国外出生,带着国外公民的身份,却没有进行过当地公民系统化的语言学习。

所以就算回国后上了双语学校,但语言,也并不是“锚孩子”的优势。

原先就有心理咨询师,在解决“锚孩子”的心理压力问题时,被家长要求给孩子说英文。

但可惜的是,咨询师在尝试用英文交流之后,孩子却一句也没有听懂。

在生活中,“锚孩子”的父母,常常会要求孩子在中英文之间,顺畅的切换,但显然,对于孩子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而且关键的是,这类孩子,在和周围说母语的孩子交往时,他们无法流畅的表达,也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排斥。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李威,曾接触过不少回到中国成长的“锚孩子”,他说道:

许多锚孩子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与学习障碍。

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孩子在不同身份的冲击之下,始终陷入到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影响自身的学习和成长。

对于语言的表达和学习来说,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来自父母的压力

很多父母之所以选择远赴国外生育,根本原因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而带着这样的目的,就为亲子之间的问题,埋下了矛盾的伏笔。

根据研究表明:

锚孩子们70%—75%的心理问题和压力,并非来自语言和身份,而是来自于家庭。

这是因为,大多数锚孩子的父母,对孩子都寄予了厚望,甚至投入成本很高。

就比如,很多锚孩子每天的生活学习,会被安排的满满当当:骑马、射箭、学习等等。

而在这种重压之下,就会慢慢迎来反噬。

比如,有的锚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也有的,专注度差,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的情况。

所以,在我们普通人眼里,所看到的“高人一等”,随着孩子的成长,在其背后,可能是带给孩子的一地鸡毛。

这,或许也是一种另类的“悲哀”,也让人唏嘘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这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我们硬生生的把自己的“期待”,投射到孩子身上,那或许就会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压力和困扰。

毕竟,我们都知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的道理。

更何况,有些时候,远赴国外生育,也不一定是对孩子未来更好考量的一种选择。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对远赴国外生娃的这类人群,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