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儿童医院

肾内风湿免疫科专家张锐锋

浅谈儿童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风湿性疾病,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是有以下诱因:(1)感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2)食物或药物过敏:某些抗生素等可诱发本病,乳类、鱼、虾等异种蛋白亦可能是本病的诱因;(3)吸人性过敏因素:植物花粉、尘螨等;(4)疫苗接种等诱发。也有找不到诱因的,往往与个人的体质有关系,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异质性疾病”。

典型的紫癜其特点是位于四肢或臀部,部分患儿皮疹也可见于阴囊、阴茎、龟头、手掌及足底,甚至可扩散至躯干及面部。四肢处往往对称性分布,高出皮肤以伸侧为主,除了紫癜个别患儿可伴发荨麻疹或其他红色丘疹,也可见针尖样出血点,严重的可形成疱疹、坏死及溃疡。急性发作期部分患儿还可出现头皮、面部、手背或足背等不同部位的非凹陷性水肿,极少部分可有手臂、腓肠肌、足背、眼周、头皮、会阴部等神经血管性水肿和压痛。

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50%~75%,大多轻度腹痛和(或)呕吐,但有时为剧烈腹痛,偶尔有大量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及肠穿孔。肠套叠是少见但很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少见的有肠系膜血管炎、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积水、蛋白丢失性肠病及肠壁下血肿至肠梗阻病例。

30%~43%的患儿以关节痛起病,可长达14天无皮疹,极易误诊。关节受累发生率为82%,以单个关节为主,主要累及双下肢,尤其是踝关节及膝关节,但鲜见有侵蚀性关节炎发生。

肾脏损害发生率为20%~60%;常见有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肉眼血尿也常见,高血压可单发或合并肾脏病变、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占HSP患儿的6%一7%);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肾脏受损表现91%发生在病程6周内,97%发生在6个月内。肾脏受损称作紫癜性肾炎,往往紫癜性肾炎的好坏决定患儿的预后。

典型的病人很容易诊断。由于近年来患病率越来越高,不典型的患儿也越来越多,比如剧烈腹痛但是没有出现紫癜,我们经常见到误诊阑尾炎开刀,手术了腹痛不好转;难治性和重型过敏性紫癜也越来越多;治疗不规范不按规范和指南治疗导致患儿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迁延不愈影响肾功能的也可以见到,因此建议家长在确诊该疾病后或者因为腹痛找不到原因的要到正规的医院和专科进行治疗。过敏性紫癜现在规范名称叫“IgA血管炎”,它是风湿免疫性疾病,由于继发儿童肾炎,需要家长到肾内风湿免疫科就诊,我院肾内风湿免疫科对难治性、重型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诊治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早就开展了肾穿刺、血液净化技术及使用生物制剂进行诊断和治疗,诊疗水平早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锐锋

主任医师

肾内风湿免疫科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肾脏病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儿科联盟肾脏病专委会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委员、儿科学组委员,徐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组长、儿童夜遗尿协作组组长、罕见病学组副组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优生优育协会理事,亚太儿童过敏、免疫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紫癜、肾病协同委员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系,1991-1992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肾专业进修,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8年,正高三级,对儿科常见病及儿科肾脏、风湿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对儿科罕见病及一些疑难杂症诊断积累不少经验。

坐诊间:周日、周一全天(肾内科高级专家门诊)

图文 |肾内风湿免疫科

编辑 |高雨阳 赵恒欣

审核 |姜伟

监制 |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