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50年,北魏拓跋焘亲自带兵攻打南朝宋,双方在悬瓠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但在北魏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拓跋焘却突然的撤军返回平城。

为什么拓跋焘要在这个时候撤军呢?从历史上看,在北魏内部爆发了崔浩《国史》案。

崔浩是拓跋焘最为器重的大臣,拓跋焘统一北方,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人员选拔后来全部是依仗的崔浩,我们之前多次读到崔浩立主拓跋焘灭北凉,灭柔然并舌战群臣的场景。

为什么崔浩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国史》案?为什么这个案情的爆发甚至要拓跋焘放弃灭南朝宋的军事行动?为什么崔浩以及跟崔浩交好的一些豪门士族残酷的被拓跋焘灭门呢?

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的相关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收获与反思

提到崔浩的悲剧,就要熟悉崔浩的背景以及他的思想的根源。

崔浩是清河崔氏人,清河崔氏是汉代到魏晋时期的豪门望族。

而清河崔氏最早是源于姜姓,也就是武王伐纣时立下功勋的姜子牙的后裔。姜子牙当时被封在齐地,当年齐丁公的嫡子季子将继承权让给了齐乙公,以崔为采邑,于此终老。所以崔姓是以封地为姓形成的。而崔姓当年也是齐国的王族。所以当时齐国的崔杼担任齐国的正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崔杼在齐国的狗血历史,大家可以读一读这篇文章,记载了崔杼扶持齐庄公继位,结果齐庄公和崔杼老婆偷情被崔杼和齐桓公的后人庆丰联手所杀。

杀掉齐庄公后,大权落在崔杼和庆丰手里,而庆丰怂恿崔成,崔强起兵,杀死了棠姜的哥哥东郭偃和棠姜的儿子棠无咎。崔杼向左相庆封借兵平乱,结果庆封借机不仅杀死了崔杼的两个儿子崔成,崔强,还将崔氏一门连根拔了。最终崔杼和棠姜自缢而亡。而齐国开启了庆氏一家独大的时代。

这段历史现在看来还是很狗血的。当时棠姜的儿子崔明躲在坟里才躲过一劫,崔明跑到了鲁国,当上了鲁国的卿大夫,这才有了后来的崔氏一族。他们的子孙西汉初年分别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与涿郡安平县,崔氏家族就变成为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两支。

崔氏真正成为望族是在魏晋时期。当时崔琰辅佐曹操,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并留下了“代人捉刀”的典故;而崔琰的从弟崔林更在曹魏时期担任三公,并封为安阳乡侯。而崔林的儿子崔参,崔参的孙子崔悦,外孙卢谌、温峤在后世也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浩的父亲崔宏就是崔悦的孙子。所以当时北魏攻打后燕,后燕高阳太守崔宏逃到海岛上避祸,而拓跋珪专门去追赶崔宏,把崔宏请到北魏执掌国家机要大事,制订国家的各种法令制度。使得崔宏成为了拓跋珪最为信任的大臣之一。

拓跋珪为什么要重用崔宏,就是因为拓跋珪清楚自己要向南发展,就要拥抱农耕文明,就要改革自己的制度,而崔宏这些人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可以为自己所用,替自己去做规划和顶层设计,所以才不惜代价争取崔宏加盟。

而崔浩从小就跟着父亲侍奉拓跋珪,并成为了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的老师,后来拓跋嗣继位,崔浩就成为了拓跋嗣信任和重用的对象。

我们之前也读到过当时崔浩在灾年反对北魏迁都邺城,事实证明崔浩给的建议是非常正确的。而之后刘裕北伐后秦,要求北魏让路,崔浩也是劝谏拓跋嗣让路让后秦和刘裕鹬蚌相争,但当时拓跋嗣没有听从,结果刘裕利用“却月阵”大败北魏大军。

之后拓跋嗣服食寒食散身体变差,又是崔浩建议下诏立当时年仅十二岁的拓跋焘为皇太子亲政,崔浩在拓跋焘执政上的坚定支持,也让拓跋焘和崔浩之间形成了牢固的同盟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后来拓跋焘继位后,崔浩就成为拓跋焘极为看重的大臣。很多大政都要征求崔浩的意见。而崔浩也用其丰富的经验和清晰的政治洞察,站在拓跋焘这一边,给了拓跋焘正确的建议同时为拓跋焘的执政扫清障碍。在灭北燕,灭北凉,灭大夏,北攻柔然的行动上,都是崔浩的坚持才让北魏大获全胜,最终拓跋焘才能统一北方,奠定了北魏成为帝国的基础。

崔浩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其执政经验是非常丰富的,而作为饱读诗书的学者,他从历史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也帮助崔浩在北魏由游牧文明转为农耕文明,构建适合农耕文明的政治结构方面居功至伟。

但是崔浩身上也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些通病,尤其是当他得到了拓跋焘的充分信任后,在心态上就开始飘了。表现为固执己见,缺乏柔性的处理策略,树敌太多。

作为一个政治家,崔浩可能有很多的梦想。但是他却忽略了北魏作为一个鲜卑人的政权,有其独特的政治现状和既得利益者,崔浩想要改革就不可避免的会触碰到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崔浩自认为只要跟着拓跋焘拓跋焘就可以罩得住自己,但现实证明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我们之前的文章也讲过,北魏是由拓跋鲜卑这个游牧部落发展而来的。其继承的是传统游牧部落的政治结构和基因。传统的游牧部落是松散的联盟的关系,由于要分散在很广袤的草原上放牧,所以各个部落各自为政,每个部落的权力都是非常大的。而当面对共同的敌人的时候,才推举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带领大家一致对外。

但这种政治结构放在游牧状态是没有问题的,大家各自发展,然后遇到问题到王庭议事决策。但当拓跋鲜卑由游牧部落进入关内成为农耕民族时,矛盾就出现了。作为一个政权而言,如果各个地方部落的权力过大,变成大地方小中央,中央没有什么权力,那么这个政权相当于还是四分五裂的,甚至内部矛盾重重,而面对外部敌人的时候,也很难形成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当拓跋鲜卑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化时,其政治结构也必然要做改革,而这个改革的重任拓跋焘实际上就交给了崔浩。崔浩熟悉的套路就是引用了儒家的治国理念,通过农耕改革和官僚改革,逐步的消化北魏获得的土地和人民,让政务系统运转正常。但这种农耕改革,将权力逐步收回中央的行为就极大的伤害了原来鲜卑旧贵族的权力,于是鲜卑的旧的贵族体系就会联合起来,一致来对抗拓跋焘和崔浩的改革。

当时拓跋焘北征柔然的时候,这些贵族就已经想要立拓跋丕为帝,故意假传圣旨,意图借柔然的手杀掉拓跋焘就是明证。所以拓跋焘才意识到了危机,在回师的路上就让太子拓跋晃临政,就是为了防止自己出现意外,北魏发生动荡。之后回京后才对主犯进行惩治。既然这些鲜卑贵族都开始对拓跋焘动手,对于拓跋焘的左右手的崔浩,当然也不会放过。

但崔浩面对北魏内部复杂的政治局面,并没有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让时间去解决问题,反而更为激进的推进了一些改革的策略。

这些改革策略包括推儒教抑佛教,甚至推动了北魏最严厉的灭佛的行为。而这个行为甚至将同为拓跋焘这一边的太子拓跋晃也得罪了。拓跋晃是信佛反对灭佛的,但崔浩自恃有拓跋焘的支持,根本不顾及当时临政的太子的反对。

而崔浩动了鲜卑贵族最根本的蛋糕的行为还是他在北魏推行齐整人伦,分明姓族。其实就是崔浩想要复制魏晋时期的门第制度,恢复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让汉族的豪门掌握更多的话语权,甚至能垄断未来的官吏任命和晋升的权力。从骨子里,作为清河崔氏的崔浩就是把人从出生就分作三六九等,他是看不起低等出身的人的。这其实是魏晋时期豪门出生的人的普遍的问题。

而崔浩恢复门第制度的潜台词就是他看不起出身游牧的鲜卑人,他要用更高贵的中原豪族逐渐在朝堂中替代鲜卑贵族。而在过去,北魏是鲜卑人的天下,鲜卑贵族是最为尊贵的,崔浩要将汉人和鲜卑贵族做到同等地位,这是崔浩和鲜卑贵族之间的根本冲突。

所以当崔浩掌握了更高的权力之后,他动用自己的权利直接任命高级官员,甚至跟太子拓跋晃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更不要说在这个期间得罪的鲜卑贵族了。

而崔浩被灭门的直接原因就是崔浩主编的《国记》。当年拓跋焘命令崔浩来编纂《国记》,确实也让崔浩根据实录,秉笔直书。但鲜卑是从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夺取的政权。游牧民族本身很多文化跟后来的所谓文明其实还是有冲突的。所以鲜卑历史上就总有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光鲜的历史。崔浩其实秉笔直书也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这样的历史编纂完之后,是不是需要让皇帝过目,让皇帝定夺呢?而崔浩在没有让皇帝定夺的情况下,竟然动用三百万劳力,建了一座占地一百步见方的碑林,将编纂的《国记》刻在了石碑上供所有人阅读。而这里面记载的鲜卑历史上一些不光鲜,甚至涉及到拓跋焘祖先污点的历史就成为街传巷议的焦点。而本身崔浩搞门第制度,升汉人地位降鲜卑贵族地位就引发了鲜卑贵族的不满,而崔浩的《国记》事件,更激发了鲜卑贵族的怒火。所以当时北魏内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高压锅,动荡一触即发。

而当时拓跋焘还在攻打悬瓠城,听到后方传来的信息,就迅速撤兵回国。拓跋焘知道一定要平息鲜卑贵族的怒火,否则北魏很快就会四分五裂,而自己这个皇帝也当到头了。所以不管拓跋焘之前是如何宠信崔浩,这次也要拿崔浩的人头一用了。这才有了崔浩因为《国记》一案,自己一家被灭族,还连累了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诛灭全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段历史我们能吸取什么教训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段历史,就不要把政治看做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读历史都是听评书,听故事,觉得政治就是皇帝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事情。其实政治远不是如此简单。不管是古代的封建社会也好,还是现代社会也罢,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都不是一个人说了就可以算的,实际上都是一些大的势力的联合执政。一个所谓的领导人只是背后这些势力的代表罢了,他也不是自己说了就可以算数的,必须是这个联合体的大多数人能够达成一致才可行。就跟现在企业里董事会才是最高机构,总经理只是执行罢了。如果说这个领导人不听背后这些势力的话,那么轻则这个联盟破裂,面临的局面就是国家分崩离析,你能否动用其它手段或者去缝合,或者去镇压分裂的力量呢?而如果你站在了所有势力的反面,那么这些势力就会联手换掉你,在封建社会具有继承权,能当皇帝的可不是仅仅是在台上的,台下还有那么多王爷,哪一个都可能被这些幕后势力抬出来替换掉你。想当年刘贺带了自己的势力进京,才当了几天皇帝就被换下,还不是动了背后势力的蛋糕罢了。即使是拓跋焘这样的人,他也不可能动用自己的力量镇压掉所有反对的人,甚至很可能他的军队里面的鲜卑贵族分分钟就把自己做掉,换个鲜卑贵族推举出来的新君上台,这样的动荡一旦发生,死亡的可不仅仅是崔浩这样的几个人了,很可能就是一个国家的持续动荡和杀戮。

前面我们也讲过清朝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后来慈禧改变了态度?从支持变法到反对变法?背后其实是康有为等的变法动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遭到了这些势力的集体反对。如果改革慢慢进行,温水煮青蛙,各方顾及自己的利益,未必就会联合起来。但当康有为等人采取了极端措施,导致这些满清勋贵联合起来,实际上已经准备推翻在台上的慈禧和光绪了。所以慈禧改变自己的初衷,站出来阻止这场变法。其实戊戌变法和崔浩的改革很像,都是知识分子太自以为是,不懂得改革需要徐徐图之的道理。

其实国内如此,国外也是如此,不管表面上采取的是怎样所谓民主制度,都改变不了背后是一些利益集团共同执政的本质,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何美国众议院会高票通过《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因为真正幕后执政的是资本势力集团,而这个集团是犹太人主导的,如果执政者不听从这些背后势力集团的话,那么很可能就是敞篷车事件的再现。前段时间拜登对以色列内塔政府强硬,出现的结果是特朗普的案件突然出现转机,从特朗普要破产突然转变成又有钱了交上大笔的保证金,你不听我的,我就支持别人干掉你,本质上跟拓跋焘遇到的危机不是一模一样的?

很多人就会感慨崔浩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他不懂这些道理吗?其实崔浩也懂,但得到了拓跋焘宠信的他飘飘然了,觉得自己可以去挑战这些秩序了,最终碰的头破血流,身死族灭。而这件事也反映了崔浩骨子里还是有很深的门第意识,所以他从骨子里是看不起鲜卑贵族的。在《国记》事件中,他为什么这么干,不能不说也是有意为之,就是想要借助舆论的力量,想要贬低鲜卑贵族,抬升汉族豪门的地位。他可能想过惹出一些风波,拓跋焘仍然会保他,最终大不了被免职养老去,这样的舆论对于提升汉族豪门的地位是有好处的。但他显然低估了这场风波的影响力,低估了鲜卑贵族在北魏的影响力,在这样的事情上把政治想象得太简单了。其实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太多了,欲速而不达说起来容易,但很多人包括现在的管理者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最终的结果就是事情总是向着他们预想的反面进行。这也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