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道阴影,不仅将整个太平洋地区陷入了无情的战火之中,同时也让日本民众遭受了无尽的苦难。日本选择用不宣而战的偷袭方式正面对抗当时制造业世界第一的美国,致使日本原本就不发达的制造业被迫坐上了日本法西斯的战车。在战争中,日本军部将大量的物资用于前线作战,钢铁、煤炭、粮食、食盐等物资都成为了军需和民用争夺的焦点。当中的一些重要物资更是影响了众多的下游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经济时刻都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而国内经济的衰退也直接影响了前线的补给速度与效率,在客观上左右了很多场战争的胜负。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平洋战争实际就是一场物资的战争

军需与民用的恶性循环

日本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海洋型国家,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日本就制定了专门的计划,一步一步侵略蚕食周边的国家。明治天皇曾经手书:“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吸纳日本国内短缺的重要物资。朝鲜半岛和台湾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悍然占据,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更是入侵我国东三省,霸占了当地的丰富资源。仅钢铁一项,据《大东亚补给战》记载:

“八幡制铁所于1904年生产10.3万吨钢材,1905年生产12.9万吨钢材,加上其他轧钢设备生产的7万吨,进口约20万吨,总计约40万吨(略高于今天的日产量),从而保障了战争的需要。 与兵器生产有关的机械工业,仅占全部产业的4%。在日俄战争以后的1907年,八幡制铁所达到了年产16万吨的水平。在此前后,神户制钢所于1905年,日本制钢所于1908年,轮西(北海道)制铁所于1909年,日本钢管于1912年,相继以私营钢铁公司创建。第二次产业革命取得了进展。同欧美先进国家一样,我国也是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20年实现了重工业化。到了1918年,日本生产钢铁54万吨,进口20万吨,共消耗钢铁74万吨。”

日本作为一个早期的工业国,他的工业基础原本就很薄弱,满足国内开销必须要仰仗国外资源的进口和转化。大萧条之后,军国主义趁机上台,经济领域的发展依旧迟滞,所以日本军国主义者希望用战争来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资源,从而加快经济运行。于是日本决心染指中国以及东南亚的英美殖民地,国家内部从1935年开始设立统筹国力规划的企划院。1937年公然侵华后一个月就实施了“军需动员令”,从此正式展开了“战时经济”政策的序幕,国内产业界和军方的矛盾开始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钢铁是重要的战争资源

由于日本的工业基础主要集中于本岛,这就要求中国东北和台湾的物资要通过船舶运输的方式运回日本本土或者作战前线。这样对于船舶的需求就会非常大。但是在船舶这一点上,日本却陷入了经济的恶性循环之中。从军需方面说来,日本海军早期信奉大规模舰船的作战模式,大和号等超级巨舰占据了日本钢铁消耗的重要部分。后期的日本海军中航空兵的比重也有所上升,这更要增加原本的物资预算。而且,陆军方面基本上在军费领域与海军等量齐观,武器、炸药等方面也需要资源的支持。这样一来势必就要缩减民用的配额,民用的配额下降后就会影响到包括船舶在内的基础行业,整个物资运输能力都会下降。但只要加强了民用的部分,军需的供应就会明显下滑,军事物资的数量和质量便无法保证。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整体的国力在慢慢地下降。据资料记载:

“ 造船是生产力扩充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造船能力集中用于造舰,民用船舶的生产逐年下降。这是因为拨给造船部门的钢材优先满足军事需要,不能按计划进行分配,民用部分大大减少。”

由此可见,不合理的分配以及不应当出现的战争状态是导致这种窘境的最重大原因。船舶是运输补给线上的基石,日本的很多战略物资最初都是需要民用船舶由产地运往日本本土进行加工,再运往前线。加上战争阶段,美国空军对于日本船舶进行了无差别攻击,这致使日本船舶的生产量无法与消耗量持平,最终造成矛盾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大型战舰消耗大量资源

同时在民用方面,煤炭、食盐的减少也对于日本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物质看似平凡,但实际上是国家内部的基础资源。煤炭不仅用于生火、制造动力,也对国家内部的用电行业息息相关。在二战前,日本就在尼崎市建立了第一、第二火力发电厂为日本输送电力。煤炭虽然不会完全用于火力发电,但是会在当中占有一定的重要份额。据《大东亚补给战》记载:

“为此,我们观察一下民用工业是怎样被压缩的,当时的主要能源工业——煤炭工业,以其1940年产量(1940年度,煤炭占我国全部能源的50%;1945年度,包括木柴在内,占全部能源的70%)为100,由于钢材等其他物资的配额逐年削减,至1945年煤炭的人均产量减为1/3,煤炭的总产量减为56%。”

个人煤炭资源的下降代表着国家内部的能量资源出现了缺口,国家一旦陷入了能源危机,经济便很容易失去基础。其余的食盐和大米更是与人民生活和前线给养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火力发电

日本的农业长期以来都是维持在自给自足的小农基础上,并非大规模的农场型农业。传统的以大米为主食的生活习惯也在日本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日本在国内规定了每人的日常大米食用量。据资料记载:

“大米必须保证平均每人每日最低定量350克,即平均每人每年126公斤。其中,从泰国和东南亚殖民地进口的大米占我国需要量的10%。战前日本平均每人的大米年消费为165公斤,最低定量仅为战前消费量的75%。1940年后,首先由国家管理稻米的征购和配给,成年人每人每天配给二合三勺”。

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的粮食在开战后没有能够足额地运输到前线或者日本本土。大部分都被敌军袭击,消耗在了路上。这样自然而然会造成本土的民用粮食和军粮产生分配上的不平衡。日本法西斯采用的是不断压低国内居民粮食配给量来保证军需,不仅是本土,被日本侵略的东三省也有类似的措施。在当地实行严格的《米谷管理法》,将各种粮食作物输送到日本的战争机器之中。

而工业用盐也被日本军方纳入到了军工厂之中,直接影响了农业化肥的生产。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于人类的体能起到维持作用。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的食盐也由

“1940年平均每人消费15公斤,以后逐年下降,至战败时降为1940年消费量的80%,1946年更降至45%,减少了一大半。工业用盐情况更为严重,1945年仅及战时最高消费量的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米与食盐攸关国计民生

种种资料都证明日本国内的供需平衡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就已经面临风险,在开始对英美的作战之后,进口几乎被封杀。日本的盟友德国、意大利也无法在后勤方面给予日本以支援。到了最后关头,铃木战时末届内阁于1945年4月组阁时,在估算国力后也认为,“盐在1945年中期以后将难以获得,确保火药生产困难重重。”所以,日本军需和民用的矛盾彻底爆发,日军前线的士兵也面临饥饿的命运。太平洋战争后期的马里亚纳群岛作战中,由于日本守军粮食奇缺,史家也将之称为“饥饿的马岛”。最终,日本就是在经济几乎破产的情况下走上了败亡之路。

为何日本的军需和民用之间会产生矛盾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通过几次侵略战争之后,已经实际占据了琉球群岛、朝鲜半岛和台湾列岛。并且凭借亚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在相关的广大海域上拥有控制权。有这样的统治面积本来是可以很好地解决国内矛盾,只要深耕熟耘完全可以成为强大的造血机器。但最终日本还是在经济上出现了问题,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日本的战略视野非常狭窄,有日本“兵家”之称的石原莞尔曾经直言:“日本只有战斗计划,却没有战略计划。”的确如此,日本很多人都习惯于把一场战斗的的胜利视为一场战役的胜利,将一场战役的胜利视为一场战争的胜利。虽然看似战果累累,但实际上缺少宏观上的战略规划。一旦进入持久战,日本就会疲于应付。战略学上有一句名言:“战略上的不明确就会导致战术上的混乱。”而军民供需之间的矛盾也正是因为国家没有进行系统的计算而导致的。《大东亚补给战》对于这一点有很深刻的反思:

“首先令人忧虑的是战争由短期向长期发展。即甲午战争打8个月,日俄战争打1年零7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出兵西伯利亚均持续4年零3个月。未来战争是国力之战,是几个国家的联合作战,无疑将是一场长期战争。我国应有经受长期战争的决心和准备,国防的所有领域都有待于进行重大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兵家——石原莞尔

这一段分析是非常到位的,日本总是沉醉于蒙古东征、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却忘记了这几场战争的持续时间都不算长,日本依靠战斗计划就可以应付。但太平洋战场一直持续了近五年之久,这样的长时间大规模战争已经超出了战争的预算。就连战后的日本首相吉田茂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事先能作准确计算,就不会有这场战争了。”

其次,天灾和战前国际局势的影响。也许是因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已经使得天怒人怨,在太平洋战争前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天灾。据史料记载:

“1940年日本西部和朝鲜严重干旱,稻谷收成大减,因此政府为编制当年的物资动员计划而苦恼。....肥料中硫酸铵的产量以1941年为最高,以后急剧下降,至1945年降为1941年的1/5,对保证粮食生产令人感到忧心忡忡。”

如前文所述,粮食的短缺直接影响国内的生活。日本民众对于大米有着天然的喜爱,大米也是很多国内政治动荡的直接导火索。倒幕运动之前,愤怒的贫民冲进米铺,抢夺大米,这些人中很多都成为了倒幕运动中的活跃分子。1918年的米骚动,最初是从渔村妇女抢米开始,逐步延烧到了全国。这场大规模骚乱直接导致了寺内政府的垮台,平民首相原敬上台组阁。同时,国际上盛产稻米的东南亚地区也在战前左右摇摆,泰国銮披汶政府和英、美、法殖民地政府都在一些重要的贸易问题上对于日本加以限制。太平洋战争开始后,虽然日本占领了这里但是由于距离日本太远,运输不利。就连最重要的石油也难以运回,根据资料显示:“日本虽占领了南方,但运输跟不上,石油实际减产1/6,产量仅为美国的千分之七,已经无法维持战争。”石油尚且如此,大米更是可想而知。这使得国内民众无法充分获得供给,只能保证军方的物资供应链暂时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米骚动

第三,日本的饮食习惯。大米对于东亚民族有着特殊的意义,日本和食料理中能够大量补充碳水化合物的就是主食和饭后的甜食,主菜还是以蔬果和蛋白质为主。在战争中日本人也没有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根据资料显示:

战时高等官午餐:汤或橘子汁,扒烧牛肉,炸大虾,猪肉炖牛蒡,小菜,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冷果子,咖啡。
陆军判任官以下的午餐:猪肉炒花生米,炖猪肉,小菜,水果,白米饭,有时有冷果子。
海军士兵也有:奶油炖鸡、咖哩牛肉等洋菜、味增汤、鱼、腌酱菜等日式菜。主食是混了大麦的米饭。

这样的饮食习惯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食材的使用和流通,比如朝鲜半岛的荞麦,中国东北的高粱。这些东西似乎大部分都没有进入日本军队早期的军需之中,只有部分流入了民间,但是利用率也不算高,这样就减少了粮食的总量。到了1945年日本战败时,大米、盐、肉和鱼的供应只有1939年的一半而已。民众面临饥饿,即使是有“一亿玉碎”的觉悟,也没有充分的载体予以支撑,只能是惨淡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和食

日本战时经济矛盾对于战后的影响

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内外的经济矛盾彻底爆发。日本立刻陷入到了粮荒、钱荒、能源荒的处境之中。在一段时期内,日本只能够依靠国际上的救济勉强度日。有时甚至还要低头向占领军索要补给,可是美国等盟军依旧记恨日本在战争中的残酷罪行。据《大东亚补给战》记载:

“战后的吉田茂首相为对付这次粮荒,强烈要求美国占领军提供350万吨粮食,但美国仅提供所要求的1/5,即70万吨粮食,说这些粮食足以度荒。”

原子弹的摧毁、燃烧弹的火焰、破碎的船舶、迷惘的人群以及城市的断壁残垣都让日本很难短期内重新恢复农业生产和正常运作。连基本的粮食都无法保证,可以说日本真的将自己和人民彻底推向了无尽的痛苦深渊之中。随着战犯被不断清算,幕后的财阀资产也被冻结。日本战后政府由于彻底解除了武装,使得日后的经济政策可以完全以民生为本进行制定,再也不会出现军需和民用之间的矛盾。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凭借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政治立场获得了大量的订单,经济因此得以复苏。日本的武装警察部队和自卫队也逐渐恢复了起来,日后是否还会重演之前的剧目,真的是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战后首相——吉田茂

综上所述,日本军国主义疯狂地进行对外扩张,攫取资源,争夺霸权。将日本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了无尽的战争之中,这就使得军需和民用逐渐产生了矛盾。日本以压缩民用物资保证军需的手段蛮横地将预算投入到日本战车之中,这致使民用的大米、煤炭、钢铁等资源都被无情的夺走。加上日本狭隘的战争理念,缺乏应对持久战的战略构想。特殊的民族习惯和天灾减产更是沉重地打击了民生的发展。最终,日本民众和日本军方均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饮下了这杯自酿的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