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并不无辜的朱由检——辽地悲歌(十三)

明末辽地说了这么多了,本篇就来做一个总结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网上都有一种论调,认为东林党花费巨资修筑辽西防线(网上常被蔑称为关宁防线)是无用之举。辽西防线对于防备后金(清)并没有什么用,空耗费了大量金钱。

辽西防线到底有没有用,咱们不妨来看看两件事情。

东林党采取的筑垒推进战术并非是什么创新的战法,在历史上早就有先例了。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宋筑垒攻西夏了。

北宋屡屡为西夏所败,因此北宋名臣范仲淹提出了筑垒西进,逐步蚕食西夏生存空间的战略。范仲淹身体力行实行这一战略主持筑城,他于公元1042年在西夏与北宋控制区之间筑大顺城(二将城),被认为是北宋开始执行这一战略的开端。

宋军执行此战略期间遭到了西夏军队不断地反击,宋军筑城时西夏出兵骚扰,宋军筑成后西夏出兵攻城,一旦攻陷便将城寨平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夏之间这种建了拆、拆了建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114年,童贯大败西夏军夺回了战略要地横山(今陕西横山县),西夏对北宋称臣才告结束。

北宋筑垒攻西夏前后持续了长达72年之久,历经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五世宋帝四代人,尽管期间宋军遭遇了不少大败,但是一向军事被人嘲笑的北宋却一直在咬牙坚持。正是依赖于数十年的长期战争,北宋终于拖垮了西夏,从而收复战略重地横山,迫使西夏称臣。

北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当野战不是对方的对手,可综合国力却远胜对手时,费时费财的筑垒蚕食战术无疑是一个扬长避短的好办法。

而另一件事情更能体现辽西防线的价值所在。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九月,清军大举进攻辽西走廊,虽然清军攻取了明军多处城垒,但是作为防线核心的宁远城,清军却还是不敢攻打,最终清军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的筑垒攻西夏的往事,证明了东林党筑垒蚕食后金的战略是可行的;而清军在还有半年时间,崇祯帝朱由检就自挂东南枝时,依旧还是不敢进攻宁远,这反映了辽西防线的坚固与有用。

一些人热捧王在晋的据守山海关战略,认为这一战略节省兵力更能省钱。

这一论断根本是在无视历史事实的情况下得出的臆断。

王在晋为辽东经略时其手下兵马有12万余人,关外最远只能控制到东北直线距离70里处的前屯(葫芦岛市绥中县前卫镇);而袁崇焕在诛杀了毛文龙后,整顿宁锦、山海关、东江、登莱四镇兵马,一共才15,3万人。

除去东江、登莱的三、四万兵马后,守锦州到山海关400余里地的袁崇焕,其手下的兵比王在晋的还少!

因此所谓驻守山海关能省钱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其后后金(清)军多次绕开辽西防线,从蓟镇、宣大入关的历史也证明,固守山海关根本就不能杜绝后金(清)军进攻内地。

可能有人会说了,既然山海关能被绕过,那辽西防线不也一样能被绕过,后金(清)军从蓟镇入关,不恰恰说辽西防线无用吗?

对于说这话的人,码字的想问他一个问题:后金(清)军多次入关,可是为何只有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第一次入关时短暂占据过冀北四城,其后到吴三桂投清前都未再能占据关内的尺寸之地?

因为辽西防线的存在,将后金核心统治区远远地隔离在了明朝关内地区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由于明军在这条防线上集结了相当的兵力,因此后金(清)不得不在广宁(今锦州北镇市)长期驻守上万的部队,防备明军随时可能从辽西防线发起的进攻。主力也必须待在沈阳城中以便救援广宁,因此后金(清)无力在口外地区留驻大军,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在冀北维持统治。

因此后金(清)在1639年到1643年的14年间多次南下入关,却不能占据明朝尺寸之地,全赖辽西防线之力。

因此我们可以认定:

没有辽西防线提供的大纵深防御体系,山海关根本就守不住!

没有辽西防线,崇祯三年(1630年)时后金军就已经将关外与关内四城连成一线了,然后明朝就会被后金一步步蚕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辽西防线,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就不是在沈阳而是在北京登基称帝了!

没有辽西防线,崇祯就没机会听到皇太极的死讯了!

没有辽西防线,带领后金军进入北京的就不是福临而是他爷爷努尔哈赤了!

所以这样的辽西防线怎么会不重要,怎么会不该建呢?

不管怎么说,辽西防线都保证了到朱由检自挂东南枝为止,清(后金)军只能进到距离山海关外三十里处。

宣扬辽西防线无用论者,往往都有意无意忽视了这条防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防守。

东林党制定这一战略时,明朝对于后金的综合国力优势还十分明显,但是后金的野战能力逆天,因此东林党向北宋学习避其锋芒,采用筑垒推进战术抵消后金的野战优势同时,逐步恢复对辽地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筑垒推进战术在孙承宗、袁崇焕的时期,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果,明军一步步筑垒向前推进,最远推进到了距离山海关400里外的大凌河城。

古代军队时间一长,战斗力就会衰退,因此筑垒战术推进战术抵消了后金军的野战优势,其后只要能长期对峙,那么明军与后金军在野战上的差距自然就会慢慢缩小。

筑垒推进战术说穿了,就是主动地以拖待变,这一战术要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必须得争取到大量的时间。

说到明末的辽地烽烟,明朝辽东三名帅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三人是绕不开的。而他们在辽地执行的战略其实大同小异,目的都在于争取时间。

前文介绍松锦大战时,码字的提到了辽东这些名帅都竭力在避免一种情况的发生——与后金(清)军决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金(清)军的优势在于野战,因此后金(清)军最希望的就是明军到旷野上与自己进行面对面的厮杀。而明清(金)双方在辽地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野战,明军也从未获胜过一次。

因此辽东三名帅们都在竭力避免与后金决战。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后金军在沈阳周围到处烧杀抢掠,蓟辽经略熊廷弼仅仅只是派出少量骑兵袭击后金军的补给线;

袁崇焕两次试图修复大凌河城,但是后金军一旦来袭便立马放弃;

唯有孙承宗比较好战,他在完成了辽西防线的构筑后,便想要主动出击消减后金的地盘。但是京城官员故意不给他粮饷,导致他的反攻计划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宣扬辽西防线无用者,基本都是对东林党抹黑攻击者,因此宣扬辽西防线无用,说穿了就是为了黑东林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筑垒推进战术费财更费时,需要几十年间持之以恒方能成功。然而明朝内部的激烈对立决定了,东林党的策略不管多正确,敌对的阉党上台执政后都会将其推翻。

因此在阉党在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十月以高第替换了孙承宗后,新到任的蓟辽经略高第随即便拆毁了从广宁到宁远的200里防线。虽然其后阉党内部反对拆毁辽西防线的声音占了上风,宁远周边的防御体系得以保存,明军因此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但是这种瞎折腾对明朝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袁崇焕在取得宁远之战胜利后被任命为辽东巡抚,他花了数月时间才得以重新恢复了辽西防线绝大部分,但是作为明金对峙最前线的大凌河城却一直无法收复,这为后来当地大凌河城之战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袁崇焕获得了宁锦之战的胜利后被阉党逼走,接任的王之臣不知道干了什么,总之在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五月时锦州又丢了。于是蓟辽督师袁崇焕到任后,第三次收复了锦州。

北宋采用筑垒战术进攻西夏前后历时72年始终如一,而明朝自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孙承宗出任蓟辽督师开始执行筑垒推进战略后,短短六年间辽西防线两次被腰斩,明朝这政策摇摆程度实在是令人摇头啊。

之所以辽地能一直撑到朱由检自尽之时才彻底丢失,朱由检一直坚持维持辽西防线不折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明军在辽地接连遭遇了大凌河之败、松锦之败,但是也正是由于明军坚守辽西防线,使得清朝一直啃不下来,入关时间被大大推迟了。

既然说到了三名帅,就顺便评价下这三位镇守辽东的功绩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廷弼在辽东时间太短,根本就来不及完成军队的训练,因此他对后金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绩。在第二次出镇辽东时,熊廷弼虽说被架空,但是他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几乎没有起到什么正面作用。因此他后来被处死,真的不算是冤。

熊廷弼说实在的,根本不配和孙承宗、袁崇焕并列。

孙承宗主持了辽西防线的修筑工作,更在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时他领军收复了被后金占据的冀北四城。然而他过于富有冒险精神,因此遭遇了柳河之败、大凌河城之败。他死得最为悲壮,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入关的清军围攻他的家乡高阳县城,他指挥族人守城力拒清军,城破后他自缢殉国,其族人死难者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崇焕对后金的战绩无疑是最好的,宁远之战、宁锦之战都获得了胜利,他对后金战绩难能可贵的是还有广渠门之战野战的胜绩。可惜啊,最后他却成了朱由检打击东林党的工具,因为太得辽军军心落得个被凌迟的下场。

关于辽地就总结到这里吧。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