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欧亚

(一)

一个当代的媒体人,如果没有到过河南,那他一定不是深度调查记者。

这是欧某兄自己“猜”的。

所以,又可以加上一个,或减少一个限定词:

如果你没到过河南,至少不是一个调查记者!

又过郑州境,许多往事浮现。

上次来郑州是十年以前,受中国记协邀请,在河南日报“高峰论坛”作讲座。

而再上一次是25年前,采访洛阳东都大火案借道郑州。

某种程度上,这两次河南之例,在中国新闻史上,都具有非典型意义。

(二)

2000年12月25日晚9时许 ,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中毒窒息身亡。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仅次于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宾馆那次悲剧事件。发生在1994年12月8日的克拉玛依火灾事故,共有325名学生和教师罹难。

洛阳大火案发生时,中国已进入互联网和都市类报纸兴起时代,因而关注者众。

我是在2000年12月26日晚赶到郑州的。

那时交通与通讯还不像今天这样便利,到洛阳还必须借道郑州。

当时《大河报》的记者庄向阳帮我在郑州经一路附近订的宾馆。

那时大河报——至少是我们楚天都市报类似的机动记者部,还是在河南日报院内木质结构具有庭院式的单体建筑内办公。

庄向阳一直在办公室等着我。在大河报了解一些情况后,他陪我到了宾馆房间时已近子夜。

我突然想起,在他们办公室抽过烟,而桌面堆满报纸——因采访火灾事故,越发对同类隐患产生联想——或许,这也是媒体执着追寻事件报道的社会成因之一。

我和庄向阳当即又折返大河报,检查消除臆想中的隐患。

(三)

在洛阳东都商厦采访中,遇见全国各地的同行,其中有今天在重庆当总编的禄兴明,南方都市报的张蜀梅,以及南方周末的李玉霄等等。

以后我们又都在重庆开县毒气井喷事故,江西万载县芳林小学烟花爆炸等事件中多次相逢。

那天,一家著名的晚报突然刊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标题大意是:全国媒体聚焦洛阳展开新闻大战

看到互联网转载的这篇报道,我有些震惊:

对灾难事件的关注是必须的,但怎么可以用“新闻大战”来表述?

三峡截流,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你尽可以“新闻大战”,但在灾难事故中“大战”,那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这是多少个家庭的悲伤与哀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都说那时的记者和媒体有一个好的环境,其实也不尽然。

“好的环境”,是那一代新闻人共同不懈努力和追求“创造”出来的局面。

采访与突破,依然艰辛,不能尽述。

2001年12月25日,东都大火案一周年,车队司机王斌开着一辆老旧的面的车,载着我和同事高宝燕再赴洛阳,东都大厦都是警戒已不能靠近,照相机根本不能出手。

我们后来想办法,坐上了一辆经东都商厦门口的公交车,隔着窗口拍下了照片。

因出差在外,又是手机器写下本文,这张照片无法展示于此。

以下看到的是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

洛阳大火案,是典型的责任事故,多名部门责任人和相关肇事者被逮捕收押。

但关于庭审日期一直扑朔迷离。

当时有消息说,可能会在2001年的5月底或6月初开庭。

我和张蜀梅,李玉霄等全国各地很多记者再赴洛阳。

这次得到的仍不确定的消息说,开庭是在两个月后。

最终是在2001年8月开庭,23名被告人分别在洛阳市中院和涧西区法院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至13年。

但是,5月间的这次洛阳行,仍是极有意义的——通过无意发现的洛阳晚报上的一则消息,我写的一篇报道迅速发生连锁反应,直接或间接导致时任洛阳市市长去职。

洛阳大火案,导致309人罹难,又已经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那么时任市长承担了什么责任,是被免职还是怎么样了?全国人民都很关注。

我在2001年5月31日的《洛阳晚报》中,看到一则不经意的报道称,洛阳市长于5月29日率团前往俄罗斯和奥地利访问。

这个信息对读者来说意味深长。他们会问:时发半年,市长不仅仅仍然在位,且还在出国访问?

那天我写下这样的一篇小文:

洛阳大火案今日没开庭——洛阳市市长率团出访俄罗斯和奥地利

其实,平静客观有出处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我什么也没说,又什么都说了……

(出差郑州,本文完全手机器所写,又缺历史图文资料,仅凭记忆有感叙述,所涉时间及人名,或有偏差。又因时间久远,重在吸取教训,故有些相关人作了技术处理。请谅,感谢欢迎指谬。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