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为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我省实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了《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下称“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4月22日至5月23日。

根据征求意见稿,到2026年,全省低空经济服务保障水平全国领先,创新能力国际一流,应用场景丰富多元,产业能级大幅跃升,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重要策源地,低空经济产业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中,在应用场景打造示范方面,依托济南、青岛都市圈建设,打造智慧绿色集约的产城融合场景,航空应急救援、海洋监测监管、海岛物流配送、低空观光娱乐、现代农林植保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化运行,形成1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开通50条以上市内无人机航线、20条以上区域无人机物流航线、20条以上景区旅游航线、10条以上短途运输航线,载货无人机实现常态化飞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商业化飞行。

为实现上述目标,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实施服务保障筑基行动、实施技术创新赋能行动、实施应用场景拓展行动、实施产业能级跃升行动等四大重点任务,含20条措施。其中包括:构建协同高效的低空飞行服务网。组建山东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建设省级(济南)综合飞行服务站和全省智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一窗口申请、一站式审批、一张网通管”功能。支持青岛、日照、滨州等市根据低空飞行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市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在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统筹指导下,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服务,实现融合飞行管理需求。在全省支线运输机场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设施,支持日照、枣庄机场建设运输航空与低空飞行融合发展示范机场。编制《山东省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优化调整通用机场布局,统筹规划无人机起降设施。加快推进泰安仪阳、德州庆云等通用机场建设。

打造创新平台。发挥山东航空学院、山东交通学院等高等院校学科优势和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技术优势,加快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建设。

加速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应用。支持济南、青岛申报国家首批空中交通试点城市,以eVTOL为重点开展应用示范,支持智慧空中出行(SAM)装备加快市场应用,适应未来城市空中交通需要。鼓励探索构建立体交通低空航线网络,打造“沿黄飞”“跨海飞”短途运输品牌,推进“干支通”衔接互联,着力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满足灵活多元出行需求。

拓展新型低空消费市场。依托济南、青岛等重点旅游城市,成立跨行业联盟,推动低空飞行和旅游、体育、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拓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私人飞行和公务航空消费市场。支持黄河沿线、仙境海岸、红色沂蒙等重点旅游区,利用轻小型固定翼电动飞机、新能源无人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开发多样化低空旅游产品。

培育优质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引领和组织协同,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完善售后服务保障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持省市国有企业建设低空经济发展平台,建立完善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结合山东无人机生产和应用市场特点,与全国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错位发展,深耕细分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产品,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