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顺地戏

文化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拍摄@王艺

安顺地戏作为贵州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在屯堡文化备受关注的今天,“地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从大山深处跳到国际大舞台,还以独特深远的魅力,古朴而粗狂的表演,被称为戏剧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拍摄@王艺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坚守。在安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计个人得失,默默奉献,在8年的时间里,通过传播地戏文化、关注民间地戏传承人、开展地戏进校园等活动,让安顺地戏深入人心,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成立于2016年,是一个以传承和弘扬地戏文化为主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经调研过去屯堡社区有400多支地戏队,目前能正常表演的地戏队有120余支,有的地戏队已经消失,有的处于停演状态。

近日,记者走进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只见墙上挂着一面面色彩鲜艳、表情丰富的地戏脸谱及一块块奖牌,墙角摆放着跳地戏时用的道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协会平时所做的工作就是促进地戏的保护、发展、创新和利用。除了举办地戏展演,还让地戏文化走进校园,通过座谈交流走进高校,并不定期接待外面的调研团队,我们在传承和创新中传播着地戏文化。”

“地戏不是傩戏,在剧本、面具、表演方式和表达意义等都有根本区别,地戏内容主要是演绎历史故事,展示金戈铁马,传承忠义仁勇,弘扬家国情怀。通过地戏可以坚定屯堡人的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副会长胡勇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不收取任何会费,会员有集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两种形式。协会现有在册集体会员100余个,自然会员2600余人。

曹松会长介绍说,自从成立协会以来,我们每五年会做一个规划,目前正在实施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就是“百堂地戏进校园”,如今已经走了43所学校,到17所学校进行了展演 。下一步,会跟贵州省各高校进行合作,大力推广地戏文化进校园。”

“接下来,我们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收集和整理相关地戏知识,出版成相关地戏教材,以此达到普及和推广地戏的目的。”

最后,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会长曹松表示,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成立一个真正的安顺地戏博物馆,可以直观、完整地把地戏文化更好地展现和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了解到,协会自成立以来,在 2017年至2019年间,连续举办三届全省地戏文化展演,同时组织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和文化工作者、地戏民间艺人等广泛参与地戏传承发展的专题研讨;协会组织普查队伍,分赴市内各县区、贵阳花溪党武、黔南长顺、六枝纳骂等各个村寨,开展地戏文化活动的情况进行调研,把各地戏队信息调查登记、采集存档,对安顺地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

“地戏传承,道阻且长,地戏是祖先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它好好传承下去,并相信地戏会有个好的未来。”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会长曹松最后说。

声明

以上信息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记者@武贵琼

部分图片来源

@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