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临床专家热议基础胰岛素GLP-1RA助力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理念以及基础胰岛素治疗的优化策略。

糖尿病是目前全球最具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如何更有效地治疗2型糖尿病(T2DM),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患者为中心”的糖尿病综合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创新降糖药物的问世亦为临床和患者带来更多个体化治疗选择及获益。

秉承着促进糖尿病患者持续获益的理念,5月14日晚19:00-20:30,“益鉴新界·不止所见”基础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线上论坛热烈召开,会议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启富教授担任主席,青海省人民医院杨历新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雨薇教授担任讲者,绵阳市中心医院叶文春教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雷红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高静教授担任讨论嘉宾,在糖尿病管理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阐述临床应如何理解治疗需求以及应用基础胰岛素GLP-1RA助力患者血糖管理。

基础胰岛素GLP-1RA在“以患者为中心”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糖尿病管理视角从血糖管理逐渐转向患者管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管理理念,其核心是尊重患者个体偏好、需求和价值诉求[2]。202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再次强调了这一理念,建议基于患者个体特征并考虑影响治疗选择的具体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3]。

为促进理念落地,为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学者总结出糖尿病管理方案的“7S”需求,即准确诊断并制定有效治疗目标(Start);选择疗效卓越的降糖药物(Super);平稳控制血糖,重视血糖波动管理(Smooth);考虑药物副作用,降低不良反应风险(Side effect);选择简单方便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Simple);关注患者用药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Smart);考虑治疗成本,实现最大成本效益比(Small fee)。这些需求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的糖尿病管理方案。

那么,降糖药物如何助力临床实现“7S”需求覆盖呢?杨历新教授以创新降糖药物基础胰岛素GLP-1RA为例,从作用机制到循证医学证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满足“7S”需求的原委:

Start:良好开端
基础胰岛素GLP-1RA中,基础胰岛素和GLP-1双组分机制互补,全面覆盖T2DM发病机制“恶兆八重奏”中的“七重”,实现治疗的良好开端。

Super:疗效卓越
2024年ADA指南将注射联合(GLP-1RA/胰岛素)列为降糖疗效非常高的选择[3]。此外,DUAL系列临床研究显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能够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1.3%~2.0%,HbA1c<7%的比例最高达89.9%[4]。

Smooth:血糖平稳控制
新指标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可反映患者血糖波动情况,202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指南与2024年ADA指南推荐将TIR>70%用于血糖管理[3,5]。而DUAL系列临床研究显示,治疗104周后,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组TIR高达90.1%,血糖达到了平稳控制[6]。

Side effect:重视药物副作用
研究证实,较基础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低血糖风险最高降低58%[7],实现HbA1c<7%且无体重增加的患者比例显著更高[8]。相较于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直接比较研究显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治疗HbA1c<7%达标率及体重降幅显著更高[8-14];间接比较研究显示在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降糖治疗复合达标率显著更高[15]。

Simple:治疗方案简单方便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一日一次皮下注射,相比联合治疗策略、多次胰岛素注射等能够减少注射次数,简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持续性。

Smart:用药舒适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每日仅需注射一针,且不受进餐时间影响,对T2DM患者而言,用药方案具有一定的舒适性。

Small fee:较少费用
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将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纳入其中,降低了患者用药经济负担,用药可及性提高[16]。

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不达标,调整胰岛素剂量 or 起始基础胰岛素GLP-1RA?

T2DM是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患者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最终需要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17],而基础胰岛素是T2DM最常用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5]。然而由于起始基础胰岛素的时间过晚、起始剂量不足、剂量调整不充分等问题,即使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率仅在40%左右[18]。

面对胰岛素的应用困境,应如何优化控糖策略呢?基础胰岛素与GLP-1RA作为降糖疗效最强的两类药物,能以互补的方式覆盖T2DM的大部分病理生理学缺陷,实现“增效减副”功效:兼顾基础与餐时胰岛素需求、兼顾空腹血糖(FPG)与餐后血糖(PPG)控制、实现体重获益、兼顾有效性与安全性。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作为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GLP-1RA联合制剂,在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DUAL II与DUAL V研究[19-20]显示,对比基础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HbA1c和FPG下降更多、确证性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低、体重获益显著、胰岛素日剂量更低。此外,DUAL V研究事后分析结果显示[21],对于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相比于甘精胰岛素U100组,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组显著改善TIR(83.5% vs. 79.0%)。

论坛上,张雨薇教授分享了一则2023年发表于《中华糖尿病杂志》上的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案例[22],以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该T2DM患者为中年男性,病程12年,腹型肥胖,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代谢综合征。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自测FPG 9~11mmol/L,2h PPG 12~14mmol/L,HbA1c 8.1%),体重较前增加,存在胰岛素抵抗。患者诉求为降糖的同时减轻体重,且不增加注射次数。治疗团队为其停用甘精胰岛素,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并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此外二甲双胍因不耐受而停用。方案调整1周后,患者血糖有所改善;2周后,FPG<6.1mmol/L,2h PPG<7.8mmol/L;3个月后,体重下降2.5kg,腰围减少4cm,血脂、尿酸水平较前下降。治疗过程无低血糖事件发生、无胃肠道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最后张雨薇教授总结道,对于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得以实现“增效减副”临床需求。此外,其一支笔两种组分、每日一次皮下注射、不受进餐影响、起始/调整简单,简化了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会后讨论

Q1

基础胰岛素GLP-1RA注射液作为新型降糖药物,如何理解其满足指南提出的“以患者为中心”T2DM综合管理的需求?

叶文春教授: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7S”需求中,血糖管理仍然是重要一环。目前血糖控制指标已不局限于FPG、PPG、HbA1c这些传统指标,血糖波动状态指标如TIR亦成为血糖管理的重要参考。

新型降糖药物基础胰岛素GLP-1RA通过双组分作用于双受体,针对T2DM多重病理机制发挥协同降糖作用,实现“增效减副”——强效、持久、平稳降糖,并实现体重管理、延缓β细胞衰老、降压、降脂等临床综合获益,同时降低了体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从疗效、平稳性、安全性、治疗简易性等方面实现“7S”需求全覆盖。

其中,DUAL系列全球研究显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TIR可高达90%,TIR≥70%及TIR增加≥5%的患者比例较基础胰岛素显著更高[23-26]。

Q2

基础胰岛素作为多年来临床重要控糖手段,其使用非常广泛,但随着T2DM渐进性发展,患者β细胞衰竭,胰岛素也不能满足全部治疗需求。那么,对于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不达标的患者,转换为基础胰岛素GLP-1RA治疗,在临床上患者获益及使用会有哪些不同?

雷红教授:尽管基础胰岛素是T2DM最常用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但研究显示,即使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率也仅在40%左右[18],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起始时间过晚、起始剂量不足、剂量调整不充分等[18]。此外,基础胰岛素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风险和体重增加等。

基础胰岛素GLP-1RA通过将两种药物联合,机制互补,覆盖糖尿病发病机制“恶兆八重奏”中的七重,发挥协同降糖作用,实现增强疗效,减少单药治疗的不良反应的效果,如降低体重增加、低血糖、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DUAL II以及DUAL V[19-20]是针对既往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开展的三期临床研究,研究显示,相较于继续使用德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U100,由基础胰岛素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可显著降低HbA1c达1.5%~1.9%,此外TIR显著更高,且低血糖事件显著更低,并具有显著体重获益。

高静教授:基础胰岛素应用的局限性引起临床广泛关注,对于基础胰岛素治疗失效后的优化策略,基础胰岛素GLP-1RA通过机制互补协同发挥降糖作用、降低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以及简化治疗方案。从“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管理理念到临床应用,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应用为基础胰岛素治疗失效后的优化策略提供了临床优选方案。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n. Brussels, Belgium: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21.

[2]Institute of Medicine (US) Committee on Quality of Health Care in America.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2001.
[3]ADA. Diabetes Care. 2024;47(Suppl. 1):S1–S321.
[4]Harris SB, et al. Diabetes ObesMetab. 2017; 19(6): 858-865. DUAL VI.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317-411.
[6]Philis-Tsimikas A, et al. J Diabetes Sci Technol. 2023: 19322968221149041.
[7]Philis-Tsimikas A,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9;21(6):1399-1408.
[8]Gough SC,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4;2(11):885-893.
[9]Wang W, et al. J Diabetes. 2022;14(6):401-413.
[10]Aroda VR,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7(8):596-605.
[11]Buse JB, et al. Diabetes Care. 2014;37(11):2926-2933.
[12]Pei Y,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23(12):2687-2696.
[13]Lingvay I, et al. JAMA, 315(9), 898–907.

[14]Evans M, et al. J Med Econ. 2018;21(4):340-347.
[15]Risovic I, et al. BMC Endocr Disord. 2023;23(1):28.
[16]肖敦明, 等. 2023年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七届药物经济学青年学者论坛. 2023, PE066.
[17]Ghosh S, et al. Diabetes Metab Syndr. 2017;11 Suppl 1:S507-S521.
[18]Ji L,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7;19(6):822-830.
[19]Lingvay I, et al.JAMA.2016 Mar 1;315(9):898-907.
[20]Aroda VR,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7(8):596-605.
[21]Philis-Tsimikas A, et al. J Diabetes Sci Technol. 2023;19322968221149041.
[22]杨惠惠, 吴广飞, 娄东辉.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 增刊1): 28-31.
[23]Philis-Tsimikas A, et al. J Diabetes Sci Technol. 2023;19322968221149041
[24]2021 ADA. ePoster persentation.606.
[25]Battelino T,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3 Jan;11(1)42-57.
[26]ADA. Diabetes Care. 2023;46(Suppl. 1):S1–S291.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更多内分泌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