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尹可然

先给今年小一家长们提个醒,2024年成都市小学入学日程安排如下——

▸ 信息采集时间:5月6日10:00-17日17:00

▸ 查看线上信息采集最终审核结果时间:5月19日17:00,温馨提示:信息采集期间,联网校验审核结果可于申请后查询。

▸ 确需到现场进行资料审核时间:5月20日-23日

▸ 多子女家庭申请就读同一学校(校区)时间:5月24日10:00-28日17:00

▸ 查看多子女家庭申请就读同一学校(校区)审核结果时间:5月31日10:00后

▸ 民办小学报名时间:6月3日10:00-6日17:00

▸ 查看公办小学学位结果时间:6月17日10:00

▸ 查看民办小学录取结果时间:6月18日17:00

▸ 被民办学校录取的,进行公办、民办小学学位确定时间:6月24日10:00-25日17:00(仅同时被公办、民办小学录取的操作)

▸ 民办小学补录报名时间:6月27日10:00-17:00

▸ 查看民办小学补录录取结果时间:6月28日17:00

也就是说,还有两天,信息采集就要结束了!家长们可以登录进系统,看看信息采集状态:如果审核通过,那就坐等分配;如果是“待审核”,可能还需要补交材料。

接下来,家长们还有一点时间可以继续考察民办学校。这也是近期部分家长正在纠结的问题。

比如,在我们的社群里,最近家长们聊得最多、问得最多的话题也与此有关——学校那么多,到底怎么选?读公办还是民办好?民办要不要冲?冲哪些?是不是冲最好的小学就行了?

今天,我们也请教了两位资深班主任,整理了几条建议,供各位家长参考。

一、公立学校,不要纠结排名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读书的第一选择仍然是公立学校。

每年升学季,我们听到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想让孩子读最好的小学。

什么才叫最好的小学呢?在很多家长心里,学校的名气,学校所谓的“排名”,就是衡量的标准。为了让孩子读名校,甚至不惜特意花大价钱去买学区房,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千图网

但我们想说的是,为孩子选学校,不是购买一件商品,不能只看它的牌子好不好,更需要家长们全面考虑。除了学校的口碑,还要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办学特色,教学理念是否和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规划相符等等。

而且,客观来说,在小学阶段,成都大多数公立学校的整体质量其实是值得信任的,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师资水平,差距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

另外,与其看排名,不如多把小初高拉通来看一下,比如,某些小学可能本身名气不大,但是对口初中不错,同时,如果区内的高中也不错,未来指标到校的机会很大,那这样的小学,丝毫不用纠结,闭眼读。

二、全区摇号的公立小学,结合家庭情况考虑

公办中,还有一类学校比较特殊,就是全区摇号招生的学校。比如成华区的成都英才学校和成都英华学校,小学都面向成华区全区进行摇号招生。这类学校,适合哪些家庭呢?

第一,如果对目前的对口划片学校不是很满意,那么冲一冲全区摇号的学校就很有必要。
第二,要评估一下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以成华区公办的英才学校为例,学校小学和初中都没有寄宿,只有高中才能住校。

如果家住得离学校不远,或是做好了去学校附近租房陪读的打算,当然可以冲一冲。但如果住得离学校较远,就需要家长考虑一下孩子的接送问题——每天谁去接送?在路上要花多久?

要是上学路程太远,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孩子得不到好的休息,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全区摇号的公办小学要不要冲,摇中了到底去不去,也还需要家庭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三、民办学校要不要填

如果孩子大概率会读公立小学,民办小学究竟还填不填呢?

我们的建议是,当然要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千图网

根据成都市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少年可自愿选报一所民办学校。

在公办小学入学中,如果片区是单校划片入学,正常情况下,孩子都能顺利入读这所小学。但近年来,很多学区开始采取多校划片的方式,片区内有热门小学,也有一些相对冷门的小学,孩子会摇到哪一所小学,都看运气。

如果担心摇不到满意的学校,填报一所民办学校,也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而且,根据政策,民办学校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区(市)县学生入学需求。所以,如果区内有不错的民办学校,一定不要放弃这个机会。反正摇中了你也可以放弃,但是多一张牌来对比,没啥不好。

其次,很多民办学校都采取小班制教学,课程设置也更丰富、更加个性化,比起公办小学,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当然要不要选择民办小学,选哪一所民办小学,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这所学校是否真的适合孩子。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去学校里探校,实地看看学校环境,了解一下有哪些特色课程,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

另外,如果要读民办,每年几万块的学费也是一个要考虑进去的因素。

四、小学和初中拉通考量

给孩子选小学,难道只是选择一所小学吗?不,它一定程度上,也在影响着孩子后续的初中、高中。

所以,考察学校的时候,家长们也不妨再多了解一下,这所小学对口的初中有哪些,把小学和初中拉通考量,能不能满足家庭对孩子学习的整体规划,或者要不要选择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顺便解决今后的小升初问题。

如果是读民办,只要是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小升初也可以直升,确实很省心。

总之,诸如此类的因素,都尽量全面考虑进去,再做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千图网

但是,我们还有一句一定要说的是,不要太“迷信”所谓名校,更不要去听一些来路不明的“路边社”消息。比如民间传说的某个小学摇中知名初中的比例高低之类,大多都是毫无来源的“民间传说”,可信度很低。

家长记住一个原则:小学,选择离家近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至于所谓名校,大家更应该保持的心态是,“进名校,不一定就代表会成功;非名校,不一定就代表不能成功。教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孩子天赋、家庭教育氛围、父母引导、教师引领、学校氛围……是多个因素综合而来的结果。有些家长简单认为名校就等于高分,名校就等于成功,现实中绝对没有这么简单的算式。”

我们最近几年做过的一个采访也很有意思。我们采访了几十名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学霸们,并对他们曾经就读过的小学和初中做了一个统计,统计的结果显示——很多优秀考生的小学和初中,读的都不是大众认知里所谓的名校。

这些学霸们也告诉我们,小学时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这个阶段,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其实是比学校更重要的。

所以,家长们要明白,无论选择哪所学校,无论读公办还是民办,孩子的教育,依然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与其盲目追“名校”,不如选个离家近、适合孩子的,同时,不要缺位孩子的成长,该花时间就要花点时间,该费心思就要费点心思,不要觉得送进名校就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