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任外长赵兑烈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在返国前,中国外长王毅给予了他一些寄语。此次会晤标志着韩国外交部长时隔六年半之后再次抵达北京,尽管在此期间韩国曾有其他外交部长访问中国,但多种原因阻碍了他们前往北京的行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前外长朴振最近一次访问中国是在青岛与王毅举行会晤。因此,赵兑烈这次访问北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外交突破”,韩国极为重视这一行动的象征意义,意在向中国表明希望两国关系能有新的发展。赵兑烈此行还肩负着稳定中韩基本关系、为即将举行的中日韩三边峰会做准备的重任。他在这一轮访问中充当的是一名“前哨”,旨在探寻中国的立场。

在访问期间,赵兑烈的讲话提到了“中韩合作”达七次之多,这显示出尹锡悦政府仍然强烈希望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然而,这种讲话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由于尹锡悦政府在对美日的极力迎合,以及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南海、台海问题上的不稳定立场,中韩关系曾一度变得紧张。在国内外政策上明显偏向美韩同盟的尹锡悦,其外交策略并未得到预期的成效,这从国内的支持率低迷和国会选举的失败可以看出。韩国的根本利益与尹锡悦政府的政策方向背道而驰,尤其是在中韩关系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后,尹锡悦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方面对韩国提出了几项具体的要求,包括坚持一中原则和在处理台海问题上的慎重。这是提醒韩国,应当避免将台海问题与朝鲜半岛问题相提并论,这种做法将严重影响中韩关系的政治基础。另外,韩国需要认识到中韩经贸合作的规模和互补性,并排除干扰。

尽管赵兑烈在与韩国企业代表的会面中提到了中韩经贸合作的竞争性,这种表态反映了当前供需关系的变化,但并不意味着双方的基本互补性已经改变。如果韩国真正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那么它需要传达更多积极的信号,而不是进行无意义的政治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赵兑烈访问结束后,王毅外长送他的话是:“中韩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应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这句话凸显了两国作为邻国的共同利益和可能的合作空间。然而,尹锡悦政府需要认识到自己外交政策的局限性,并努力实现与中国的和而不同。尹锡悦的理解和后续行动将决定这一外交访问能否真正带来中韩关系的改善。

如果赵兑烈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表态,而缺乏具体的行动,即使他此次访问释放出许多积极信号,对中韩双边关系的实质改善也将是有限的。然而,这次访问至少表明韩国对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持开放态度,这是一个积极的开始。王毅外长的晚宴和送别话语也显示出中国对这种努力的认可与支持。他强调,“和而不同”的境界是两国应追求的目标,这不仅是对赵兑烈的期望,也是对未来中韩关系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尹锡悦的政府现在面临国内外的压力,需要重新评估其对华政策。未来几个月,中韩两国的互动将是观察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如果韩国能够在实际政策上体现出真正的改变,那么中韩关系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对两国的经济和政治合作至关重要,也对地区的稳定与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