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任胜利

5月15日,河南周口沈丘的一家大豆饲料蛋白加工基地里,崭新的现代化设备正式启动运转。几天前,从巴西进口的6.3万吨大豆在日照港卸货通关后,全部运至此处进行深加工。经过在线质量检测、生产指标自动控制,加工出的豆粕自动打包成出厂所需的规格,随后通过公路、铁路运输的方式运往周边消费区,辐射中西部地区市场。

农副食品加工业是周口市传统优势产业,探索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也是农副食品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周口市通过构建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农副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副食品加工标杆企业。2024年一季度,周口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1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

沈丘新建的现代化大豆饲料蛋白加工基地就是其中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工厂由上市公司瑞茂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一期投资10亿元建成,生产线全部采用智能化设备,年加工120万吨大豆,预计年进口大豆10亿美元左右。在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将持续带动周边县市经济发展。

“河南虽是农业大省,但存在大豆压榨产能缺口。过去物流运输条件不便利,限制了进口大豆的大规模运输,因此多数企业选择在沿海卸港后就地加工。”该工厂负责人巫梦锋表示,随着铁路、内河船运等的发展,物流条件得到了改善,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运输条件。“沈丘具有公、铁、水、高速、高铁五位一体的交通枢纽优势,方圆200公里内拥有8000万人口的消费市场,且营商环境良好,这也是工厂落户沈丘的重要原因。”巫梦锋说道。

为填补省内大豆压榨产能缺口,周口市以农副食品加工为着力点,构建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引进和培育了瑞茂通、益海粮油、鲁花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获得多个全省、全国第一荣誉称号,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3位。在满足本土市场饲料加工及豆油消费需求的同时,利用公铁水联运枢纽优势,辐射全国市场。

面向未来,周口将按照特色发展、产业集聚、链条协同、差异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农副食品深加工基地,推进周口现代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