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9日,许世友刚结束了在北京的重要会议,返回广州准备后面的事情,他就立即接到了军委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书面命令。

看到军委下发的正式作战命令,许世友仔细读了许多遍,又在命令上划了几道,然后就转身走到地图前,仔细观察着中越边境的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这位开国名将已经是74岁高龄,可他却好像从未老去。74岁的许世友,即将指挥他人生中最后一场重要的大战。

越南,这是一个与中国有着紧密联系的国家,古代越南曾长期属于中原王朝的行政区域,后来才独立出去。之后,越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两国的关系一直保持到了晚清。

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彻底改变东亚的局势,衰落的清王朝失去原本的霸主地位,底下的藩属国也纷纷被西方殖民者控制。越南也很早就成为殖民地,此后一直被法国人控制。

后来中国革命经历长期的奋战,终于取得成功,中国并没有忘记这个小兄弟。50年代开始,中国对越南提供了大量援助,除了派遣陈赓等人负责的军事顾问团,还给了越南大量的物资装备。

正是在中国的支持下,越南才打赢抗法战争,终于摆脱了殖民者的控制。可好景不长,越南在东南亚特殊的地理位置,引起美国的注意。美国干涉未果后,索性亲自下场挑起了越南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强大的美军,越南军民打得十分艰难,关键时刻又是中国伸出援手。中国不但向越南输送了大量的物资,还无偿提供大量的军事装备,甚至还秘密出动几十万的部队,专门帮越南保障后勤线。

在越南独立到几次大战的数十年间,中国累计向越南提供了200亿美元援助款,以及近百亿吨的军援。然而随着1975年,越南正式统一,两国的关系就发生巨大变化。

自打击败南越成功统一后,黎笋政府就开始鼓动境内排华,中越关系的改变,与中苏关系恶化有着极大的关系。

越南一直是苏联在东南亚布局的重要棋子,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为寻求外交破局,与美国建交。苏联就开始了对中国的打压,为了能压制中国,苏联选择大力扶持越南。

因此,黎笋政府得到大量来自苏联的援助,实力快速变强,有了苏联的支持,他们也开始寻求在东南亚的霸权。

很快,越南主动排华,中越两国关系变得十分紧张,而越南又触碰了中国的底线,开始在东南亚到处武装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仗着有苏联撑腰,越南一面在中越边境制造各种事端,明里暗里蚕食中国领土,另一面则开始对周围国家重拳出击。1978年底,越南就发起对柬埔寨的武装侵略,打算一举吞并柬埔寨,建立一个能全面掌控东南亚的大国。

越南的诸多动作,中国早有察觉,只不过中央考虑到两国过去的关系,一直想要挽回越南。因此,面对越南国内的排华,以及武装侵略等行为,中方一开始还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想要和平解决两国的争端。

然而中国的退让,并没有换来越南的安静,反而还让越南变得更加疯狂,加快了侵略的脚步。眼见越南敬酒不吃吃罚酒,中央打算好好教训一下越南,于是在1978年12月,中央决定开始准备对越自卫反击战。

尽管在后人眼里,两国实力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本来就是一边倒的战争。可当时,中国并不敢轻视越南,军委在决定了对越反击战后,就召开军事会议,要制定一套稳妥的作战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确实是一个小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都与中国这样的大国完全不同。可在过去,无论是法国还是美国,都曾在越南吃了大亏,这里复杂的地形环境,对于大国来说并不占优。

更何况,黎笋政府得到苏联的大量援助,又有过去中国提供的大量援助。越南军队本身就是我军手把手教出来的,他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了解中国军队的国家之一。

因此,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的时候,当他宣布了中国要对越南发动反击战的时候,美国总统卡特也有些担忧,还专门拿美国过去的教训提醒邓小平。

越南方面则表现信心十足,黎笋政府不但完全不慌,甚至还有信心要再复制一次越南战争。可正如邓小平对卡特所说得那样:“在强国屡次翻车的越南打仗,那要看是哪家的军队。”

中央为此次战事,做出充足准备,许世友等一批重要将领都被召到了北京参加了军事会议。对于中国来说,这一次对越反击战,不但是反击越南侵略者的战事,更是时隔几十年,再度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军力的一战。

当时,苏联为了响应越南,也沉兵在北面,大有与越南南北夹击的态势。因此,此战该怎么打?要取得怎么样的结果?对于中国未来的布局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商讨作战方案的时候,许多将领都显得十分兴奋,毕竟自打抗美援朝后,中国已经三十年没有参加过大型战事了。许多军区这些年一直都在练兵,可部队锻炼得怎么样,还是要看实战的表现。

因此,参战的军区也都想趁这个机会,展示一下练兵多年的成果。

许世友就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他年少参加革命,戎马半生,为国家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和平之后,许世友依旧在部队中任职,他也非常怀念当年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日子。

之前,他就曾对毛主席说:“如果有仗打,我还想再打一次。”如今,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正好就赶上了这个机会,他负责的广州军区是此次对越作战的主力之一。

虽然他年龄大了,但中央还是相信他的能力,对越作战的东端将由许世友负责,西边则由另一位老将杨得志负责。不过,许世友虽然对自己能指挥此战感到非常高兴,但他在北京扩大会议上,对于作战的方案有自己的想法。

中央对于此战的规划,是“有限目的,有限时间,有限地区,有限规模”的边境局部作战,并不打算全面对越开战,甚至都不会出动海军与空军进行主动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2月17日,参战部队陆续进入指定的作战位置,随后对越反击战正式打响。许世友也亲自前往南宁,在开战前,他经常带着大家一起到前线部队检查战备状况,有时候还亲手教下面的部队怎么挖好战壕,怎么布置好阵地。

由于前线各部早就有了充足的准备,战争一开始,我军就迅速击溃了敌人的防线。开战后不久,身处指挥所的许世友就不断接到前线传来的捷报。东线部队进行得十分顺利,很快就完成了对高平的合围。几天后,部队顺利攻克高平,消灭了大量敌人主力。

就在围攻高平的过程中,敌人的一些主力部队突然消失,这导致我军进攻的过程中,歼敌的数字越来越少。根据这个情况,许世友立即判断出敌人已经开始分散上山,打算利用周围复杂的山林与我军周旋。

许世友立即改变打法,让部队拉网清剿分散的敌人,这一变化的效果很好。各部队都有了不错的成果,大量潜藏在山林的越军小部队都被我军消灭,越军彻底失去对高平周围的控制。

很快,许世友的部队就遇到一件麻烦事,北线进攻高平的部队进展顺利,但南线攻打谅山的部队就遇到了阻碍。谅山是越南重镇,这里被奇穷河一分为二,共有南北两个市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原来中央军委的方案,部队打到奇穷河以北就停止进军。因此,我军进攻谅山,只占领了北市区就开始计划撤军。

但黎笋政府却不肯认输,反而借机在新闻媒体上大肆宣传:中国军队在谅山碰得头破血流,坚如钢铁的谅山永不可摧。毋庸置疑,他死要面子,意思是说我军在谅山受到重创,不得不撤退。

许世友听说后震怒,差点把手里的半导体收音机摔烂。其实他本来就不想打得这般保守,于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索性下令:要求部队一鼓作气,过奇穷河,占领整个谅山市,叫黎笋彻底认输!

命令一下后,周边的参谋长周德礼愣住了,因为想起军委有不准过奇穷河的指示,如果现在进军便是违抗军命,因此他一直犹豫不决,不知如何和许世友说。

恰在这时,军委急电送来了,里面只有一句话,即:争取自卫还击战的更大胜利!许世友听到急电后心里也踏实了,兴奋地表示:军委这条急电来得真是时候,和我想的一个样,我们现在是上下一致,没有后顾之忧。

在司令部拟定作战方案后,我军便迅速谅山南市区进攻,越军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没多久就被抢占了城市外围的制高点。而当看到我军要过奇穷河后,原本嚣张的黎笋集团,这时却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自己的精锐一个接一个被消灭,重地一处又一处被攻占,黎笋现在终于开始怕我军打到他们首都去,于是急令第一军区前进指挥所后撤,并令河内市城防司令部在市内街道口挖工事。

当时的黎笋到底有多害怕许世友的这个举动呢?甚至已经开始赶忙通知各国外交使团,准备往市外地区转移,由此可见其惊恐程度。

而此时的许世友见到优势在我,势必要借这一仗彻底挫败越军,于是下令:“打过奇穷河,向河内前进5公里,造成威逼越南首都河内之势,不如此,越军不会认输,也不足以教训野心勃勃的黎笋集团。”

而在达到这个战略目的后,中央军委则要求部队停止进军。因为战事在短时间内已经达到预期,我军不仅顺利消灭越南的大量精锐,摧毁其在北部的重要基地,还成功回收之前援助的大量物资。

很显然,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战果斐然。然而,许世友却对自己这生涯最后一仗有些不满意。在班师回国后,回顾这场大战之时,他却复盘起码有四点没做好,需要后续吸取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30年没有打仗了,很多人对打仗不适应了。基层干部没有打过仗,有的高级干部也没有打过仗,要一下子适应战争不容易;第二,过去我们多在北方打仗,对于南方作战从我自己到下边各级指挥员都不熟悉,没有打过亚热带丛林战。第三,是对困难估计不足,行军无人带路,饿了无人送饭,伤员无人后送;第四,我们的装备太落后,战士负荷太重。既不方便走,也不方便打。

除此之外,许世友还感慨道:“这场仗,时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也伤亡了不少好同志。但愿,这是我一生最后一战。”很显然,战争是残酷的,而从许世友的话中,我们也能看出他也不想再打仗了。

而现实也和他所期盼的一样,此战虽然费了不小力气,但却极大震慑了想对中国不利的某些国家,为后续我方的改革开放争取到完美的外部环境。很显然,当时这样的结果已然是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