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货柜码头,曾连续11年,蝉联全球吞吐量第一!

不过,自从2005年被新加坡超越之后排名就“节节下跌”;2007年跌落第三,被上海超越;2013年被“邻居”深圳超越跌落第四,之后每一两年跌一次;到2023年跌到第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排名前十的港口,有六个在中国内地。

而这,已经是港府认可“Lloyd's List”的排名。

另一个机构Alphaliner,在4月发布的2023年排名,将美国洛杉矶和长滩港合并计算后,香港更跌至第11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香港曾引以为傲的货柜码头到底怎么了

或许我们可以从卫星图找到码头“荒漠化”的时间线。

荒漠化的表现...

香港九个货柜码头,占地279公顷,约6700个标准篮球场那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李嘉诚“和记港口”旗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HIT),以及和记与中远合资的“中远-国际”和“亚洲货柜码头”,一共占了62%面积。另一龙头是吴光正“九仓”旗下的“现代码头”,占据约32%面积。”

2009年到2019年,货柜几乎是密密麻麻

但到了2019年9月开始,情况悄然发生变化...

有19公顷的和记“HIT”9号北码头,2020年开始“荒漠化”,装卸量大减,到2022年已经停用。现在用来让抵港电动车短暂停泊,HIT表示旗下码头的平均使用率只有50%,未充分利用土地80公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更有业内人士形容:

“青衣9号货柜码头,完全是一块荒地,无货柜堆砌。好像一间已倒闭的公司,堆放旧机器设施。”

“荒漠化”亦蔓延至九仓旗下的2号码头,这10公顷土地,2024年2月一度完全空置,到4月亦有约一半空置,只有寥寥一两行货柜

“2024年2月的卫星图,看到九仓“现代码头”的2号码头,亦已变得光秃秃。”

对比2021年10月航拍影片,当时2号码头几乎全满,大部份都叠高5至6层!

01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那么,香港货柜码头,为何萧条得如此之快?

萧条的原因...

有媒体发现:香港货柜码头不是“不进则退”这么简单。

前九大的竞争对手,十年间整体吞吐量都是呈上升的趋势,唯独香港下跌了36%

按重量计,就是从约2.7亿吨跌至约1.7亿吨,“凭空消失”的1亿吨货物究竟是什么

跌得最多的是包括衣物、家具、塑胶金属制品的“制成品”类别和“机械及交通工具”类别;“食品、饮料及烟草”类别算是表现“最佳”,十年来进出口分别只下跌15.5%和1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进出口的国家或地区分类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端倪。

01

“贸易战影响香港”

香港担当内地“转口港”的角色淡化,十年间从内地进出口跌幅都有两三成。跌幅最大的是美国,进出口下跌约七成,特别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后跌得更急,连带美国的“盟友”日本、韩国和台湾,与香港码头航运贸易都是大跌。

香港夹在中美角力中间,加上生产线从中国内地外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再直接从当地进出口,经过香港的货物就愈来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此外,较为昂贵的货柜码头处理费,也是导致码头萧条的原因!

运往美国的20呎标准柜,香港的码头处理费要2140美元,已经是2000年至今无甚加价。

但深圳只要1100美元,上海更便宜,只要515美元。

以往华南的生意,香港占有税务、效率、地利等绝对优势,现在内地大力发展保税区和高效港口,“南霸主”的地位,已经让位给广州、深圳。

02

“码头基础设施落后”

2013年码头工人罢工40日,最后接受外判商提出的加薪9.8%方案,得到“半杯水的胜利”。

自此,工人的待遇有些微改善,自动化亦渐渐推行,不过只做到半自动

然而,要注意的是:

香港“半自动化”还只是局部推行,但新加坡、上海、广州等地,已经有全自动化的码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自动化的广州南沙港第四期2022年启用,货柜场内可以做到空无一人。” 来源:HK01

那么,香港货柜码头的前途在哪里

迷茫的方向...

其实,早在2021年,叶刘淑仪就针对香港货柜码头发展方向,向时任特首林郑月娥提出香港质询:

“现时葵涌货柜码头供多于求,连同整个大湾区,吞吐量达到6,500万标准箱(TEU),现时很多工业生产已搬离的情况下,许多货柜都用不着。

再加上使用香港的货柜码头比其他地方贵,内地不少内地城市对港口更设有补贴,香港货柜码头竞争力不足,有业界人士形容,现在情况是“苟延残喘”。

林郑会否考虑与大湾区等地作整合,减少本地货柜码头的空间,用以兴建房屋?”

Ps.那里有三百几公顷临海的优质土地,可以很快解决香港的房屋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AM730

时任特首林郑月娥回复表示:

这个问题十分策略性,但亦属敏感问题,若现在说“已在策划货柜码头的未来”,或会引起很多反弹,需要说得很小心。

大湾区规划纲要中提及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要研究机场、港口的理顺和整合。

她同意香港港口的竞争力难敌内地其他港口,但航运仍是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

据悉,香港海运及港口业,占本地生产总值1.4%,即1118亿元,提供7.8万个职业,连带产业链牵涉20至30万人就业!

既然兴建房屋比较难,要不考虑考虑升级吧

建屋?升级?

要知道,新加坡十年前开始码头大更新,逐步从闹市搬去西部填海区,做全自动化,那么香港有无可能仿效呢

也很难。

因为香港的码头在葵涌这边,已算是市区“核心外围”,而香港码头布局限制,不适合改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最致命的一点是:香港不像新加坡那样,码头属国企所有

这就意味着:港府不可以完全主导码头的命运!

香港若要收地,必然要与大财团(发展商)展开漫长谈判。

当行业正在衰退,财团又有无意欲投入巨资做自动化或搬迁呢?

港府又面对财政赤字危机,似乎亦无可能像新加坡般,大手笔投入。

另外,早在2018年土地大辩论时,港府讨论过重置码头或上盖发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在舆论铺天盖地唱衰香港海运及港口业时,港府也迅速作出了相关回应

香港,仍然是国际领先航运中心!

运输及物流局于4月30日发文,强调本港仍然是国际领先航运中心,并非只看货柜吞吐量,而港府亦一直致力支持海运港口业的持续发展。

“港府2023年12月发表《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制定不同的方向和策略,提升长远竞争力,包括从‘船’、‘货’、‘地’三方面入手,全方位引领全球各地货源,透过船运使用香港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港府官网

另外,运输局更是强调: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并非只看货柜吞吐量,而是要看整个海运圈的生态是否蓬勃,所提供的海运港口服务是否完善

“香港有逾1100家与港口航运相关的公司,提供各式各样优质的海运服务,业务范围涵盖港口服务、船舶营运和管理、船务经纪和代理、海运相关的金融、保险、法律和仲裁服务,以及船级社和船舶检验等。”

最后,小编想问问大家:你看好香港海运港口业么?你认为港府是否应该下大决心,花费重资收购码头用地,用以兴建公屋呢?

评论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