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小吃摊

熙熙攘攘的人群

夜幕降临

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嘉和城小区热闹非凡

五塘法庭

在这繁华背后,却有着司法守护的功劳。嘉和城小区由22组楼盘,共计3万多套住房及附属商铺构成。虽然是一个小区,但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在10万人级别。这意味着小区情况的复杂程度不言而喻,极易衍生出问题。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大社区有“大民生”。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五塘人民法庭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群众需求,坚持能动司法,创建“2+n”巡回司法服务体系,设立巡回法庭、调处工作站两个平台,联动社区、人大联络站点、司法所、社会力量等,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群众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倾心化解

物业纠纷

物业费不高,一般家庭都能承受,但嘉和城小区常常会出现居民拖欠物业费的情况。

“我不是故意拖欠物业费,但我家的墙面质量有问题,物业未给予修复,我们一直在交涉。”

“我买的是二手房,上家遗留下来的物业费为什么要我承担?”

“安保措施不力、保洁不到位,和我交的物业费不匹配。”

在审理案件中,五塘法庭法官发现,很多业主经常会将开发商遗留的工程质量、配套设施等问题归责于物业公司。

为解决业主反馈的诸多问题,五塘法庭充分运用该院2023年5月在嘉和社区设立的民族团结进步巡回法庭,根据案件受理情况,不定期选取相邻关系、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件,到社区开展巡回审判,帮助业主区分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业务范围及责任,使巡回审判成为生动的“法治公开课”。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

为了规范物业公司各项服务内容,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从源头防范物业纠纷的发生,五塘法庭积极向物业公司发出司法建议书,从物业服务内容公开力度、加强公司管理制度的执行和员工服务思想建设等方面向物业公司提出了建议。

该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某物业公司在收到司法建议书并经自查和研究后,向法庭回复函称其将采取线上与线下同步公开物业服务内容,调减物业收费,并完善服务标准、加强员工培训、改进工作方法等措施,以提升物业服务质效,缓和与业主的对立情绪,努力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良的物业服务。

当好社区的

“吹哨人”

“绿地城 B区某栋301、401号业主因生活噪音问题,存在较大矛盾难以调和,你现在能过来帮忙调解吗?”社区调解员接到绿地城物业楼栋管家反馈后,立即前往现场了解情况。

“考虑到之前双方矛盾较大,经常相互报警,见面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冲突,法官建议我变换工作方法,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与双方分别沟通,同时从他们的作息习惯入手,引导当事人多换位思考。”社区调解员表示,因五塘法庭有过相关案例且上过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所以调解员在前期掌握楼上楼下住户双方基本情况后,就该起纠纷的矛盾点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与五塘法庭法官交流了意见。

“建议楼上住户提醒孩子早上起床后尽量在客厅玩耍,并在客厅铺上地垫,避免直接影响楼下住户早上在卧室休息;楼下住户晚间也要控制好自家音响的播放声量,减少对楼上住户休息的影响。”最终,社区调解员的建议获得两家住户的认可和接受,困扰两个家庭的邻里噪音互扰问题基本解决,邻里关系得到缓和。

为主动将司法职能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族老调解”的品牌优势,兴宁区法院联合兴宁区三塘镇党委政府在嘉和社区设立了“族老调处工作站”,通过从社区的工作人员、居住的热心群众、各行业的专业能手中聘请“族老”调解员进驻工作站,开展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社区调解员作为矛盾调处的“吹哨人”,能够第一时间知晓社区存在的矛盾,充分发挥其个人熟悉社区情况、及时现场查看、了解邻里关系、后续回访方便等优势,给予矛盾双方当事人更多的倾诉机会,架起法院与当事人化解纠纷的桥梁。

系紧民族团结的

“纽带”

嘉和社区具有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混居着汉、壮、蒙古、瑶、侗、维吾尔等民族群众,南北差异、风俗信仰均有不同。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凝聚人心、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

兴宁区三塘镇嘉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韦敏华介绍,“族老调处工作站”非常便利,除了聘请的社区调解员能快速化解邻里、物业纠纷外,还聘请了精通本地方言的“族老”调解员对于化解发生在少数民族居民之间的各类矛盾纠纷也非常有效。

此前,住在嘉和城社区的蒙古族同胞黄某和壮族同胞林某因借贷产生纠纷。之前,林某以生意周转为由向黄某借款5万元。借款到期后,林某多次以各种理由延迟还款。黄某催债之路陷入困境。

受五塘法庭委托,“族老”调解员快速联系到双方当事人,邀请他们到社区的矛盾调处中心了解情况,以便找准解决矛盾纠纷的突破口。

在“族老”调解员的耐心劝说下,林某吐出了“隐情”。原来,借款的5万元本来是投入订单生产,完成订单生产任务后,货款支付到位就可以还钱给黄某,但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客户无法支付货款,导致订单生产任务完成了,货品却没有销路,资金回笼困难,所以才未能按时还款。现在,林某已找到下家接收该订单货品,准备交货。

经“族老”调解员沟通、协调,双方达成协议,黄某同意再给林某两周时间凑钱。最终,矛盾得以化解,同时也营造了社区各族群众互谅互让,文明团结的良好氛围。

“其实我们就像润滑剂,让社区居民减少困扰或隔阂,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自2023年5月调处工作站成立以来,“族老”调解员共协助法院化解社区矛盾纠纷200余件。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2024年5月10日A4版

编辑:黄莉艺

校对:伍彬

初审:余跃

复审:王玉梅

终审:卓晓阳

有态度 | 更权威

微信ID:NNZJFY

官方网站:南宁法院网

nnzy.chinacourt.org

即刻关注南宁中院

即刻关注南宁市中级法院”官方微博

打开抖音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刻关注南宁中院”官方抖音号

即刻关注南宁中院”官方视频号

微信投稿信箱:nnzy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