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是供行人通行的道路,也是城市交通中最基础、最基本的配套设施之一。但近日,不少市民反映,昌平区部分人行道存在管理不到位情况,不仅影响市民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市民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城市细节问题管理,尽快修复城市“脸面”。

那么,昌平区人行道状况到底如何呢?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昌平区人行道通行条件总体良好,但也有诸如被占用、“断头”、路面质量差等问题亟需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单车、电动车挤占地铁口人行道

占道:各类车辆“占便宜”

“全是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你看密密麻麻,摆放混乱,这谁能管管啊?”张先生说,自己每次出来遛弯儿,看到这段路心中都愤愤不平。日前,在地铁昌平线朱辛庄站西侧,市民张先生指着一段路发出质疑。眼前这段长约100米的路段,不仔细辨别很难分出这原是一条人行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段人行道已被上百辆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挤占得满满当当。来往的行人途经此处,也只能移步到回昌东路辅路的非机动车道上。“每天接小孩也不安全啊,非机动车道上有时候也停着共享单车,而且经常是快递车、外卖车,‘嗖嗖地’一下就从你身边过去了,速度太快了。”路过的陈女士说道。

附近保安告诉记者,周围各色车辆占用人行道的情况存在已久,工作日情况更严重。“具体有多久记不起来了,感觉一直都这样。”该保安表示,“此前也看见过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前来整治,周边社区也开展过宣传教育,但是效果不明显,往往头一天清理了,第二天又这样了。”

“他不光这段占着,其他地铁口跟前也这样啊,只不过没这儿严重。”张先生表示。记者在昌平区人流量大的地铁站走访发现,多条人行道都或多或少存在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挤占的情况,一些市民也“习以为常”,走到被占用的人行道上取用单车或者电动自行车。

更有甚者,不少车辆还占据盲道违章停放。在中石路两侧的人行道上,停满了各种机动车,一条盲道从密集的车辆底盘下穿过,过往行人经过此处,也只能从剩下不到1米的人行道上侧身而过。“视力正常的人从这经过,虽然难走,还勉强可以通行,这要是盲人经过,可怎么办呢?”市民郑女士表示,此前她还通过北京交警“随手拍”移动客户端反映过此问题,但也未见成效。

坑洼:高低不平路难走

下午2点,64岁的陈阿姨推着装满蔬菜瓜果的小推车,颤颤巍巍地走在城北街道建安里社区南门门前的人行道上。“刚刚深一脚浅一脚走来,确实有点困难。”陈阿姨说,这条人行道的破损已有好几年,“希望相关部门整治一下。”

“这段是最严重的,但要说路面问题,那可不止这一段啊。您从这条路一直往东走,几百米的人行道坑坑洼洼的不少。”居住在附近的杨大爷表示,老年人就怕人行道不平整。

建安里门前这条道路为府学路,旁边人行道路面地势高低不平现象明显,最严重处高低落差约有5厘米。尤其是人行道靠近便道树木的部位,多处路面都已挤压变形,与人行道边缘石呈现出较大倾斜角度,个别人行道地砖之间存有裂缝。

“晴天不好走,雨天有积水,简单说就是这么个情况。”杨大爷认为,府学路上每天来往的人流量很大,附近还有不少社区、学校,这样的人行道路况早该修理,但不知什么原因,自己没有见到过有人前来修补人行道。

不仅如此,在距离此处不远的326路公交昌平东关站站台东西向人行道路面也破损不堪。记者现场看到,该站台共有326路、376路、870路等10余条公交线路停靠,期间,十余名乘客下车走到此处,因为不留神会被绊一下,不少骑电动自行车的市民也表示,经过此路段会产生明显的颠簸。“上次在这乘车的时候,就看到一位老太太下车没注意摔了一跤,真是挺危险的。”居民王先生说。

缺失:“瞻前顾后”挺心累

早上8点,定泗路上车来车往,每当东西向错车的时候,行人就要尽可能靠边,“瞻前顾后”,甚至停在原地。“这是我们每天出行的必经之路,没有人行道,真的不方便也不安全。”家住沙河镇豆各庄新村的李先生无奈地说,定泗路一直缺少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这条路也成为了小区居民日常通行的一个小障碍。

记者在现场看到,定泗路上也未设置人行步道和非机动车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未实现分隔。“就这条路,每天早高峰去地铁站,行人是最难走的。”李先生说,由于该路段并不宽敞,地上缺乏较明显的交通标识,加之路边还经常停放小汽车和共享单车,行人要想从容走路,往往十分困难。“经常是人让车,而不是车让人。双向都有车的时候,行人走路就只有贴边‘列纵队’了。”李先生疑惑,难道不具备修建人行道的条件?“东西两边各修一条半米宽的人行道,比路面高个十厘米,也会安全很多啊。”

走访中,也有不少居民认为没有人行道出行不便,但原因主要是路侧的社会车辆乱停放而导致。“人行道修不修的先不说,路边经常停着车,这就挤压了原本并不宽敞的道路。”不少居民表示,只要乱停车整治得当,行人的通行条件自然就会好得多。

记者手记

人行道“还路于民”

需各方共同努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行道上出现“人难行”的问题,虽然有规划建设不合理的原因,但更多还是由车辆违停、占道经营等行为所致。

让人行道“还路于民” 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而眼下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对市民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维护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沿人行道设置醒目提示牌,相关部门加大巡逻监督执法力度,在劝止的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停车场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公共设施基础上开辟出新的停车场位,缓解停车泊位不足问题;相关部门应该主动开放停车场地,满足人们正常停车需要,并将开放停车场位情况纳入文明单位考核之中。

城市的核心是人,让人的生活环境更美好,就是让城市更美好。近年来,乘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东风,昌平区人文环境已经越来越好,相信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类似人行道上“人难行”这样的问题会得到解决,昌平区也一定会在冲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千方百计创造美好生活,打造更美好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来源:昌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