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谜语曾风行一时,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古代人物。有的人回答是,屈原,即屈服于美国原子弹;有的人答是苏武,意思是苏联武力所致;还有的人回答毛遂、蒋干,顾名思义,就是中国14年抗战的结果;当然,也有人说是共工,就是各个参战国共同努力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偷袭珍珠港

其实,这几个谜面代表了大家对于日本最终投降原因的不同理解。给出屈原答案的人,将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武器原子弹,视为日本最终投降的关键因素。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如果二战时期美国没有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日本还能顽抗几年?

一年都顽抗不了。

1945年7月16日,美国的第1颗、也是世界上第1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阿拉戈多沙漠爆炸成功。只过了短短二十天,原子弹这个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为强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被投入了战争。因为当时的德国已经投降,美国将当时仅有的两颗原子弹,分别在8月6日和8月9日,投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子弹

被原子弹轰炸之后,被原子弹巨大的破坏力震惊的日本统治者很快失去了抵抗意志,真正的日本二战罪魁祸首日本裕仁天皇表示:“敌既已使用此种武器,则战争继续更不可能”。6天之后,日本天皇广播了《停战诏书》,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

使用原子弹之后,仅过几天日本就宣布投降,似乎正是原子弹巨大的破坏力,使得日本失去了抵抗意志。但是,原子弹的作用虽大,但也仅仅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重要固然重要,也极大的减轻了登陆作战后盟军有可能的伤亡。但是,原子弹从来不是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

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话说:“如果认为原子弹决定了日本的命运,那将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在第一颗原子弹落下之前,日本的失败已成定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首相丘吉尔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在使用两颗原子弹之前,日本在盟国的打击之下,已经穷途末路,灭亡的时间也指日可待。经过4年的太平洋战争,美国用自己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生生淹没了强大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此时的日本海军几乎已不复存在。

作为一个岛国,一旦失去海军的屏蔽,日本将毫无还手之力。而同为岛国首相的丘吉尔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说出了原子弹落下之前日本败局已定的说法,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比英国更为了解海军对于一个岛国的重要性。

而且,日本陆军此时的精锐也几乎丧尽。在最惨烈的中国战场上,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日军陆军精锐部队大量的被消耗在中国战场上。同时,在太平洋战场和东北战场上,美军和苏联红军也不断给日本陆军带来巨大的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平洋战争

虽然此时日本号称还有700万军队,但是,这些军队甚至连步枪都无法配齐,重武器和弹药等后勤补给更是奇缺。而此时的盟军,在已经彻底消灭德国之后,几乎可以集结全力对付日本,且不说装备,单单军队数量就超过3000万,完全不是日本所能比拟。

因此,盟国从未怀疑自己的胜利,所唯一忧虑的,只是登陆日本之后面对疯狂的日本疯狂反扑,给部队带来更大的伤亡。

其次,原子弹的威力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二战时期美国在日本投掷的两颗原子弹,也就是小男孩和胖子,威力并不像如今的原子弹,动辄相当于数百万吨TNT炸药的当量。当时的小男孩儿,实际威力仅相当于1.4万吨TNT,胖子也在同一个数量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子弹

虽然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和长期带来了数十万人的伤亡,但这些伤亡,只是日本平民而已,军队伤亡屈指可数,日军的战斗力并没有受到破坏。即使是平民伤亡,两颗原子弹带来的伤亡,也并没有日常空袭对日本带来的伤害多。

最重要的是,当时由于时间、原材料、制造方式、能源等诸多原因所限,美国倾其全力所制造的原子弹也仅有两颗,也就是说,当时的盟国并不具备“核平”日本的能力。原子弹的威力更多地在于震慑,使得日本面对这种巨大的武器彻底失去的最后的顽抗之心。更将其所谓“一亿玉碎”的妄想彻底破灭。

最后,以日本“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依然不回头”的顽固特性,日本的确有抵抗到底的计划,甚至组成了所谓的一亿玉碎。他们连妇女、儿童都武装起来,决定在日本本土决一死战。但是,此时的日本其实已经完全不具备决一死战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寇的“一亿玉碎”

在现代化战争中最为关键的工业实力,经过盟军夜以继日的轰炸,日本曾强大一时的工业生产能力几乎不复存在,日军绝大部分武器装备也难以得到有效供给。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此时的资源在战争的消耗和封锁之下,日本人的日常生存都难以为继。

此时,日本的农作物产量已完全无法供应日本本土8000万人口的正常生存。其实,盟军即使不投原子弹,也不需要登陆日本,只需要将日本彻底封锁,并继续对日本进行全面空袭,用不了一年的时间,日本就能生生饿死一半以上的人。

因此,日本的所谓“一亿玉碎”,从头到底,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它最多只是日本要挟盟国谈判的手段。无论有没有原子弹,日本的失败早已成定局,而且,这场失败的拖延的时间也不会多久,最长也不会超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