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东京审判大法官梅汝璈,凭借一己之力将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然而在18年后,他却下场凄惨,差点连法袍都被烧掉,民族英雄为何会落到如此下场?

“我死后,请把我的法袍和东京大审判的判决书交给博物馆,这是我最后的愿望。”1973年,梅汝璈在病逝前,留下了这最后一句遗言。

结果梅汝璈的法袍时,他的孩子只觉得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这上面,书写着中国人坚韧不屈的精神。

可谁又能想到,这件意义重大的法袍,曾险些被火烧掉呢?

梅汝璈曾就读于清华,留学于美国斯坦福,最终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法学博士的称号。

1926年,山河凋零之时,梅汝璈当即带着满腹学识,回到了祖国,成了山西大学法学院的教授,而他的人生也从此刻开始发生了剧烈的转变。

在这片土地上,他见到了外敌入侵,看见了无数民众生活水深火热,死于战乱。

这让梅汝璈心痛万分,他四处奔走,希望能够拯救更多的民众,可是由于国力衰弱,连带着民众的苦难也被外界视若无睹。

1945年,随着日军投降,中华大地终于迎来了新生,梅汝璈也收到了一纸令书,他要代表四亿国人,前往动静讨回一个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踏上征途开始,梅汝璈就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一场不亚于抗日战争的战斗。

然而在审判仪式上,梅汝璈却发现,明明中国是第一个接受投降书的国家,可是却排在了英国等国家的后面,梅汝璈当即开始控诉法庭的不公。

在他的据理力争下,中国的位置终于不断前移,排在了第二位。

一场针对日本裕仁天皇的审判很快就开始了。

梅汝璈提出:日本的天皇制可以保留,但是裕仁必须下台,选出新的天皇继位。

只是当时人们对于裕仁的处罚仍旧抱有不同的意见,所以经过投票,裕仁还是躲过了刑罚。

梅汝璈心中愤恨不已,这也让他看清楚了一点,尽管中国已经胜利,可是在国际上的敌人依旧很多,要想真正在国际上挺直腰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针对裕仁天皇的审判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东条英机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梅汝璈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用尽毕生所学,让这些人伏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经过审理,这些人的证据确凿,最终被送上了绞刑台,接受了应有的惩罚。

可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日本人的滔天罪恶,怎么能是这些人就能够敷衍了事的呢?

为了让全世界更加清晰的看到日本的丑恶嘴脸,梅汝璈和同事们尽心尽力,写下了10多万字的判决书,为无数受害的国人伸冤。

这份史上最长的判决书,写完了中国的苦难,冷冰冰的文字下,满是血与泪。

最终梅汝璈幸不辱命,完成了审判日本的任务,而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梅汝璈接到中央的邀请,出息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成立大会,还在这次会议上见到了周总理。

梅汝璈一直奔波在外交事业的第一线,致力于收集当年日军侵华的真相,让更多的人知道当年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时代的发展终究不是梅汝璈一个人能够抵抗,随着局势陷入动乱,梅汝璈也避不可免的受到了影响。

他的法袍险些被烧掉,梅汝璈拼死保护,才终于守住了这件法袍。

没多久,梅汝璈就因病离世了,那件法袍和东京大审判的判决书,也被送进了博物馆,得到了妥善的保存。

想来梅汝璈的用意是,希望后人用于铭记这段历史,居安思危,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