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首个“社村”合作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在石正镇拉开序幕,为村集体经济培育“造血”!

石正镇南台村的平远“社村”合作粮食种植基地,两台旋耕机正在来回穿梭、翻整地块,将一片片杂草夷为平地,打田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伴随着机械运转的轰鸣声,旋耕机齿轮旋转,不一会儿,土地变得松软、平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全域综合整治土地小田变大田的项目,我们村两委干部把村民的土地进行集约,由村委做业主,由运营公司进行全程托管种植丝苗米。”南台村支部书记谢平山告诉记者,该村经济联合社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与县供销社、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社村”合作共建项目,目前该村已经集约近400亩土地,项目的前期备耕打田工作已经陆续开展,预计到这个月20日前可以全部打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试点镇,石正镇各村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动员农户。“目前,全镇已经流转了土地1000亩用于种植丝苗米,打造成石正千亩方田丝苗米种植基地。”该镇党委副书记曹锋玫说,通过发展主导产业,不断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也为石正镇下一步组团培育典型村发展主导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社村’合作模式是这样的:利用村集体来流转集约土地做业主,我们运营公司的全程社会化服务,订单农业经营,通过这种模式来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以及带动产业提升。”运营公司梅州市平远县供销远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平远子公司)负责人李丰介绍道。目前已经在石正镇开始第一批的试点,预计今年全县预计实现3000亩。

据了解,自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来,平远县供销社坚持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积极从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出发,按照“社村”合作、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县供销社为主导,“社村”合作运营公司为载体,“订单农业”为模式,“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县域主导的“社村”合作运行机制,推动供销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势互补,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上下贯通的县镇村经营服务体系,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来源:掌上梅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314万起拍

多项指标超标

加 小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