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红海危机都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无人机在现代化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在亚太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中国罕见的公布了一组意味深长的数据:中国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持无人机操控员执照19.4万人。

很多人对这个数据没有概念,举个例子:俄罗斯此前公布2024年战场报告中,称1700多个无人机班组和1500多个FPV无人机操作手功勋卓著。仅仅是1500多个FPV无人机操作手就能将在俄乌战场上担任俄罗斯这个军事强国的“主攻手”,而中国的FPV无人机操作手近2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3倍的差距,这个数据算出来的时候我头皮都麻了。就像中国一个重装合成旅能够横扫全球任何一个中型国家,而这样的重装合成旅中国有29个。

现如今,俄军平均每个月击落的无人机超过10000架,每天超过300架,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个数据不真实,但毕竟是2000公里的广袤战场,且无人机造价几千美元一台,这样的数据并不能说夸张。

我们先假定这个数据就是真的,意味着俄罗斯这个军事前三强,每天应对的无人机数量也是有上限的。

但中国不一样,126.7万架还只是中国民间无人机的数量,中国军用无人机的数据还未公开,而公布的民间数据就足以让美西方感到震惊,同时也是对他们的警告,如果还想在南海、台海搞事情,就要做好中国利用庞大的无人机群摧毁美军舰队和西太地区所有军事基地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并不是夸张的吹捧,因为俄乌冲突双方已经检验了该战术的可行性。很多人其实不清楚,俄乌双方在战场上使用的小型无人机其实都是来自中国,和大规模的火力覆盖不同,无人机在战役、战术和部署方面没有什么高地差距,但它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能够兼任情报搜集、目标监视、后方侦查、火力配比等军事资源。

不过这需要庞大的现代化信息能力做支持撑,俄乌双方都不具备这个能力,但对中国来说却是易如反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蜂群战术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数百上千架无人机他统一指挥,且蜂群内部的每架无人机都能共享彼此探测到的情报,并快速进行处理和战术应对。信息化能力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点,然后通过分发任务,例如:火力打击、侦查、中继通信等等,这远不是十几架无人机拼凑出来的雏形编队能够比拟的。

中国在民用无人机领域已经在全球做到了垄断地位,军事方面更是冠绝全球,中国电科智能院也曾对外公开展示大规模蜂群无人机技术的战术,近百架无人机从出动、分散编队、打击等,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智能水平极高。

这种技术目前只有中国可以实现,美国海军曾进行过模拟实验,8架无人机对宙斯盾舰艇进行模拟攻击,就至少2架突破防御,对舰艇上的雷达、近防炮等关键装备构成威胁。

而在解放军的模拟打击演习中,这种上限已经从个位数提升到了四位数,数千架无人机同时的协同作战,即便是美国一支满编的航母战斗群,也基本不可能抵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航母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但整艘航母打击群最多只能配备1886枚导弹,考虑到反潜、反舰等综合因素,实际上的防空导弹数量至少要削减30%。数千架无人机全体突防将会在极短的时间消耗完防空导弹数量,然后利用隐身无人机携带的导弹摧毁舰体。

蜂群无人机能够利用协同作战,在战场上创造出压倒性的优势,那么中国民间126.7万架和解放军数量不详的军用无人机,这一支力量出现在战场上,饱和式的打击能够摧毁敌方任何高价值目标,为后续的海空力量提供进攻通道,实现最小的损失完成最大的战争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