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长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20多年,他回忆说毛主席爱护百姓,一生有三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怕老百姓哭

毛主席经常走访群众,最怕有人哭。

1948年5月8日,毛主席同一行人乘车前往西柏坡。路上见到一个小女孩生病,他立即让司机停车,让随行的医生朱仲丽替小女孩诊断。

治病需要消炎药盘尼西林,当时属于奇缺药品,朱医生手里只有一支,她舍不得用。

毛主席下令,立刻用药!救活了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妻子贺子珍回忆,“毛主席并不喜欢落泪,但他最害怕的就是看见老百姓们的眼泪,如果听到他们的哭声,自己就也会忍不住跟着掉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怕老百姓受苦

1950年安徽暴雨,淮河流域洪水泛滥。

毛主席看洪灾情况报告,“群众来不及逃走,失足坠水,在树上被毒蛇咬死,抱头大哭”时,毛主席仿佛身临其境般,潸然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批复:“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8月份务必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

整治淮河工程很快开启,洪水得到了有效的管理,毛主席的眉头才渐渐舒缓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怕老百姓骂

毛主席民主作风,就怕老百姓骂。

1933年4月,红军机关迁到了江西瑞金城外的小村子沙洲坝。

毛主席外出,看到很多百姓来来往往挑水,需要走好几里路。他看桶中的水,不仅脏,仔细看还有小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询问挑水妇女,得知沙洲坝村本来就缺水, 喝的都是这浑浊的水。红军来了以后,吃水更加紧张,老百姓都在骂政府。

第二天,毛主席组织红军干部干活,把一个山岭下的泉水引出来,暂时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题。

为了彻底解决吃水问题,毛主席组织人打井,打好井,井底铺上木炭和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洲坝村终于吃到了甘甜的井水,村民感谢红军,这口井被称为红军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