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夕,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并不死心,反而叫嚣要保住中国的一块领土,就算不要国土也要将这片土地掌握在日本手中。

这片对日本至关重要的土地是哪里?为何对日本有如此大的魔力?

这一切还要从头开始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日本向中国东北的移民计划

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就已经对中国东北觊觎已久。

甚至在1872年,就派出陆军少佐池上四郎等三人潜入东北,以外务省官员的身份,调查了南“满洲”的地形、物价、交通等情况。

1877年,日本陆军中尉岛弘毅在东北考察二百多天,进一步探测了东北的军事情报。

此后六年的时间里,日本不断派出各情报人员刺探东北,获得了大量秘密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883年,第一批日本移民正式进入东北。

只不过这批移民并不是普通日本人,而是日本右翼分子,主要任务就是隐藏在东北百姓之中,源源不断为日本输送情报。

到了1890年,日本邮船将航线延长至辽宁营口,且日本多地到营口的航线也相继开通,使得日本商人也终于可以自由来到东北。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日本穷人无以为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中国东北,成为修建铁路的工人,或是从事为日本人服务的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越来越强,且越来越多的日本移民在东北形成势力后,日本政府也看到了移民日本的好处,开始公开招募前往东北的移民,尤其是农业移民。

更重要的是,这批日本农业移民经过了层层挑选,有退役军人,也有经验丰富且富足的农民,服从性极强,而且居住在中国的意愿也十分坚定。

没过多久,日本政府就先后在东北进行了三次大的农业移民实验。

据统计,从1905年到1931年,共有3600多日本人进入东北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此时日本人在中国东北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4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这24万日本移民更成为关东军的“预备役”,使得日军可以随时补充兵力。

同时各行业的日本人在受到庇护的时候,也在源源不断为本国提供情报和物资,成为日本侵华的重要力量。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日本政府将移民对象从农民变为军人,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移民,共2900户、7296人。

等到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制定了全面侵华政策。

为了彻底掌握东北,日本当局制订了500万人的移民计划,企图将东北变成日本人的领土。

好在经过我国人民的奋勇抗争,日本的计划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时,日本共向东北移民32万人,而这项被当成国策的移民计划,也因为战争的结束而破产。

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并不甘心,更不想放弃在东北的部署,许多人甚至宁愿丢掉日本本土,也要保住东北这片土地。

日本如此看中东北的原因,还要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觊觎中国东北的原因

甲午海战之前,日本掀起了一场明治维新运动,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

日本工业也开始大规模增长,各行业都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

但也因为日本同时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国内资本主义发展太过迅猛,造成了严重商品剩余。

更重要的是,工业发展还需要大量廉价工业原料。

而日本国土有限,人口严重不足,购买力和生产能力都有限,无法从国内获得原料,国内市场也无法满足资本主义的需求,急需获得更大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农业连年萧条,国内掀起了多场粮食暴动。

与此同时,国内工业生产也开始停滞不前,大批失业的工人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阶级矛盾越来越激烈的日本,为了国内的稳定,只能通过战争来转移矛盾、解决国内难题。

甲午海战过后,日本取代了清政府的亚洲之主地位,也意识到清政府的软弱和无能,因此产生了通过掌握中国来制霸亚洲的想法。

而中国地大物博资产丰富,且劳动力较为低廉,尤其是东北地区与日本相距较近,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原料。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日本最合适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日益严重,在发展军国主义思想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培养出更多军国主义分子,宣扬法西斯思想。

随着西方各国通过殖民进行原始积累,工业迅速发展的日本,也必然会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最为严重的是,日本人口增加的同时,狭小的领土无法满足需求,还要受到台风、地震等影响,进一步加重了日本人的生存危机。

到后来,日本的耕地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最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石油和铁也供不应求。

为了“生存”下去,日本将殖民当成基本国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二战爆发后,西方大国不仅要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还受到战争不同程度的波及。

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对外扩张已经成为常态,日本也随之加快了侵略的步伐。

总而言之,不论是封建军国主义思想的推动,还是为了生存的错误手段,亦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捷径,日本都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侵略之路。

而作为与日本比邻的天然宝藏,中国东北就成为日本人眼中的一块肥肉。

日本内阁高官曾提出,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利益息息相关,而能否实现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则关系到日本能否在亚洲获得更大的利益。

随着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脚步的加快,日本所获得的利益就越多,也就越舍不得放弃东北这片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日本对中国东北的迫害

自从将魔爪伸向东北后,除了不断向东北移民,解决人口压力外,日本还对东北各个领域进行大规模侵略。

19世纪末,英国曾在东北修建了京奉铁路,沙俄修建了中东铁路。

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取了中东铁路部分路段,还违反与中、俄签订的条约,擅自扩展、增加铁路支路。

为了方便运兵,日本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修建了安奉铁路。

以这两条重要的铁路为雏形,日本逐渐完善了铁路网,方便运送从东北掠夺的物资,更方便了侵华日军的运输。

更加形象地说,日本在东北修建的铁路,更像是一根血管,为日本源源不断输送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铁路外,日本同样以种种手段控制了东北港口。

并在各重要通讯路段建立邮局和通信所,方便与国内外之间进行电报收发,为日后大规模侵略中国奠定基础。

作为东北主要的出口物资,控制了大豆、豆饼和豆油,就控制了东北的商业。

日本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东北大豆进行掠夺性贸易,并大肆开设油坊,将本地油坊排挤出局,形成行业垄断。

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都将东北当成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发展日本贸易;

同时向东北倾销日用品,增强本国经济却使东北贸易被严重破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东北矿产和农业的掠夺,日本人无所不用其极。

在强大武力的支持下,日本抢占多处煤矿、金矿。

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通过构建好的铁路线,源源不断地将煤、黄金等运向日本国内,缓解了一直以来资源稀缺的窘况。

对于东北的大片原始森林,日本人同样没有放过,派出多组专家实地考察,毁坏了无数珍稀树种,却让日本重工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原料。

最重要的是,日本人入侵东北期间,大肆开垦荒地、抢占百姓耕地。

就连移民到东北的日本人,都能获得大量肥沃的耕地,而东北农民却只能从日本人手中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东北农民忙碌一年的收成,除了缴纳高昂的地租外,还要被日军多次剥削,最后连温饱都无法保证。

反观许多移民的日本人,光是凭借着手中租出去的土地,便可以保障基本的生活。

凭借着对东北农业的掠夺,侵华日军获得了足够的粮食,日本国内的粮食紧缺问题也得到缓解,从而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基本保障。

日本对东北的迫害不仅限于农业、林矿业和贸易等,包括渔业、金融业、造船业、造纸业等各行各业,都受到日军的严重破坏,给东北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最令人发指的是,在对东北进行殖民的同时,日军还企图通过控制东北人的思想,掩盖自己的罪行,对东北人进行惨无人道的文化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日本侵略者的文化控制

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逐渐获得了对东北的掌控权,从而将东北当成本国领土。

在不断进行侵略、剥削的同时,也受到了抗日人士顽强的抵抗。

为了彻底掌控东北,日本决定从东北人的精神层面入手,对所有中国人实施奴化教育,培养能够被日本掌握的“良民”

获得东北主权后不久,日本政府利用末代皇帝溥仪急于复国的心理,扶持了伪满傀儡政权。

因为东北曾是满族人的聚集地,溥仪作为满族皇帝,不仅是很多满族人的精神象征,在其他人心中也同样具有一定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溥仪残存的威名,日本人颁布了许多奴役东北人的法律,不断宣扬日本人的军国主义精神,以及关于日本天皇的正面信息。

与此同时,日本人不断扭曲中华文化,宣传东北与祖国分裂后的种种好处。

甚至不遗余力地否定辛亥革命以来的进步理论,想将东北人的思想停留在满清封建时期,以便后期能更好奴役东北人。

尤其在伪满洲成立后,日本将其宣传成一个独立国家,并淡化了日本的侵略行为,让东北人淡化民族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对东北成年人进行扭曲教育外,日本人还对学校进行改制,从小开始培育日本的“良民”和奴隶。

没过多久,东北的教育就被侵略者全权接手,各省关于教育的条文必须经过日本审批。

所有伪满洲时期的学校里,每天上课前都要举行朝会,目的是加强青少年儿童对天皇的认同感,心甘情愿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奴役。

也正是因为日本的教育手段,使得许多年纪尚小的孩子还没等接触到真相,就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帮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亲历者回忆,当时的日语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会说上几句,日本国歌更烂熟于胸。

每到重大节日时,学生们都会先唱日本国歌,再唱伪满洲国歌,最后看着日本国旗和伪满洲国旗同时升起。

接受这种教育毕业的学生,大都成为日本人的汉奸,甚至在内心里就将自己当成日本人。

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大家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可有些人却已经做出了许多伤害同胞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日本能够如此顺利推广自己的奴役教育,还与新闻的配合密不可分。

早在甲午战争之时,日本就意识到新闻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在中国大肆创办期刊。

随着日本新闻业的成熟,加上中日战争的爆发,许多本土报纸被日军毁坏,进一步失去了宣传工具,也阻碍了真相的传播。

在日本实行一系列惨无人道的侵略措施时,为了掩人耳目,日本人在报纸上歪曲事实,欺骗不明真相的群众,为自己披上伪善的外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从肉体到精神上的侵略,日本人从东北获得大量物资,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本国的发展。

也正是因为有了东北这片宝地,最终保障了日本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利益。

所以在日本战败之时,为了不让国内情况恶化到最初的阶段,许多人都不愿意放弃东北。

但东北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论日本人如何负隅顽抗,还是没能打败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东北也终于重归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作为四大古国唯一的“幸存者”,中国之所以能经历种种波折还屹立不倒,就在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人民那敢于牺牲的斗争精神。

不论日本如何谋划,终究会以失败告终。

但历史不可遗忘,我们仍然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移民侵略》东北史地

《日本早期东北移民与九一八事变》兰台世界

《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对东北的新闻侵略及东北新闻界的抵制》民国档案

《试论东北沦陷时期日本资本在东北的扩张》社会科学战线

《简论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中学教育殖民政策特点》牡丹江大学学报

《论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海洋渔业的控制与掠夺》中国农史

《战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经济统制及掠夺》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