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比青年从他们的孤独小房里,更加用充满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的了;没有谁比青年从他们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界世界的了;没有谁比青年更加向远方世界大声呼唤的了。”

青年人的孤独

有一层自以为是的孤独

也有一层欲罢不能的悲凉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尤其男人

因为自恋产生的孤独是一道天然屏障

让人不再产生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

所以社交平台总会变得简单纯粹

大家在小红书抖音找搭子

在探探陌陌找性搭子

本质都是只想把自己的一面暴露给陌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酒吧夜店就成了线下的社交软件

这里可以迅速结识新的陌生人

也可以凌晨酒局散场后大家褪去脸上的潮红

仍然心照不宣的牵手去往下一个地方

但目的性太强的社交

总会把想找其他搭子的人挤到边缘

“别人在夜店灯红酒绿,上下起手,啃得不亦乐乎

我在座位上研究这个花生怎么剥不开。”

homebar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才能在年轻人的生活中风靡

适量的酒精+充满安全感的氛围

可能更容易激发大家产生单纯的社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相比夜店和迪厅

少了一些躁动的荷尔蒙

多了一些安逸和飘忽不定的多巴胺

加上最平价的鸡尾酒畅饮门票

比起花费高昂价格去夜店喝可乐桶来说

homebar给予了年轻人更多的可能性

“其实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还没有homebar这个词,后来大家都在开,多了以后就有了统一的称呼了,那会儿我们管自己叫house party,就是电影里老外去朋友家做客这样,因为我们租的房子比较大,本身就是朋友们在上海的集散中心,后来朋友带朋友,朋友越来越多,干脆就开始收费了。”

“大家也会在这里玩小姐牌和其他的酒桌游戏,毕竟我们酒比夜店好,而且还更平价,最先吸引的肯定也是喜欢逛各种场子的客人,不过玩桌游,还有愿意聊深度嗑的客人也很多,总体部像夜店那么无趣,在夜店大家都像猎手,这里不是,大家都变得更随和,也就不那么急功近利剑拔弩张了。”

——王雪人(上海后门homebar主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客人聚在homebar的吧台前吃瓜

如果真的每个人都冲着可以无限续杯的鸡尾酒来

那homebar的主理人应该会赔的血本无归

与其说是家庭式小酒馆

不如称这里为一家城市共享客厅

主理人也好,客人也好

大家都可以平等得在这里组织不同的主题活动

除了量大管饱的酒精

这里提供的情绪价值才是年轻人消费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陌生人一起过生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需要劳神费力组局的活动都可以在homebar举行——比如桌游

小规模,私密,氛围

是homebar的三个关键词

每天的酒局像在开社交盲盒

一定程度上

主理人的价值观和秉性

也会不断在客人中做出新的筛选

“酒确实是一个情绪放大器,不管是阴暗面还是开心的情绪,都会被放大

目前我们运营了半年,接待过的客人大概有600多位,拉黑了三个客人,都是因为骚扰女生,有人在喝酒游戏中强行搂抱女生,有人喝多了以后总是咸猪手,还有个人散场结束后尾随女生。

这三个人在没喝酒之前都非常稳定,一点没有过分的举动。我觉得这和大家对我们的认知有关系,太过于强的企图心在homebar是得不到满足的,他们可能更需要去商K。”

——王雪人(上海后门homebar主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雪人组织的女性主义小酒馆活动

如果有什么能让一个自己出门的姑娘

放心喝大酒的地方

那应该就只有homebar了

没有开口就想要教你做人的爹味儿大哥

也免去了夜场里过多的男凝

我们都知道

女性从未获得过真正的自由

21世纪可以给予女性的自由

不过是提高了女性出卖自由换取的价值

就在前年

还有相当多的人在互联网抨击

一个晚上在成都赶了几个夜场的女性新管患者

女性+晚上+喝酒=不好

仍旧是大多数人的逻辑

但在homebar

一个六到八小时的精神后院里

大家几乎是平等且安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出门搜瘦

听起来终归是E人的专利

I人在这种0距离的社交场合

似乎只能感觉到不适和尴尬

所以破冰成了homebar

特有的环节

进门先给自己贴上自我介绍的标签

和人格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标签都是人对自己的剖析

以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当人能选择面对自己时

才能真正面对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