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15日晚8点,新加坡伊斯塔纳(Istana,即新加坡总统府)灯光交映,51岁的黄循财在总统尚达曼和全体与会者的见证下,宣誓就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

与此同时,72岁的李显龙在两天前递交的辞呈正式生效,从2004年登顶新加坡权力巅峰,至2024年离任,长达20年的李显龙时代宣告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循财宣誓就职

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新内阁宣誓仪式的致辞中表示:

“感谢李显龙先生在过去的20年间致力于为国家服务,他以卓越的领导能力,践行着他对新加坡人民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龙时代落幕

随着黄循财接棒总理大位,新加坡正式开启“4G”(第四代领导团队)时代,新一届内阁宣告成立,而在新内阁名单中,参照新加坡此前的政治传统,依旧为李显龙预留了相应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内阁成员

作为全球除中国外唯一华人占主体的国家,独立至今60年,经过李显龙之父、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治理,新加坡从一个难以自持、几乎是一穷二白的小型岛国,发展成全球重要的贸易转口港、地区金融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新加坡人均GDP排名世界第五

进入21世纪,李显龙带领新加坡继续前进,20年的时间过去了,新加坡在全球金融、贸易网络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人口从416万增长至592万,GDP规模增长133%,一跃成为亚洲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各项发展数据均居亚洲乃至世界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化的新加坡

纵观新加坡独立后的历史,李氏家族对新加坡的影响力可谓巨大。

独立60年来,父子二人执政期就长达42年。李家长期掌握着新加坡的政治话语权,人们甚至戏谑新加坡为“李家坡”。

李显龙继承了父亲李光耀的外交观,在大国夹缝中找准新加坡的立足点,继续演绎着小国的生存之道。“华人政治家”、“西方好伙伴”,众多标签下,李显龙在其长达20年的任期内,带领新加坡法迎接了一个又一个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氏家族

长达20年的李显龙时代究竟给新加坡带来哪些深远影响?“非精英”出身的黄循财又将带领新加坡走向何方?

一、被庇护的雏鸟

1952年2月10日,新加坡丹戎巴葛的一个小型广场上,29岁的李光耀正在发表着激情澎湃的演讲。

“从1819年起,我们已被英国人殖民统治一个多世纪,二战后的国际新秩序是建立在去殖民化基础上的,新加坡应当争取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初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殖民体系

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在1863年从中国广东梅州迁往新加坡,到李光耀父亲这一代,李家已有较大家业。华人占据新加坡人口的70%,李光耀从小接受的却是英式精英教育。

留英的经历并未让李光耀认同英国的统治,回国后他投身独立运动。就在此次演讲前不久,李光耀刚刚代表罢工的邮差同政府举行了谈判,在工会组织和新加坡民间名声大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的李光耀

台下的听众振臂高呼,一名助手疾步走到李光耀近前:

“竹脚妇幼医院来电,您的妻子为您诞下一位公子”。

李光耀将现场交给副手,自己火急火燎地赶往医院。

抱着襁褓中的儿子,初为人父的喜悦让李光耀感到工作中的阴霾被孩子可爱的笑容冲淡,他拉着妻子柯玉芝的手说道:

“就叫他显龙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光耀夫妇

儿子的降生为李光耀注入了动力,他借助民众的支持在1954年成立了人民行动党。该党成员大都同李光耀一样,是受过英式教育,但支持新加坡独立的精英分子。

李光耀带领新加坡人不懈斗争,英国在1963年承认新加坡独立。同年,国土狭小且无资源维持自身运转的新加坡与马来亚、沙巴、砂拉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

李显龙记得,父亲不止一次地告诉他:

“马来亚可以为新加坡的产业发展提供经济腹地,远比新加坡庞大的国土和人口规模可以为新加坡提供政治保护。不与马来亚合并,弹丸之地的新加坡前景暗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马两国历史关系紧密

新马两地的主要民族均为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只不过比例略有不同。马来人占马来亚人口的63%,华人在当地占37%。

虽然执政的是马华印三族的政党联盟,但马来人凭借人口优势推行“马来人至上”政策,使马来人能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马来西亚仍坚持“马来人至上”

马来西亚成立后,随着拥有大量华人的新加坡的加入,华人占比达44.3%,马来人则为47%,马来人感觉特殊权益受到威胁,族际冲突蔓延开来。

马来人仍在政府中占据主体,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拉赫曼希望将新加坡踢出联邦,削弱华人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赫曼

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国会在新加坡籍议员抵制的情况下,仍以126:0的结果通过决议,将新加坡踢出联邦。

李显龙是在电视中看到父亲的,一脸疲惫的李光耀在记者面前呜咽着说道:

“新加坡被逐出联邦让我感到痛苦,我原以为地理、经济和亲属关系会把我们紧密联系到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年代的新加坡

擦干眼泪的李光耀决定带领新加坡走出困境。虽然新加坡面积狭小,但地处马六甲海峡交通要道,在冷战的岁月里自然不会被忽略。

李光耀开始频繁往返于西方各国之间,接受西方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越南战争的爆发更让新加坡抱上了美国大腿,美国将其定位为美军后勤基地,大量美国电子、能源企业落户新加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

整个70年代,新加坡年均GDP增长超过9%,成为亚洲新兴的工业国。到1980年,新加坡人均GDP为4900美元,而老东家马来西亚仅为1800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港

李光耀引领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同时,他的儿子李显龙延续家族精英教育路线,他先是在父亲安排下于1971年加入新加坡军队,就在同一年,李显龙带着军籍飞往英国,在剑桥大学攻读数学。之后又赶赴美国,在1980年取得哈佛大学行政硕士学位。

归国后,已有9年军龄的李显龙正式进入军队工作,并在1983年成为新军最年轻的准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的将军

李显龙进入军事系统,预示着李家“二代目”的崛起。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城市国家,新加坡毫无战略纵深,为了保卫国家,新加坡建立起了一支7万余人的正规部队,所有新加坡男性公民都要按期服役。

可以说新加坡的国家安全是建立在深深的危机感之上的,毕竟周边任何一个国家的体量都比新加坡大的多。

1984年,已在军中积累了广泛人脉的李显龙脱下戎装。人生的新起点正在向他招手,那里是父亲奋斗半生的地方——新加坡政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入政坛的李显龙

二、李显龙时代

1984年12月23日,刚刚当选国会议员的李显龙走进乌节路上的斯里淡马锡(新加坡总理府)。虽然李光耀从未在这里居住,但年轻时的李显龙时不时的会在这里陪父亲会见外宾,或是打高尔夫。

在大厅里等待他的,仍是父亲李光耀,只不过此次父子相见,彼此使用的是官方身份:

“作为总理,从即日起我任命你为贸易和工业部、国防部政务次官,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你熟悉国防事业;而新加坡日新月异的经济,更会给你展现能力的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里淡马锡

李显龙清楚,这是父亲给予他的锻炼机会,他准备在政界一展身手。

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同时,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李光耀认识到中国发展将给新加坡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70年代起,他开始频繁访华。

1988年9月,李光耀结束新一轮访华返回新加坡,已经升任贸工部部长兼国防部副部长的李显龙到机场迎接。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作为父亲的李光耀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他告诉李显龙:

“我们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土生华人,红色的中国似乎与我们格格不入,但自从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后,我就改变了想法。他谦虚和蔼,勤于国事。中国拥有广袤的国土和庞大的人口,他们势必会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光耀的眼光

中新互动频繁,但新加坡在同中国正式建交的问题上却小心翼翼。李光耀向来以“务实”著称,特别在冷战大背景下,为了避免西方和周边排华国家把新加坡认为是“第二个中国”,李光耀在对华交往上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他曾表示:

“只有周边国家都和中国建交了,才到新加坡”。

因此,东南亚国家大都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同中国建交,而中新直到1990年才正式建交,在当时东南亚10国中仅早于文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在东西方之间玩“平衡外交”

中新建交1个月后,李光耀在1990年11月初与美国副总统奎尔签署协议,允许美军进驻新加坡。

协议签署1周后,67岁的李光耀卸任新加坡总理,但他通过转任国务资政,在新加坡保有巨大影响力。在吴作栋总理的新内阁中,38岁的李显龙出任副总理,在新加坡政坛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作栋

李光耀名义上辞去了总理一职,仍以国务资政的名字对新加坡发号施令。新加坡人也知道,李光耀退而不休,仍是新加坡的“隐形总理”。

同时期,李显龙出任副总理并主导新加坡经济工作,带领新加坡抗住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并推动新加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李显龙在人民力量党中的地位跃升至二号实权人物,仅次于总理吴作栋(吴担任该党行政委员会秘书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龙(左二)就任副总理,左一为吴作栋

人民力量党是李光耀等人在20世纪中叶组建成立的党派,主要由华人精英组成。新加坡独立后,该党始终占据着国会多数议席,一直稳坐执政党之位。从李光耀到吴作栋,新加坡总理均由人民力量党行政委员会秘书长出任。

李显龙在政府和人民力量党中地位的提升,预示着他将接过新加坡的最高权力,李氏父子二人在新加坡拥有极高的政治话语权,并且掌握国家金融命脉,新加坡甚至被戏谑为“李家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力量党的支持者

2004年8月,63岁的总理吴作栋宣布辞职。总理府前的草坪上,副总理李显龙举起右手宣誓,接棒成为新加坡独立后的第3任总理。

在直播中,人们看到了新任总理李显龙的致辞:

“我们虽然渺小,但我们永不言休……未来由我们创造”。

新加坡民众对这位新总理表示出极高的支持,新加坡正式跨入“李显龙时代”。李显龙当时未曾想到,52岁的他在新加坡总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0年,直到自己年过七旬、满头白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龙(左一)宣誓就任总理

在留任吴作栋时期主要官员的同时,李显龙也在积极网罗人才,搭建自己的团队。

2005年7月,新加坡总理府走进了一位33岁的年轻男子。李显龙面带笑意的看着眼前这位精气神十足的年轻人,他说道:

“黄循财,从今天起,你的身份是新加坡总理首席秘书,希望你一如既往的为新加坡的发展尽力”。

李显龙对眼前这个叫做黄循财的男人并不陌生,黄循财1972年出生在新加坡马林百列区一户普通家庭,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就近上学”,从未在精英学校就读,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出类拔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循财

在维多利亚初级学院求学期间,黄循财获得政府奖学金赴美留学,先后在三所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1997年,黄循财从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他以经济学家的身份进入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不久后,黄循财调入新加坡财政部,并获得当时担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的李显龙的赏识。

因为前总理吴作栋是辞职离任,李显龙接任时只是完成吴的剩余任期。2006年,新加坡国会选举按时举行。黄循财作为选举团队的核心成员,为人民行动党奔走于各个选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国会选区

最终,李显龙率领人民行动党拿下了84个席位中的82个,奠定了对新加坡政局的绝对控制。

随着自身政治地位的巩固,李显龙开始有计划的为新加坡经济发展寻找新增长点。在巩固新加坡全球重要转口贸易港地位的同时,李显龙大力发展新加坡的金融、旅游等行业,甚至李光耀时期严格禁绝的博彩业,也在李显龙上任后落户新加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的赌场

李显龙还大刀阔斧的对行政机制进行改革,拿出更多的公务员岗位给予年轻人,使新加坡的行政机器摆脱特权化、老年化。

与此同时,李光耀和李显龙的妻子何晶分别担任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的执行董事,控制了新加坡政府对外投资的渠道。李显龙的弟弟李显扬先是就职新加坡电信集团,后出任新加坡民航局董事会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龙夫妇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李显龙抓紧加强新加坡金融监管,同时动用专项资金对受到冲击的新加坡企业给予扶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新加坡经济的冲击。

2008年,黄循财卸任总理首席秘书,调任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成为当时新加坡最年轻的局长级官员之一。新加坡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几乎没有任何能源产出,但庞大的人口产生了较大的能源需求。黄循财在任内推行了多个计划确保能源的可持续性,其才能得到进一步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拥堵的街头

2011年,黄循财迎来又一重要发展,他作为人民行动党党员在西海岸集选区参选,首次当选国会议员,这也标志其政治生涯的开始。

就在黄循财当选议员的这一年,新加坡人均GDP突破5万美元大关,不断向亚洲首位进发。城市中心中高楼林立、道路整洁。古朴的老街区,遍布全岛的绿地公园,间落分布,相得益彰。李显龙领导下的新加坡似乎一切都在蒸蒸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楼掩映下的新加坡国会

凭借出色的成绩单,李显龙带领人民行动党拿下了当年的国会选举,赢得67%的席位,成功连任总理。

虽然守擂成功,但李氏家族在竞选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88岁的李光耀在竞选时向选民喊话:

“人民行动党只会照顾支持自己的选区……不支持也无所谓”。

这一言论激怒了大批年轻选民,李显龙不得不出来给父亲灭火,表示:

“李光耀时期直来直去的执政风格已无法适应当下的政治环境”。

作为代价,李光耀表示将不再出任政府职务,彻底退出了新加坡政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老失言

三、总理的诞生

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迎来了周一的上班早高峰。穿梭的上班族通过网络和报纸读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逝世,终年91岁。

新加坡政府机关纷纷降半旗致哀,民众不惜在国会大厦停灵处前排队数小时,只求瞻仰李光耀的遗容。

李显龙在悼念会上,声音沉重的表示:

“他把一生奉献给新加坡,让新加坡成为一个让人民为之自豪的国家,他的离去对于新加坡和我的家人都是巨大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龙告别父亲

李光耀的离去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可他刚离世不久,小女儿李玮玲就发文指责哥哥李显龙企图让儿子李鸿毅从政,延续家族政治。

一时间,反对“家族王朝”的呼声扑面而来,李鸿毅和李显龙只得出来表示“李家第三代无意从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毅也曾参军

李显龙凭借娴熟的政治手腕,外加合理的金融、移民等政策,带领新加坡游走于中美等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中不断提升着新加坡的发展水平。但面对外界关于是否会产生李家王朝的疑问,李显龙必须给出回答,况且他的身体也在每况愈下。

2015年,李显龙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这是他在1995年患上淋巴癌后第二次患癌。李显龙积极治疗,仍不免感到体力难支。他曾公开表示

“不希望新加坡有超过60岁的总理,但如今却不得不继续留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受治疗的李显龙

2016年8月21日,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突然脸色变得苍白,身体开始往右侧倾斜。国防部长李黄永宏立马冲上台搀扶他。大会暂停一个多小时后,李显龙在掌声中重新上台,完成了演讲。

次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发文称,李显龙是因久站、疲劳和脱水,导致血压短暂下降、身体不适。在医生的劝说下,李显龙休了一周病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人搀扶下场的李显龙

身体情况让年过六旬的李显龙感慨“岁月不饶人”,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领导层接班工作刻不容缓。他曾说:

“大选(指2020年新加坡国会选举)后,我的接班人必须准备就绪,接过领导棒子。”

2018年11月,曾任李光耀私人秘书的王瑞杰王瑞杰被任命为人民行动党第一助理秘书长。2019年4月,王瑞杰升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财政部是新加坡最为重要的部门之一,李显龙在接任总理前,就在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位子上磨砺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瑞杰

王瑞杰走上前台,是李显龙对外界释放的一个重要讯号——王瑞杰被确定为执政党人民行动党李第四代领导团队领导人,大概率将接替李显龙出任新加坡总理。

但是事与愿违,随着新冠疫情袭来,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新加坡经济遭受重创。巨大压力之下,2021年4月,王瑞杰宣布,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已致信总理李显龙表示不再担任“第四代团队”的领军人物。此后,在新加坡内阁改组时,他卸任财政部长,李显龙接班人的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受疫情冲击的新加坡

新冠疫情暴发前,时任国家发展部长的黄循财公众曝光度并不高。2020年,时任卫生部长的颜金勇提出了一个想法,即组建一个团队来领导新加坡抗疫。同年1月,黄循财被选中担任抗疫跨部门工作联合小组负责人,因他经常出席媒体会议、解释新加坡防疫政策而渐渐为民众熟知。

2020年3月,黄循财在国会发言感谢医疗工作者时,一度哽咽并落泪,是他给很多新加坡人留下的难忘片段。

2021年王瑞杰辞任“接班人”后,凭借着防疫期间的良好统筹能力,黄循财再度进入李显龙的考察队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龙与黄循财

在李显龙的安排下,黄循财开始有计划的到教育、国防等重要部门历练,并最终进入财政部担任二把手。

2022年4月,黄循财在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大会上正式被确立为李显龙的接班人。两个月后,新加坡总理公署宣布内阁人事调动,黄循财被任命为副总理。李显龙放假或出访期间,黄循财将担任代总理。

2023年8月,李显龙在一年一度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讲中重新提及了自己的权力移交计划,称越来越多决策权已下放给第四代领导团队(新加坡称“4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国庆阅兵

2023年11月5日,李显龙在人民行动党大会上明确表示,他将在新加坡下届大选前正式“交棒”黄循财,届时他将全力帮助黄循财和人民行动党赢得大选。根据新加坡法律规定,下届大选最迟必须在2025年11月举行。

在宣布交接时间点后,李显龙哽咽道:

“能为国家服务,是我莫大的福气与荣幸……我当总理快20年了,新加坡和人民行动党历经许多挑战磨难……但有些事恒久不变……我们仍然为新加坡全心全意奉献,以为民服为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显龙时期成绩表

2023年10月,黄循财领导团队发布了“新加坡携手前进”报告,勾勒了新加坡将在未来实现的七大转变,涉及教育、工作、家庭、年长者、弱势群体、可持续发展及团结互助。黄循财在新闻发布会上称:

“这不是一份自上而下的政府议程。它集合了各行各业新加坡人的共识,反映了我们的集体志向和对未来的共同愿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循财曾在国防、财政等8大部门历练

黄循财同时表示对于住屋、退休和医疗等国人较为关注的课题,政府已优先落实改变。至于报告中其他建议,预计会在明年财政预算案或接下来一年实施。

近年来,新加坡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挑战,包括地缘政治环境动荡、全球通胀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物价上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国应对风险的能力较低

此外,2020年上一届全国大选中,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低于预期,反对党在国会中赢得史上最多议席,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加坡日益多元化的政治诉求。

如何在2025年国会大选中赢取更多民心,是黄循财将面临的考验。“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是4G团队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棒进行时

李显龙交棒,但并不意味着他彻底退出新加坡政坛。他将出任国务资政,一如他父亲李光耀那样,居高临下俯瞰着新加坡政坛。

李显龙的离任,预示着新加坡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李光耀、李显龙父子执政总长超过42年,占新加坡独立至今时长的77%,可以说,李氏父子塑造了如今成功的新加坡,二人在新加坡民众心中的地位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受民众支持的李显龙

相比之下,非传统精英出身的黄循财在新加坡社会中的影响力尚未形成,李氏父子的极高威望和影响力也将给黄循财的执政带来压力。

当然,黄循财是李显龙经过充分考验后选定的接班人,在这位“平民精英”的带领下,“后李显龙时代”的新加坡将迎来新的发展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