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就有一个家长周一要去见班主任

不知道该如何跟老师沟通?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被请去见老师的经历呢?

服务过太多家长,

部分家长咨询的时候都说:

不知道如何跟老师沟通,

一听要见老师更是头疼!

家长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润滑剂

家长做得好能增加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跟老师的关系

对孩子影响有多重要,我们都知道

一般情况下老师陪伴孩子少说也有几年的时间。

老师跟孩子的关系好不好,

直接影响成绩

尤其偏科的孩子,最开始就是偏科的老师

孩子跟老师的矛盾很大

不去上学也是有可能的!

家长怕见老师,

很大原因是认为被老师教去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就开始有心理压力了

那跟老师沟通有没有技巧和方法呢?

了解方法之前

我们先清楚一个问题

老师叫家长去的目的是为了一起想办法

帮助解决孩子的问题。

不是为了“训”家长,指责家长!

能力再强的老师也是需要家长配合的。

这就像两家公司谈合作,

目的是更好的收益。

老师跟家长配合

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明白这个前提那我们在跟老师沟通的时候

可以放下部分的焦虑和不安了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与跟老师沟通记住两点

“三个不要”和“三个要”

A、三个不要

1、不要唯唯诺诺

孩子犯错了,

或者我们作为家长

哪里没有配合好

老师指出问题的时候

态度上要诚恳,

但不必唯唯诺诺!

成长中的孩子

犯错是难免的

老师也是理解的

即使你孩子学习倒数第一

对孩子该引导去引导

该报辅导班,报辅导班

一起想办法解决才是正确方式

不要在老师面前唯唯诺诺

道理你应该懂!!

2、不要说孩子的不是

我听过很多家长跟老师沟通的时候

老师还没有说什么呢

家长先给老师说了一大堆孩子的“缺点”

美其名曰是让老师多管管孩子

让老师多照顾孩子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

当你说出孩子“缺点”的时候

也就加深了老师对孩子“缺点”的关注

孩子在老师心里的印象分就打折扣了

也有的家长为展现一个好的态度

老师说孩子的问题

家长也喋喋不休

好像终于能找到人“诉苦”一般。

这种态度不但不让人感觉到诚恳

反而伤害了孩子

老师会给孩子打上负面标签!

3、不要给老师添麻烦

我见过有家长遇到问题就找老师

甚至把教育的责任全推给老师

我把孩子送到学校,

遇到什么问题不找老师找谁

这种想法太极端!

不论怎么说

我们当下的教育体制

还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和性格教育

现在老师更多的任务是

教学管理和知识传授

老师做不到

针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

因为我们的体制就是这样的

学校对老师的考核不是看孩子的整体发展

更多的是分数和纪律

老师也没有办法!

一个班里少说30人

多说50人

老师精力时间有限

这么多孩子照顾不过来!

老师面对的是“森林”

而家长面对的只是自己家这棵树

老师更多要的是树与树的平衡

“森林”的秩序

而我们家长关注的是我们这棵树的成材!

什么意思应该懂了吧!

你给老师添麻烦

就会有老师认为你孩子是个麻烦

B、三个要

1、要把孩子错误原因揽在自己身上

孩子在成长,

犯错是成长的附属品

无论孩子犯什么错误

遇到什么问题

家长一定要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比如孩子没写作业

可以说昨天晚上是我哪里哪里没有处理好

所以耽误孩子写作业了

不怪孩子,是我的问题。

态度诚恳的接受老师的批评

再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为什么这么做呢?

这也是为了让老师保持对孩子的好印象

正常心对待孩子

老师对孩子的印象好

对孩子流露出来的就是肯定、赞赏、鼓励

反之则是批评

至于错误

回到家在教育、再引导都可以

2、要在老师面前要夸奖孩子

孩子身上肯定有很多优点

一定要多说孩子的优点

这更是为了让孩子在老师眼里有个好印象

比如老师说孩子调皮捣蛋

可以说孩子是有些活泼

但是这个孩子特别善良

当然夸奖孩子

不是老师说什么都否定

只说孩子都很好

老师提的建议和意见

还是要态度诚恳的听

既然老师能提出来

那孩子多多少少肯定有类似情况!

我们说孩子的优点

也是为了让老师别对孩子有太大意见!

让老师正面应对孩子!

这就像A不断跟你说B有多好

久了也会改变你对B的看法

反之一样

因为人的感觉是会被影响的!

3、要多跟老师沟通

平时多沟通

能力范围内班级和老师

遇到的小问题,

能帮忙得多帮忙

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

如果家长跟老师相处成朋友

那问题就不一样了

家长明事理,懂进退

老师也会多看孩子一眼

但是家长胡搅蛮缠得罪老师

受伤害的只能是孩子了!

多沟通不是无脑“拍马屁”

称赞老师和认可老师当然没问题

但是很多家长群里

无脑拍老师“马屁”就让人很尴尬

可能很多家长本来也不想拍马屁的

只是自己语言组织能力不强

最后给人的感觉就成了无脑"拍马屁”了

这也会被老师看轻!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记住这两点:三个要,三个不要

珍惜每一次跟老师沟通的机会!

老师对孩子的印象好了

态度也会温和很多

孩子接受到老师好的态度

孩子内心得到认可感和价值感

学习上也会更认真。

还有一点做家长的一定要注意

如果孩子回家问跟老师聊什么了

一定要给孩子说,老师对他认可的地方

对他不认可的地方一概不要提!

传递给孩子老师很看好他,

认为他很有潜力这种正面的反馈

千万不要回家把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原封不动的还给孩子

这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