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刚刚在国内公映不久,一个同样冠着“玩家”的电影出现在五一档,难免让人生出几分期待。

但《幕后玩家》看后实在令人失望。当然,对这个电影剧透的事,我们留到最后说,首先撇开电影的故事情节的合理性与否不谈,我们觉得电影在镜头上的处理上,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小编觉得,中国电影实在有必要向斯皮尔伯格学习一点基本的镜头处理技巧。

当然,你可能会说了,斯皮尔伯格那是顶尖级的大导演,怎么能够随便学得上?

问题是,斯皮尔伯格的导演技法真的是那么高不可攀么?应该说,斯皮尔伯格从来没有玩弄什么电影镜头技巧,完全采用的最应和电影核心主题的基本叙事原则,从一出道,斯皮尔伯格也就没有走上欧洲艺术片的邪路上去,而是继承了好莱坞电影的流畅叙事。斯皮尔伯格本人也不忌讳他对传统电影叙事的学习与模仿,比如他对大卫里恩导演的电影《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都心仪有加,把这些影片作为修炼自己电影语言的经典性教材,后来这些影片里的一些处理手法,都被活学活用到他的电影中去。

可见,斯皮尔伯格并没有独创性什么新鲜的电影语汇,他只不过是把已经定型的电影技法,再一次灵动地用到他的电影中去。

应该说,如果一个中国导演把斯皮尔伯格的所有看电影看上个几遍,学习一下斯皮尔伯格的运镜方式,相信至少会使电影不至于那么难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幕后玩家》的导演名不见经传,但我们可以看出,导演也想通过电影本身,来推广自己的导演品牌,比如,我们注意到电影里的鹏远基金公司,就取自于导演任鹏远的名字,只是这个公司在电影里是一个负面形象符号,不知为何导演要把自己的名字贡献出来,由电影来调侃与嘲弄一下。

整个电影的生冷,是人物有大多的冷场,缺乏应有的对话。而我们比照一下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在他的严肃类影片中,斯皮尔伯格一直让人物不断滔滔不绝地喋喋不休,来制造一种镜头相对平淡之下的饱满感,台词的丰满,立刻让电影画面的单调得到了有效遮蔽,使观众根本无暇去注意到镜头里的破绽。

就像最近公映的《头号玩家》中,当进入游戏的幻境的时候,台词是源源不断地涌出,甚至让人根本无法去细看彩蛋中的漏洞与破隙,因为那些彩蛋在电影里仅仅是一个背景,根本不担负着支撑情节的责任,所以彩蛋仅仅是表示有那么一种存在就可以了,电影必须用更切近主题的语言表达来掩盖彩蛋的空洞,当然有一群观众喜欢对彩蛋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但给这些观众研究彩蛋的时间是再刷一遍电影的时候,无论对彩蛋研究得多么深刻,都不影响电影主题的清晰。

相对而言,《幕后玩家》里的人物台词语速太慢,而且没有激烈的语言交锋,比如我们看到唐万里斥责朱楠隐藏了密钥的时候,准备对朱楠动手,这时候,作为被动一方的朱楠,至少会用语言进行相应地还击吧,但朱楠竟然一声不吱,连基本的搪塞辩护也没有,立刻不战而败地落荒而逃。

这也导致了电影里的人物刻画非常的表面化,人物性格根本没有得到有效发育。

斯皮尔伯格电影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镜头的运动性,因为只有运动的镜头,才能吸引观众注意。而在《幕后玩家》里,导演的镜头相当的呆板,配上寥寥的人物对话,让整个电影的叙事越发单调与空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问题是,像这样的惊恐片,至少应该把最激烈的火爆场面放在最后吧,但影片却把能够带来视觉效果的一场追车戏放在半中间的位置,在这里加入了一段不伦不类的追车场面,这个片断,也可能是电影里投资最大的一场戏。电影里表现出的逼车、撞车、翻车直到炸车,仅仅是交待了一场黑吃黑的谋杀,根本无关主人公的命运走向,电影把这一场可视性较强的场面放置在副线角色的人物身上,完全是一种暴殄天物,浪费资源,而且电影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你下面的高潮怎么能跟得上?至少在斯皮尔伯格电影里,如果前面有一段追车的前戏,那么,下面会来一段更奇险的飞机撞山来让视觉奇观不断升级。这一原则,可以看到在《圣战奇兵2》里得到了忠实体现,上海段落是一段驾车逃跑,之后飞往印度的时候,是直接撞在了山头之上。

《幕后玩家》里的撞车,在好莱坞与香港电影里不过是最惯见的一场场景,可以看出,《幕后玩家》付出了努力,也付出了代价,但这个段落毫不关联主人公的命运进展,因为观众关心的是一号人物的命运走向,关注的是他在危难关头的精神角力,现在电影把火爆的奇观用在这个支线上与副线人物身上,既与电影的整体格局不相匹配,也让电影的投资白白地扔进水里。

下面谈一谈电影的情节,存在着严重的剧透,未看过电影的朋友,谢绝进入下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说整个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就是被逼跳楼的商贾的儿子,向逼迫其父走向死亡境地的同伙复仇的故事。电影把这个背景放置在最后的谜底揭开的时候,而直接营造了一个奇谲的前景,就是徐峥扮演的公司老总突然被关到一个近似自家别墅的密室中,难以逃脱。

这个奇诡的开端,的确很新奇,就像冰山的外表,给人一种险峻之感。但随着冰山底部的揭开,我们发现这个底部太过庞大,庞大到这些底部本身,就已经产生了一种惊悚,根本不需要冰山露出来的时候,就能够暴露出冰山底部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影片里的曾雨,电影揭示出他就是那个跳楼自杀的商贾之子,而正是他把徐峥关进了密室里。看起来,电影留下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颇为符合悬疑片“你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的原则,但是,曾雨作为商贾之子,竟然能瞒过身边的合伙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中国的独特国情下,不要说一个朝夕相处的生意伙伴了,就是远在国外的成龙,连自己诞下的一个小龙女都隐瞒不了。现在电影强行而冒昧地推出一个昔日同伴的儿子突然露出真身,承担了复仇者一角,怎么具有说服力?只能说这种情节是在学舌《基度山恩仇记》的模板,但却缺乏任何合理性的铺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雨为了复仇,复制了一个与徐峥家相似的密室,仅仅是为了盗取他的视网膜密钥,这种为了一个本可以一锤定音的复仇行动,而采取的叠床架屋的前期工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而之后,曾雨甚至不惜付诸于暴力行动,把徐峥的妻子绑架捆上定时炸弹,逼得徐峥亡命跳楼,然而奇怪的是,影片最后做牢的却是徐峥而不是那个虽然是仗义复仇但手段却极端残忍的曾雨,整个电影里照顾到场面的惊悚,却脱离了电影的生存环境是一个警察可以全程介入的中国现实。尤其是我们看到,电影里表现的电视台简直成了犯罪分子的传声筒,幕后操纵者不断通过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爆料火爆的新闻,即使现在自媒体已经遍地开花,这样的能够通过电视节目传播幕后操纵者所发布的信息,也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整个电影的情节中,如果剥夺掉想象出来的电视新闻的助肘为虐、剥离掉制造一个巨大密室的庞大工程、再缷载掉用定时炸弹所制造出的倒计时压力,那么,整个电影的合理性还存有一丁半点吗?

用这些不可能存在的部分所营造的冰山基座,来撑出水面的那一小角奇诡,虽然让开头部分的密室奇诡弥漫着让人感到不解的迷津,但随着暴露出的过分宏大的底座,整个电影拼凑起来的那一点奇怪处也冰雪消融一般地无从捉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构思也不是无可挑剔,没有漏洞,比如他的“琼斯探险系列”电影的逻辑线索也多是偶然衔接着延展下去的,但斯皮尔伯格至少能让他的电影里不断充斥着目不暇接的奇观,即使在他的严肃的电影中,也是通过对话的滔滔不绝及运动镜头的不断变幻,来制造一种饱满感与充实感,让他的电影至少给人一种丰实的感觉,而这些基本的功能,可能恰恰是中国现在电影里所缺乏的。所以,我觉得一个导演如果要提高自己电影的吸引力,不妨多一点向斯皮尔伯格学习的精神,多琢磨一下斯皮尔伯格的运镜风格,至少能够让自己的电影不至于偏颇与失重得连及格的分数线都够不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