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子武士》是黑泽明于1980年拍摄的一部历史片。它表述的内容是:一个替代品,如何进入他扮演的角色,被真实的身份感染,从而不自觉地加盟真实情境中的事业。

从某种意义讲,日本电影并没有多少创意,它的情节,可以说是《小偷与警察》的翻版,正如《乱》是李尔王的翻版与改写一样。当一个小偷走上警察的位置之后,不由自主地具备了警察的身份,正可谓是屁股指挥脑袋。

这可能正是一种生活中的无法回避的规律而已。一个人的主观性,最后都要受到环境的制约,成为那个环境的俘虏,从而会改变它最终的使命。人,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存在,还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综合。正像皇帝虽然统治着国家,但是它无法改变着历史的走向,他要受制于外在的环境,当综合起来的社会环境,给他设定了一种框架的时候,他就必须按照历史的必然规律去行走运行。就像道光皇帝,他走到南京条约签订的那一刻,几乎不是受他自己控制的。是整个国土与防御文化体系共同完成的一种发展轨迹。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合力,干预到皇帝的选择,最终形成了历史的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影子武士当从一个盗贼走到主公的位置,他已经身不由已地开始扮演着那个角色,把自己等同于他的原身。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像污染一样,逐渐地侵入到他的身体。

影片开始的时候,一个长镜头,交待了这个盗贼与信玄的见面,被认定为影子武士。信玄的宽厚以及风度,在这一刻开始渗入了盗贼的内心,特别是信玄高瞻远瞩的对统一天下的解释,可能更击中了盗贼开始一味对信玄“草菅人民、杀人如麻”的指责,信玄讲道:“现在四处征战频起,除非有人出来一统天下,否则天下仍会是血流成河,尸积成山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信玄死去后,影子武士在战场上,他感受到了士兵们勇往无前的征战力量,他自己也在枪林弹雨中,逐渐锤炼出镇定自若的个性,从心理上,一支军队,给他注入了主公的灵魂。在家中,孩子竹丸对他的依恋,更使他看到了作为一个家长的本能,焕发了他的潜伏着的人性,他更为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信玄的事业中去。这其中,竹丸问他什么是“风林火山”的内涵的时候,侍卫的回答,可以说是对盗贼的启蒙教育,逐渐地把信玄的军事原则与为人准则注入到他的精神世界中,塑造了他的思想与精神。所以,当在议事会上,他当面驳斥了明知故犯的信玄的儿子胜赖的出兵的请求,这时候,他已经进入到信玄的角色,不自觉地恢复了自我的判断能力。他从影子里找到的这个我,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信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仅在外表上进入了角色,更在思想上开始遵循着信玄的思维方式。联想一下,中国的特型演员到一定的时候,都不自觉地搞混了自己与领袖的关系,甚至在笔迹的模仿上,都把自我当成了领袖,这些人都可以看成是影子武士的现代版。影片揭示出了一个影子如何长出了灵魂,而这个灵魂竟然是原身的。

当影子武士日益进入角色后,却被一个荒谬的原因而拦腰截断了。无论是敌人还是亲人,都分不清他的真假,但是信玄的座骑却能识别出他不是主公,从而把他摔下马来,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从此被逐出王官,离开了影子的宝座。

但是,他的精神,已经融注了信玄的精神,当最后他看到武田家的军队,像刈草一样倒伏在敌人的枪炮下的时候,一种主公的使命感,使他举起了旗帜,冲向敌阵。这时候,我想他不仅仅是影子武士,更代表着死去的信玄,代表着一种精神,完成了他的人生的涅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的情节很简单,但却有一种吸引人的欲望观望看下去。这是因为影片里有一个悬念,就是影子武士的命运将会如何发展,他将如何扮演好角色,特别是他在战场上的一举一动,他进入王宫后如何适应宫庭生活,都让人产生了观看的兴趣。应该说,影片没有大起大伏的情节波澜,始终以一种冷静的观望,记录下外在的人物接触镜头,很少触及人物的心理,很多碰撞,影片并没有加以涉及。比如,宫廷里如何与侍女相处,在影片中基本未作表现,也不敢涉及,因为一涉及就要牵扯到很多问题。所以,侍女发现他身上没有伤疤,不是因为宫帷幕后的接触,而是在从马上摔下之后才发现的。

影片的镜头处理,都以中远景居多,这时候人物的表演便起到很大的吸引人的作用。影片像日本的戏剧一样,镜头采用了一种远处观望的模式,人物在表演中,竭尽全力地夸大动作,比如影子武士的表情,很明显地通过张大铜铃般的眼睛来完成刻画的,人物都很注重外在的形体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头的角度始终是处于同一观望的视角,但景别却发生着突然的急转,这是影片的一个特点之一,就在这种急转之中,人物的动作发生了改变,也产生了节奏。比如在湖边影子武士表述自己愿意扮演信玄的时候,镜头始终是同一角度,但是却有景别大小之别,远景突然接入到中景,然后再恢复远景,使场面并不单调,而是既强调,又不忘整体。这种同一角度的景别的突切,构成了导演用镜的主要特点。镜头可以归纳为“收——放——收”,就在这一张一弛的镜头变换中,人物关系有了位置的变化,有了动作的位移,从而产生一种舒畅的观看快感。这是对这种多用静止镜头表现情节进展的影片风格容易给观众产生厌倦情绪的一种反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在战争场面上,多用小旗表现军队,相当于京剧的写意化手腕。但影片把这些镜头处理成深色调的色彩,产生一种浑厚与天人合一之感。在进攻段落时,人物背景后的红光一片映红了天,都带有一种象征意义,完全是一种舞台色泽的实际运用,影片的注重造型与写意式描写的特点,可以说与日本民族的影像风格达到了一种互用与借用的共振。

镜头的静是以人物的骚动与运动来体现的。夸张的形体动作与人物的表情,构成了影片静止画面里的内在的动力。像影片中的一些马队的镜头,都采用了仰拍的拍摄技巧,表现了马队的那种急促而蛮野的力度,给人的印象较为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