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北京东城区城管委做客“交通大家谈”节目时介绍,今年东城区将重点实施自然博物馆北路、刘家窑路等道路建设,其中自然博物馆北路计划于年底实现建成通车。未来3年,东城区计划新增车位2200个,新增错时共享车位4000个,进一步缓解居住停车难。

近年来,东城区以市民出行需求为中心,持续加大次支路建设力度,不断完善路网体系。2023年,手帕胡同建成通车,连接了崇文门外大街与西花市西街的东西向交通,提高了区域交通运行效率。

今年,东城区将重点实施自然博物馆北路、刘家窑路、文化用品东路等道路建设工作,其中,自然博物馆北路计划于年底实现建成通车。

自然博物馆北路西起天桥南大街,北至天坛路,道路全长约546米,规划红线宽20米,按城市支路标准建设。作为南中轴路的道路织补,道路通车后,将为市民多提供一条去往天坛路的道路,对南中轴路的车辆进行一定的分流,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毛细”路网。

核心区停车难,一直是北京交通治理的重点问题。东城区注册的私人汽车保有量达42.44万辆,而东城区总车位数16.62万个,居住停车位仅有7.82万个,居住停车缺口比较大。为了破解停车难,尤其是缓解居住停车难,东城区近年来通过停车资源挖潜、现有资源错时共享、适度建设立体停车设施、道路停车优惠认证等多种渠道满足居住停车需求。

截至目前,东城区统筹建设符合老城特点的停车设施15处,新增停车位2600余个;实现74处停车场4200余个车位有偿错时共享;挖掘路外公共空间停车资源,增加55处2525个停车位;105条道路6047个道路电子收费车位实现居住停车认证1.6万个。通过持续努力,东城区不停车胡同达到45条。

2024年至2026年,东城区将统筹新增建设、错时共享、规范管理、智慧服务等各类措施手段,计划新增车位2200个,新增错时共享车位4000个。

另外,今年东城区还在东四街道的东四六条等4条胡同,开展交通秩序规划,合理设置交通标线、导向箭头、线路标志等,安装监控设备,打造“国风静巷”精品胡同。

为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东城区以崇雍大街和平安大街环境整治提升为样本,2023年至2024年实施朝阳门南北小街、朝阜路(东城段)区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改造完成后,将与崇雍大街、平安大街形成“两横两纵”棋盘式框架支撑,进一步串联起隆福寺、王府井北延、东四片区、五四大街等重要空间节点,集中连片推进老城保护和城市更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