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召开,在这场会议上,粟裕大将遭受了严重的批评。

其中,彭老总对粟裕提出的批评最多,认为他犯了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

不过,另一位参加会议的贺龙贺老总,对此却一言不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口浪尖

彭德怀与贺龙常常被拿来做比较。因为,他们两个人同样都是中国军事史上难得一遇的天才,而且,他们的性格非常相似,都以刚烈耿直而闻名。

不过,在对待粟裕的态度上,他们两个却有很大的区别。

是什么让他们两个人,对粟裕的认识不同呢?

当时会议上,人们是针对三件事情对粟裕提出批评:

第一件事情,是1955年攻打马祖列岛的时候,粟裕绕过彭老总,直接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第二件事情,是1957年,粟裕以总参谋部的名义向苏联方面借来了一些资料,但是却没有上报给国防部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件事是1958年,中央决定把留在朝鲜境内的志愿军全部撤回国内,命令由粟裕下达。但是,粟裕下命令的时候,依旧没有通过国防部。

这几件事情加起来,让彭老总误以为,粟裕是在向国防部夺权,甚至有里通外国的嫌疑。

这也是为什么,彭老总指责粟裕极端个人主义。

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回看那段历史,会发现这三件事情之中,存在很多的误会。

首先便是进攻马祖列岛一事,这件事情,是中央的决策。

1955年,粟裕根据前线实际的战斗状态分析认为,想要解放金门,还需要长时间的谋划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想要解放马祖列岛,会容易一些。

所以,粟裕认为,下一步,应该把解放马祖列岛作为工作的重点。

于是,粟裕在当年3月5日向上级请示,彭德怀很快批复,同意了粟裕的想法。

四月中旬,上级下达了指示,解放马祖列岛一事,由福建军区负责部署。但粟裕认为,福建军区各类机构不成熟,应该由南京军区共同协助。

但两个月之后,粟裕发现,福建军区的进展依然很差,按照这个进度,恐怕解放马祖列岛还需时日。

这时,粟裕便和皮定均等人开了一场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表示:“解放马祖的准备工作应从困难处着想,战斗与战役实施过程中力求速决,以显示我军力量强大,减少美帝干涉的机会。按照南京军区4月15日所作的全面准备逐岛攻击的部署,充分准备,确实进行。”

随后,粟裕又提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应该准备三个梯队的进攻方案。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这场会议无人记录,皮定均在理解的时候出现了失误。

于是皮定均对彭德怀传达的时候,成了这样:

“对马祖列岛的作战方针:应该是全面准备同时连续攻击高登、北竿塘、南竿塘, 只准打好,不准打坏,以显示我国力量的强大,战斗实施应速战速决,准备工作应细致周到,并向最困难处着想。限今年内完成解放马祖列岛的作战任务。”

三路攻击难度极大,所以军委当然不同意。而且,进攻这样的事情竟然不经中央审核,便擅自决断,这是违反规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步维艰

这其实与粟裕本人关系不大,主要出现在传达的失误上。

为了解释,粟裕很快便写了《关于六月十八日约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同志谈攻击马祖作战准备工作的检讨》交给中央,澄清事实,可是,外界的流言依旧沸沸扬扬。

至于粟裕向苏联要资料,越过国防部的问题,是因为当时制度不明确引起的麻烦。

那时,由于刚刚建国,所以,各项机构的管理还比较混乱,众多干部无所适从,总参谋部常常因为起草的文件不合格,而受到批评。

因为,当时总参谋部,国防部等很多部门的职权相互交叉,很多事情,不知道该找谁负责。

从1955年到1957年,总参谋部上交的很多文件,都被打了回来,作为负责人的粟裕面对这种情况,也非常忧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便有许多同志都对粟裕建议,应该学一学别人先进的管理手段。

而大家所指的这个学习对象,其实就是苏联。苏联和我们是同样的制度,不过,他们建国早,所以制度完善得多。

粟裕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于是,1957年11月,苏联代表来华访问的时候,粟裕就对苏联代表提出,能否给自己提供一些苏联国防部,以及总参谋部的建设资料,自己也好针对总参谋部的缺点,进行改进。

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所以苏联方面当场答应,并在1958年3月的另一场国事访问之中,给粟裕带来了他想要的材料。

据在场的众多见证者回忆,粟裕在接收材料的时候,和苏联代表见面的时长不超过20分钟,属于一次非常简短的礼节性拜会,而且,那些资料也并不牵涉国家机密。

最后,从朝鲜撤军的事情,也并没有越权那样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2月,总参谋部拿出了志愿军撤军回国的方案,随后,以军委的名义起草了正式方案,并将方案提交给领导,但很快被打回来。

上级的说法是:“军委是党中央的一个委员会,委员会怎能下命令?”

于是,总参谋部第二次上交方案的时候,又以国防部的名义对方案进行起草,可再次被打回来,这一次的原因是:“国防部只是政府的一个部,怎能指挥军队?”

上级认为,这样严肃的调动方案就应该以总参谋部,或者总参谋长的名义进行下达,总参谋部只得以本部门的名义起草了方案。

但是,粟裕看到这份方案之后,心里觉得不妥,所以先交给彭德怀进行批示,彭德怀又拿到军委作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